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因错失良将,蒋介石捶胸顿足,此人才是黄埔最优秀的学员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1-5-28 04:28:28     标题: 因错失良将,蒋介石捶胸顿足,此人才是黄埔最优秀的学员

因错失良将,蒋介石捶胸顿足,此人才是黄埔最优秀的学员                                                         

2021-05-27 19:16                    
                          

《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发现人才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能够尽早的发现金子,并让其发挥出作用,往往更为重要。比如说,秦朝末年楚汉争霸,如果单纯从双方领袖的个人能力来看,那么项羽明显要强于刘邦。然而,最后却是刘邦取得了天下,就是因为他具备发现人才并利用人才的能力,这是很多人都欠缺的。

在《史记》当中,太史公对高祖的评价就是决策果断用人明确,才使得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有很多人,要么是自傲自大,要么就是不懂得发现人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比如说,民国时期前往黄埔军校担任校长的蒋介石,就没能把握好关键的用人机会。

1924年,蒋介石被调到黄埔军校工作。很显然,这对于他之前的地位而言,其职位是降低了的。一般来说,莫名遭到上级的降职,心中肯定会有怨言才是。然而,蒋介石却并没有这么想。他知道黄埔军校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如果能够在这里发现一个人物,可以为他日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

从这一点上来看,蒋介石的政治头脑还是非常出色的。要知道,一开始定下的黄埔军校校长职位并不是他,然而那个人却认为这一职位太低,不愿意主动过去任职,这才落到了蒋介石的头上。蒋介石刚刚过去任职的时候,还遭到了不少人的讥讽,认为他大权旁落,要从此隐居二线。然而,日后的发展却让他们大感震惊。

就读于黄埔时的林彪

蒋介石担任校长的时候,经常主动关照一些优秀的学生,比如说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他们日后都成为了高级军官,为蒋介石阵营增添了不少力量。但是,蒋介石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黄埔军校,还有很多人才没有让蒋介石及时发现,使得他日后才后悔莫及。

因为一时的眼拙,最终让这么优秀的人才被对方阵营所吸纳,这使得蒋介石捶胸顿足。直到他逃到台湾的时候还在后悔,认为要是早日对方这个人才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在很多公开场合,蒋介石都直言不讳地表示此人才是黄埔最优秀的学员,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林彪。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彪是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从小到大都沉默寡言,属于是只做不说的实干派。然而,蒋介石要更喜欢那些活泼好动的学生,认为这样的人在战场上才更机灵。因此,沉默寡言的林彪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视,直到一件小事的出现。

一天,蒋介石在校内闲逛,恰好看到一间教室里面正在教惠州战役。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官正是蒋介石,因此他想看看这些学生们心中是怎样的想法。然而,下面的那群学生基上都没能说到点子上,让蒋介石感到非常恼火。直到林彪上台以后,先是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副战争路线图,又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这场战争的关键以后,这才让蒋介石开始注意到他。

两人兵戎相见

从这时开始,蒋介石便有意拉拢林彪。然而,林彪在入学之前便已经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此对于蒋介石的拉拢,林彪自然没有当回事。接连三次以后,蒋介石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对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却接连拒接自己的好意,便索性不再继续关注他。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溜走,并给他日后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等到日后双方开战的时候,蒋介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对方阵营的那名将领,正是自己此前曾有意拉拢的林彪。这使得蒋介石非常后悔,认为自己如果当时继续努力对其示好,或许就能让己方阵营多出一名大将。然而,他还是没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最终使得这样优秀的人才离开。

由此可见,善于发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绝对不可以以貌取人,不要认为对方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便不把别人当回事,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我们发现一位优秀的人才,或是与一位能人交好,或许都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利。只有如此,我们日后的道路才会变得愈加通顺,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