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黄筌作《写生珍禽图》卷 绢本设色
纵41.5cm 横70.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花鸟 是一个统称,如果再分细一点,还有花卉、草虫、翎毛。花卉就全部是花了。草虫就是画一个草里边有点蛐蛐,有点纺织娘,有点蚂蚱这种的。还有专门画翎毛的,翎毛就是鸟,专门画鸟。这就是一个题材分类吧。
北宋 赵佶《竹禽图》绢本
33.8x55.4厘米 大都会美术馆藏
通常又把花鸟分成两类,一类叫工笔花鸟。北宋 赵佶《戴胜图》
纵55厘米,横59厘米
宋徽宗当时弄那种生辰纲,从各地选各种乱七八糟、奇奇怪怪的石头。那时候运输能力很差,《水浒》上面就有这些描写,送那些花石,水路走很远,然后什么石头沉下去,为这件事又打架,又怎么样,民不聊生。北宋 赵佶《桃鸠图》绢本设色
横26.1厘米 纵28.5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但是他的画是画得非常好,他的工笔不像后来的工笔一味地求细,小毛一根一根画得清清楚楚,宋徽宗不是,你看他的鸟,该有小毛细出来的地方它细得很,然后那个鸟有的时候身上的绒毛会被风吹乱,或者它在动。北宋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 绢本设色
纵24.5厘米 横24.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到了明代的花鸟,很少有这种东西,因为他不是完全自由地画画,他画画要讨好别人,要讨好皇帝,讨好什么人,就为了证明他认真。
北宋 赵佶 《五色鹦鹉图》 绢本设色
纵53.3厘米 横125.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美术史上有这么个说法,他可以不会画画,所有的人都来代笔。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时几个名家画的画,看上去其实都不如宋徽宗的作品格局大,不如他格调高,那就证明还是他画得最好。
北宋 赵佶《芙蓉锦鸡图》
纵81.5厘米 横5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我说过,我觉得不光是花鸟画,整个中国画,一个赵佶,一个牧溪,这两个人,中国画全部江山都在他们手里。一根经线,一根纬线,他们已经把这个房子的大框架造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添砖加瓦,砌个墙,开个窗户,有他们不多,无他们不少。宋 牧溪《六柿图》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诗词和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是社会阅历越深越老练,写得越好;诗词是阅历越浅,越不知道世界上的痛苦,越不知道各种事,他内心越天真、越单纯,越容易写好,那么宋徽宗就是这样。宋 牧溪《叭叭鸟图》
牧溪是另外一个典型,他画画完全是自己高兴,完全为了陶冶自己的内心。他又不是院体画家,不用讨好谁,那时候估计画也没人买,什么多少钱一尺,没有这个事。宋 牧溪《鹤》
在牧溪之前,这种写意花鸟是很少的,没有这样的东西入画。那时候因为皇帝是画工笔的,大家都画工笔,写意没有人画。牧溪怎么会画成这样的画?宋 牧溪《猿》
工笔要拿绢、绫,很贵的,他就拿草纸什么的,什么纸他都可以用。就是随便这样涂一涂,逸笔草草的这种东西。宋 牧溪《莲燕图》
牧溪留下来的东西很少,但他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是很深的。他仗着书法这些东西的底子,能这样子胡涂乱画,能把画画得这么传神。留下来也是很偶然的,留下来了,文献上居然没有记载。我坚信,青藤是看到过牧溪的画的,然后就产生了青藤的画。这种技法上的承传关系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