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之 于 现 实
中华民族有着尊重传统、强调经验、借鉴得失的“修史”传统,孟子赞“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将著史看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隋代已成熟的“经史子集”四部观念则将诗歌归为“集部”,但《新唐书》称杜诗“善陈时事”,“世号诗史”。进而言之,上至庙堂卿相、国家大政,下至田夫野老、引车卖浆,无不被杜甫纳为诗材,将江左发越清绮与河朔贞刚气质熔铸为沉郁顿挫,从而将他所生活的时代最立体、最多维、最全面地呈现出来,成就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中最为辉煌、悲壮的一段历史。来 之 于 传 统
杜甫是传统的集大成者。“集大成”最早由孟子颂扬孔子而提出,它往往是某一时代枢纽性人物或思想的标志,荟萃传统的几乎全部优点,以全新的“范式”或规则将其整合重铸,从而影响甚至改变它的历史进程,孔子如此,司马迁、王羲之也如此,杜甫同样如此。来 之 于 儒 家
儒家思想曾是汉代的指导思想,经历谶纬神学、魏晋玄学以及南北朝和初唐佛学,杜甫时的儒家思想已经式微。唐太宗颁行“五经正义”,杜甫远祖杜预所撰的《春秋经传集解》(即将《春秋》与《左传》合编并进行注解)也成为孔颖达疏解的经典之一。杜甫曾因祖父杜审言的缘故自道“诗是吾家事”,但在精神世界与情感本源上,则始终本于儒家,将《左传》羽翼春秋、劝善惩恶、阐扬道统、提倡道义与仁爱的精神,通过一物一事一感等细微之处,源源不断地表达出来,从而将儒家精神注入生活,奏响了韩愈李翱及宋代理学的先声。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