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朝鲜战争,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缘政治格局,让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之苦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也让全世界都不得不重新审视咱们这个曾让人看扁的古老民族,重新评估中国力量。不客气地说,时值今日,我们仍在享受着这场战争中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红利。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伟大战争中,毛主席作为战略决策者、战争指导者,其丰功伟绩绝不逊色于前线将帅们。作为中华五千年来不世出的战略奇才,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就总体而言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非要较真的话,毛主席在这场战争酝酿阶段和战事之初,还真曾有过三次“失算”。▲从安东鸭绿江大桥入朝的志愿军部队
▲从长甸河口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部队
这头一次失算,就是毛主席万万没想到自己心仪的志愿军统帅第一人选林彪,竟然托病强烈反对出兵朝鲜。▲全面抗战初期的林彪
1950年初,三野和四野分别在准备舟山战役、台湾战役和海南战役。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因为舟山守敌不战而退,海南岛守敌也大部被逃台蒋记海军接走,其结果就是极大增强了台湾防卫力量。致使计划中的湾战役所需兵力一增再增,已从1949年底的12个军,增至1950年5月的16个军,直接参战兵力增至50万战斗部队。其对海运吨位的要求急需增长,相应的各种准备工作量蹭蹭往上涨,作战方案只好不断完善。▲战争年代的粟裕
1949年初全军整编时,三野满打满算也就16个军,而且到1950年5月,34、35军已经撤编,北至山东、南至福建的广大区域内也不可能不留野战部队驻守,因此如果要发起台湾战役,所出动的16个军中必然会有来自其他野战军的部队,而且后勤保障工作需要集中全军,甚至全国力量来统筹。对此,粟裕本着对革命事业负责的态度,于1950年6月23日向毛主席汇报攻台作战准备情况,表示“攻台作战关系太大”,并再次请求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或者请刘伯承、林彪中的一人指挥台湾战役。▲建国初期的毛主席
1950年7月7日,周总理在京主持召开紧急国防会议,研究朝鲜半岛战争形势,正式提出了要“保卫国防”的观点。7月13日,会议正式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立即将四野第13兵团所属的第38军、第39军、第40军调入东北,会同驻扎在北大荒正准备集体转业的第42军,共同组成“东北边防军”,以防不测!粟裕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被任命为副司令员,萧华任副政委 。▲战争年代的萧劲光
此外,萧劲光于1950年1月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此时正忙于人民海军筹建工作,千头万绪,正忙得不可开交。而萧华则刚于1950年6月被任命为总政治部副主任,新职履新不久。此二位将领虽说熟悉东北、尤其是熟悉临近朝鲜的南满地区情况,但7月13日的这项任命却并未解除他二人的现职,中央军委也从来没有催促萧劲光和萧华尽快赴任。因此,可以认为,7月13日的这项人事任命,其主要目的实际上是体面地放弃蓄势已久的台海攻略,解除了此前曾赋予粟裕在台海这个战略方向上所负责任,而同时又不损害他在军中的威信。▲首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均来四野
于情于理,林彪才是毛主席心目中志愿军统帅的第一人选。朝鲜与东北山水相连,气候、民情相近。东北作为抗美援朝的战略后方及主要后勤保障基地,林彪在解放战争期间在此总揽全局三年之久,没人比他更熟悉情况。首批调入“东北边防军”战斗序列的4个军,尽皆四野部队,林彪对这些部队的特点、战斗力、指挥员情况可谓了如指掌,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即便是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全军各大野战军都将抽调部队入朝,总体实力和部队战斗力均为全军翘楚的四野部队被抽调入朝的比例也应该是最多的。所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林彪都是最合适的统帅人选。▲志愿军誓师出征
▲某部指战员庄严宣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去!
就军事能力而言,林彪的能力在全军是公认的一流水平。其心思细腻,素来谋定而动,指挥风格既有稳健的一面,亦有随机应变,出奇制胜的一面,历来深为毛主席所赏识。正因为极为赏识,因此哪怕战争时代林彪多次与毛主席在大政方针上意见相左,毛主席事后对林彪都颇为宽容,照样重用不误。这种在长期生死与共的磨炼中产生的亦师亦友的特殊情感,亦是他人所无法比拟的。而战争年代的林彪也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所寄予的厚望,不仅在南征北战中将毛泽东军事思想发扬光大,而且还大大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毛主席在抗美援朝这个问题上可谓殚精竭虑
综上所述,林彪才是毛主席最为钟意的志愿军统帅人选。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位好学生态度十分坚决地反对出兵朝鲜,还从军事角度列举出一大摞理由,在中央决策层开会讨论出兵与否时陷自己于空前孤立境地。▲有“红色华佗”之称的傅连璋
众所周知,林彪在1938年初被晋绥军哨兵误伤后,身体便一直不好,但经过医治后并不妨碍他指挥四野解放东北、横扫中南,一直打到镇南关。但是,到1950年第3季度时,林彪的身体到底如何,能否满足挥戈疆场的最低要求,除他本人外,谁心里也没底。因此毛主席专门派傅连璋为林彪全面检查身体。▲1950年10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待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
▲彭德怀最终成为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兼政委
不过,傅连璋回报说林彪其实并无明显的大病症状,那些不适大部分都是些很难确认病灶所在的“软毛病”,加之毛主席听闻此时的林彪因为要对抗病痛而染上了某些不良嗜好,这才怅然放弃让林彪统兵入朝的打算。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却没有派傅连璋赴青岛考察粟裕身体状况,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彭德怀。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