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段旷古绝今之恋情:萍水相逢一场,当真至死相依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1-7-9 04:37:42
标题:
一段旷古绝今之恋情:萍水相逢一场,当真至死相依
一段旷古绝今之恋情:萍水相逢一场,当真至死相依
2021-07-08 09:56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信喜爱诗词的小伙伴们一定对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很是熟悉。秦观乃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委婉含蓄、清丽淡雅,深受宋代大才子苏轼的赏识,秦观也因此跻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不过自古怀才者多有“不遇”,很多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文人才子在仕途上很是不顺畅,秦观也位列其中。宋哲宗元符元年,秦观因性情耿直、政治主张未做及时调整,受朝廷当权派排挤,被流放到雷州。
仕途上的坎坷加重了心情上的忧郁,于是在途径长沙之时,秦观便在街上转悠解闷。忽闻街边一家妓院传来弹唱声,而弹唱的曲目正是他编写的词作《减字木兰花》。再一细听,只听得弹唱者为一嗓音甜润的女子,并且用情真挚、甚是投入,显然深刻体味到了“过尽飞鸿字字愁”之意境。
流放之时难得遇此知音之人,秦观不免好奇不已,于是亲自登门妓院,点名要见方才弹唱之女。
只见女子年方十八九岁模样,长相俏丽,自称艺名为“桃红”,自幼喜爱弹歌唱曲,偶一读到秦观的词作时,便再无心阅读他人之词,并将秦观的词作书写工整、整理成册,至今已形成厚厚一本。
当问及为何对秦观词作情有独钟时,桃红叹道:自幼家贫,不幸坠入风尘,已品尽人间艰辛酸苦。秦学士的词作正是抒发了这种人世间感伤之情,与自己的身世遭遇很是匹配,故读来尤为感同身受。
秦观听闻便明知故问道:是否见过秦学士?女子摇头道:秦学士远在京师何以有这福分?还表示倘若能相见,并有机会服侍一次秦学士,至死也愿意。秦观见此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女子知晓后当即说话结巴了起来,定神后立即好酒好菜招待秦观,并为其侍候洗脚、整理床铺,当真对秦观好生服侍起来了。
秦观甚是感动,本想多留数日,奈何朝廷有令只好上路。桃红也是极为惋惜,并表示自己从今往后定当洁身自好,还愿秦观能够再来看她。
谁料秦观这一走却再无音信,而桃红果真履行诺言,纵然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坚决闭门谢客,日夜思念秦观。后听说秦观身负重病,便亲赴雷州寻秦观,但到了雷州发现秦观已结束流放到达滕州,桃红又不顾旅途劳顿急赴滕州。
但历尽千辛万苦赶到滕州寻到秦观住处时,却遭遇晴天霹雳:秦观刚刚去世。悲痛欲绝的桃红面对秦观的棺椁痛哭流涕不止,便溘然长逝了,灵前之人有感其情义,便将其与秦观合葬在一起。
相信各位小伙伴读完这一段旷古绝今之恋情时,会感触至深。桃红与秦观只不过萍水相逢一场,却当真至死相依。
那么桃红此番痴情又为哪般呢?
很显然虽然秦观本人桃红只见过一面,但之前通过秦观别具真情和感伤的词作,桃红已将秦观作为自己的知己唯一纳于心间。再通过日久弹唱,心中便已将秦观作为相识已久的老熟人。
况且桃红命薄,早年迫于无奈坠入风尘,也很早便尝尽人间疾苦、感受世态炎凉,可以说对这个世道是绝望的,而叩开其心扉的秦观是她活下去的唯一依靠,因此表现得尤为痴情。当斯人已去,妾何以苟活于世?于是只得随他而去了,也因此成就了这一段旷古绝今之感伤恋情。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