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广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华
时间:
2021-4-26 20:07:56
标题:
广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本帖最后由 文华 于 2021-4-26 20:10 编辑
广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021-04-26 11:03
胡祖谟
一、下放知青的分类
1968年底,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广德县虽地处皖东南一隅,离首都北京距离遥远,但落实毛主席最高指示的热情和速度,一点也不甘落后。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动员一切知识青年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指示办,争当上山下乡的促进派。
从1968年10月底始至1976年止,广德县所有该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都先后下放到了农村生产队。据不完全统计,约有近两千人。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下放对象中,社会上总称为“知识青年",其实仔细区分起来,也不完全如此。大致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全日制中学的“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如广中丶横中以及柏垫丶流洞丶誓节中学的学生;二是当时林业系统办的十里沟林校、商业系统办的跑马岗农校(两校都是半耕半读形式),招收当时小学毕业未上全日制初中的学生;三是散落在社会上未入学的、没有固定工作的青少年。这样看来,所谓“知识青年"的文化水准和知识结构的差别,就一目了然,窥斑见豹了。
当时下放按户籍所在地不同,也有不同叫法。如城镇非农户口的,叫下放为“下乡”;农村户口的叫“回乡”或“返乡”,外地在广德有亲戚关系的叫投亲靠友。不管如何叫法,但在招工、招生、参军等政策上,待遇是一致的。当然这里面由于政治和亲情等方面原因,下放和回乡知青所受到的政策待遇也会大相径庭。
随着上山下乡的深入发展,“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口号应运而生,于是出现了下放户。就是全家人一道下放到农村生产队。主要是政治条件不好,成份高,在城里无正式工作的家庭。再后来合肥一些停办学校的教师、干部也都下放广德,有的还是举家南迁。因此,又多了“下放干部"的称谓。当然,“下放干部"的境遇要优越多了。他们薪资照旧,有经济保障,生活不愁。另可不必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如自已愿意劳动,也不反对,按工分和人口该分的农副产品也都有份)。大部分下放干部都参与大队管理,共产党员身份的还被吸收为大队党支委。所不同的是生话环境和条件是天壤之别了。
二、“新农岗"与“打鼓台"
其实,以历史的眼光看,知识青年下乡劳动锻炼,早在此前,也就是1964年就已经开始了,甚至比这还早的1958年也就有先例了。像全国闻名的知青榜样一一邢燕子、侯隽以及董加耕等,就是那个时期知识青年下乡务农的突出代表。
那么在我们广德,知青下乡锻炼,学习务农,也不只在1968年底才有。早在1964年就已有上海、芜湖两地的知青下放到广德了。
我市原清溪乡的新农岗(即原清溪中学所在地),就是当时芜湖知青的集体点;此处离原清溪公社不远,就在对面的山岗上。这里原是一片荒山岗,杂草丛生,树棵满岗。因不占用耕地,就在此修建一排砖瓦房,作为芜湖知青的住所。由于他们将要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型农民,所以分管干部就给此地取了一个好听又好记的名称一一新农岗。
誓节镇的打鼓台,成了上海知青的集体点。据传这儿曾是宋时岳飞勇抗金兵,擂鼓助战的地方。离誓节镇不远,也是一方髙地,而且就在广芜公路旁边,交通便利。把上海知青安置在这里,也是希冀他们能战天斗地,锤炼红心了。
只不过当时这两地下乡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且又是单独分立,并没有和贫下中农直接接触,在社会上没有产生大的影响,除所在地老乡有所了解外,其余公社的人还不太清楚。同时这两个点,都是知青集中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没有直接分散到基层生产队,没有真正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不利于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所以在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后,在汹涌澎湃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带动下,这两个知青点的知青,又都重新分配,安排下放到各公社生产队去了。“新农岗"和“打鼓台"两个集体知青点,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适时撤销解散了。但清溪“新农岗"和誓节“打鼓台"这两个曾经的知青点,还深深印在当地百姓和那批知青的头脑中,成了他们的难以忘怀的记忆……
三、“大郎”与“二郎”
从1968年10月底广德县首批“老三届”知青下乡开始,广德县就步入了全面接受上海丶芜湖丶合肥等城市知青的时期。截止1976年,大约共有11300多名的外地知青下放到广德(主要集中在1969年一1972年这几年居多。后来就零星下放了)。
那时的广德县城老城区,范围小,街道窄,人口少,不繁荣。一下子涌来这么多知青,可谓历史之奇观,社会之新闻。虽然他们很快被分散安置到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在城里停留时间不长,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但其中一些知青,由于有一定特长,至今还令人记记犹新。“大郎、二郎"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俩是一对兄弟,均来自芜湖市。下放至离城不远的高湖公社和平大队。群众为称呼方便简洁,便以“大郎、二郎"呼之。二人形影不离,上城、串村都是同出同归。不长时间,“大郎、二郎"便高山打鼓,名声在外了。
兄弟俩情谊深厚,互相照应。在知青群体中受人刮目相看,从者随之,很是抢眼。特别是大郎,篮球打得好,个头一半七几,弹跳力强,运球熟练,投篮较准,上篮姿势娴熟美观,据说是芜湖市少年代表队成员。在广德老工会球场打过几场,他的表现深受观众好评和称赞,“大郎、二郎",人们也叫得更响、更亲切了。
知青一代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年轻美好的青春,他们的业绩,已经深深镌刻于共和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
(作者系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退休干部)
制作:童达清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