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王安石最需要细细品读的一首诗,一个字修改十余次,终成千古佳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1-7-27 06:26:22     标题: 王安石最需要细细品读的一首诗,一个字修改十余次,终成千古佳作

王安石最需要细细品读的一首诗,一个字修改十余次,终成千古佳作                                                         2021-07-26 12:50                    
                          文/子墨
王安石最需要细细品读的一首诗,一个字修改十余次,终成千古佳作
提起大诗人
王安石
,想必各位都知道他是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官场沉浮的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大诗人。
王安石的散文
读来
逻辑缜密,短小精炼,说服力极强
,令人读后很自然地就被其说服。作为著名的变法家和文学家,王安石的文学功底极为扎实。

众所周知,后世“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中也有王安石的身影。他的诗词深刻精练,诗风沉稳悠远,而他的词咏物抒情,意境深远阔。最终王安石以其独具一格的词风在宋朝诗坛中自成一派。

王安石一生诗作无数,却有一首倾注了他诸多心血。据说写作这首诗之时,
他仅仅为了一字,直至成诗修改了足有十几次,才终成千古佳作传于后世
。我们就一起来品味这一首经典王安石诗词——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公元1068年的悠悠长江水之上,王安石乘舟穿行于京口瓜洲。回望天地间,那重山外是他久违的家乡。诗人眼望江湖,背对苍天,这诗意江南是他的家,是他的根。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似乎一瞬间变得那么荒谬。前程似锦又如何,此刻不过虚妄罢了。
久未归家,游子倍相思

月色如水,又何时可伴月光归乡

这首七绝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通过描绘春景烂漫,侧面反映了诗人离乡为官,直面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了无奈,因而对家乡产生了更深切的思念。重回江宁何时能美梦成真呢?
前两句是对自己北上行程的描绘,诗人一路去往京城,本就该心无杂念。可眼下行路此处,心中的乡愁犹如洪水猛兽般袭来。之后两句则以景写情,既有豁然开朗的欣慰,又明确了功成身退的考量。

这首诗词广为流传后世的关键还在于
用字上的反复锤炼
。洪迈的《容斋随笔》曾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

’字,注曰:‘不好’。改为‘

’,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
绿
’”。
一个字修改十余次,终成千古佳作。
实在是到了对辞藻严苛的程度。一个字的改变,看似是在炼字,实则却是炼意,唯有情境到了,诗词才能成为杰作。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