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据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帆    时间: 2021-8-10 20:19:58     标题: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据吗?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据吗?                                                         

2021-08-03 10:59                    
                          《有感》: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半死的月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
我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所以中华文化有一半都是关于农村的文化。
而在这些农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给我们的道理,通过俗语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农村俗语: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是何意?有根据吗?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是说父母去世之后,下葬他们的时间。
那么这句话中的七和八,又指的是什么日子呢?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如今我们是用公历来过日子,但农村人还是喜欢用农历。
对于一些农村人来说,只有农历上的节日才值得庆祝。有些人们过生日还是过农历上的生日,农村基本上不过元旦,农村更加注重的是春节,春节也是我们最大的节日。这句俗语中的七和八就是农历的日期,也许大家可能会好奇,这七八,具体指的是哪一天呢?

其实七和八,指的并不是固定的哪一天,而是所有日期中带七或者带八
,比如说初八,初七或者二十七,二十八等等。
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父母在有七或许有八的时间去世的,那么他的遗体是不能在这几天下葬的。
在老一辈人的想法中,
如果父母的遗体在这几天下葬的话,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寓意不好
。这代表着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父母的子孙后代们可能也会因为选择了错误的下葬时间而深受其害。所以人们一般不会在这几天下葬,而选择往后拖一两天
。避开这些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的时间,使家里不会因为一些原因受到灾难。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说法都是迷信,
感觉有些可笑但是有些人的确非常信,那些人会畏惧这些。
他们害怕这种事情真的发生,所以乖乖的按人们说的做。
因为对于一个家庭的发展来说,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保护家庭的安全,而做一些相对来说比较迷信的事情,但这些都不置可否,
我们也不应该认为这些人做了一些稍微迷信的事情并取笑他们。

并无科学根据
其实这句俗语也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也没有什么在历史上登记在册的来源。可能因为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后果,让大家感觉非常的害怕,所以这句话一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
其实这句话也一定有其意义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既然能够存在至今,就代表着它有一定的道理,或者一定的意义。

老祖宗的话的确是有些道理,
他们的俗语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一些所见所闻而总结出来的
,也许的确是有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 科学无法证明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俗语并不是说通过什么理论调查研究做出来的,只是说大家口口相传,俗语能够流传至今
。就证明这件事情的确有一些真实性,而俗语所带的就是老祖宗对于子孙后代的期许,希望子孙后代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避开这些前人犯过的错误。

让我们再回到这句俗语本身,这句俗语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无论是真的话或者假的话,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一是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畏,二是表达了人们对于后辈的关心。
即便知道这句话可能没有任何的科学道理,但我们如果不照做的话,其实在一定意义上,会使得祖先的寒心。如果我们照做的话,也无伤大雅,反而给后辈得到了一份祝福,所以人们还是愿意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俗语去做相关的事情的。

结语
几乎也很少有人愿意违背这些俗语的内容,去做一些碰触雷区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话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反而可能会受到一些伤害,这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再从其他角度来想,
当父母下葬的日子碰上七或八的时候便推迟,其实可能并不是封建迷信,只是对于父母亲的不舍
。父母亲再陪我们一段时间,从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子女对于父母的留恋,以及中国传统家庭那种父亲,母亲对于孩子之间那种感情的纽带和羁绊。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