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1952年,位高权重的贺龙为啥去体委任职?贺晓明道明缘由让人敬佩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1-4-25 06:47:35
标题:
1952年,位高权重的贺龙为啥去体委任职?贺晓明道明缘由让人敬佩
1952年,位高权重的贺龙为啥去体委任职?贺晓明道明缘由让人敬佩
2021-04-21 17:00
抗战时期,贺龙在战斗之余不忘体育运动建设,亲自在八路军120师内组建“战斗篮球队”,既增强战士们的体魄,也让军队生活更加丰富。
1940年,应延安邀请前往汇报与参赛,“战斗篮球队”一路上过关斩将,同友军展开的几十场比赛中,场场得胜,最后把延安聚集起来的所有篮球高手也打败了,使主席印象相当深刻。
也许贺龙也没有想到,对体育事业的付出,会让他在建国之后由元帅变成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
那么,贺龙为何从“位高权重”的岗位上离开,前往体委任职的呢?他的三女儿道出令人佩服的缘由。
一、体育场上的惨败,让主席想到了贺龙
清末之后,“东亚病夫”的耻辱标签一直让国人难以去除。到民国时期,长期的政治混乱、军阀混战等,让中国在体育事业上更是难以抬头。
1922年,时任北京中国大学校长的王正廷被国际奥委会选任为委员,是中国第1个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不过,当时国家并不重视体育,所以也没有人在意这一份荣誉。
成为委员后,王正廷一直兢兢业业于中国体育事业,曾在1936年和1938年担任总领队,带着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第11届和第14届奥运会。
然而,两次参赛均以失败告终,更悲惨的是,运动员们窘迫到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让王正廷硬着头皮四处募捐,问题才得以解决。
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
就有类似的遭遇。当时的他已是世界水平的运动员,但因没有资费,只能选择坐船前去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
出发点是上海,经历漫长的25天颠簸以后,刘长春终于抵达美国,不过已筋疲力竭,最终以零分的记录遭到老外的嘲讽。
尽管是在建国之后,我国在体育上依然很少受到待见。1952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上,我国的参赛代表惨败,此后就是遭受一系列的侮辱。
英国人为此特制讽刺漫画,并在报刊上刊登,让许多国人感到恼怒不已。
主席严肃地强调:“
要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那么,让谁去领导展开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事业呢?思索之下,主席想到了贺龙。
二、被选择不是巧合,贺龙是当时最适合的人选
1952年8月,共青团的建议下,国家体育事务委员会成立。主席、周恩来和邓小平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主席更是拍板决定让贺龙担任国家体委的主任。
当得知消息时,贺龙非常惊讶,随后又痛快地答应:“
毛主席叫我干,中央叫我干,我就干
!”从此之后,他脱去身上的军装,换战场继续战斗。
贺龙与奥运会有着巧妙的缘分,他在1896年出生的那一年,刚好是第1届奥运会创办;祖父贺良仕曾是清朝的武举人,所以祖辈几代都熟悉武术。
到贺龙时,他更是接触到游泳、骑马、打枪、篮球等,加之从小学习武术,在体育方面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抗战时期,为加强战士们的体质和丰富业余生活。贺龙在司令部的中军事教育科之下设立“体育股”,组建“战斗篮球队”,通过篮球运动加强士兵们的训练。
贺龙对此说:
“练好身体,才能战胜敌人!”
这个可以认为是他对体育的认知,以及新中国体育精神初期的指导思想。
事实证明,贺龙的口号不是白吹的,经过1940年在延安的几次战斗,一举震惊全军,当属当时的体育明星队伍。
正因如此优秀的表现,贺龙在主席的心目中地位才很高,对后来的任命有直接影响。
1952年9月,政务院正式颁布任命书,让他担任国家体委主任,肩负建设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任。
三、胸怀广大,唯才是用,最终取得一系列惊人成绩
国家体委的成立,只是国家体育事业的一个开始。在此以前,没有人知道这条路如何走,也没有人知道它的前途将会怎样?
贺龙到任的第1天,所面临的第1个问题就是
解决人才匮乏
的困境。对于刚建国不久后的1952年来说,当时人们吃饭都成为问题,没有人在体育方面系统发展,找到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与“海底捞针”没有多大区别。
对此,贺龙敢于力排众议,大胆地起用毫无经验的新人参加训练,同时不惜邀请著名的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对训练队进行指导。
第2个问题是
制度建设和队伍管理
。借鉴军队的管理方法,贺龙大胆地探索和创新,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严格要求每一位运动员,让他们都发展成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
到1954年,在贺龙的领导和监督下,国家在
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游泳、田径
等方面的队伍建设基本完成。
第3个问题是
建设专业性的训练场地
。贺龙发现,偌大的北京城中剩下的旧中国时期的体育馆非常少,且不适合新时期体育训练需求,必须建立新的体育馆,用于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心中有规划后,他联系了时任北京副市长长万里及建设经验丰富的张一粟,与他们共同商定详细计划。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后,全新的体育馆终于在1955年4月落成,并很快投入使用。
人才、管理制度、训练场地等问题处理后,体育事业正式步入正轨。
贺龙发现,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并不高,必须提高知识技能的学习,才能改变现状,所以又加大力度对知识技能的开发,为国家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基。
对此,他找到主席帮忙,让主席为《体育报》题头。到1958年6月,《中国体育报》顺利发行,知识文化宣传的目标完成。
国家体育事业从诞生到成长,每一个过程都能看到贺龙的呕心沥血,他对此的付出,甚至一点也不亚于对军队的贡献。那么,他为什么会甘心担任“国家体委主任”?
四、曾经的马上元帅,为什么会甘心担任“国家体委主任”?
对于从元帅变成“体委主任”的问题,也许只有贺龙自己最清楚答案。不过,他的三女儿贺晓明对此作出的回答,应该就是他的心声。
贺晓明曾说:“
父亲(贺龙)能在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时如此卖力,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体育的钟情有关
。”
早在抗战时期,贺龙就已经关注到体育事业的意义,加之拥有先进的理念和相关专业知识,让他带头发展国家体育,是最好的选择。
总结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果没有贺龙等先辈的努力,至今国家体育不知何去何从。战争时期,国家军事实力是被聚焦的主要方向,不过到和平时期,一个国家的体育就能给国家带来荣誉。
在彻底改变国家形象以前,“东亚病夫”一直都是国人想抹去的耻辱标签,不过始终都未能如愿,直到新中国以后才得以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