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对越还击伤亡大,并非只是因为训练不足,许世友的总结一针见血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1-9-5 16:53:28
标题:
对越还击伤亡大,并非只是因为训练不足,许世友的总结一针见血
对越还击伤亡大,并非只是因为训练不足,许世友的总结一针见血
2021-08-26 10:44
作者:
阿克琉斯
1979年
2月17日
,对越
自卫
还击战爆发,在和越军
28
天的战斗中,我军
牺牲6954人,负伤
23
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伤亡
发生在战役初期
。
关于对越
自卫
还
击战初期伤亡较大
的问题,有一个说得较多的观点,认为
是
我军
数十年来没有
大规模的
实战,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很多
部队
承担非战备训练任务
,导致军事训练不足,
导致
在战场初期表现不佳。
这个观点
是有道理的。举
个例子,
参加
自卫
还
击战中的128师在接受参战任务时
,
除
了
383团8
连以外,全师
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进行
严格的
训练,
而是在承担繁重的
生产建设
任务
。
当然,并不能把全部的原因归结于特殊年代部队缺少训练,这显然是
不够客观的。
除了训练不足
,我军在战前的情报工作也
有不足
,
在一定程度上
低估了越军的
实战能力
。
越军
越军
很多
部队
,
几十年
来
先后和法国
、
美国的军队作战,积累了
较为丰富
的
山岳丛林
实战经验。而我军在
抗美援
朝战争
、中印自卫反击战后,没有进行
大规模
的
陆地作战
,在热带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的实战经验就更少了,
部队整体
的
实战经验
值是
低于越军部队
的。
而
我军对越军
部队的认知,
很大程度上
停留
于
50年代至70
年代
越南
抗法、
抗美战争期间
的了解,对越军编制以及
战术打法
的演变
,没有
全面实时地
进行情报渗透和了解
。
1979年底
,
我
方
在
研究决策
对越作战
时,
情报部门
很少有现成的资料可用,只能仓促组织
情报
力量
临时收集整理档案
,通过
技术侦查等
方式
获取越南
军队
的情报。但毕竟时间紧迫
,
加上工作
要求高,其效果
不
太理想。越军在开战前,在中越边境利用山高林密的地形构建的大量工事
和弹药储备库
,
我军
从战略层面没有全面详细地了解掌握。而各个参战部队战前
在
边境地区组织的侦察作战,了解的情报也是局部的、浅层的。这为战役打响后部队的伤亡埋下了隐患。其中
,
有的部队在战前侦察中下的功夫大,做的工作实,打起仗来就
胸有成竹、
从容
不迫。而有的部队仓促调到中越边境,没有来得及做战前功课,上了战场就出了很多问题。
【
对越
自卫
还
击战初期,我军使用步兵搭乘坦克的方法进行
快速
穿插,
在实际作战
中
,
坦克
不便观察情况和发扬火力,步兵还没有来得及下车就
中弹牺牲
或
负伤,这种战术
很快
被放弃】
情报工作的准备不足
,参战部队制定
作战计划
就容易缺少针对性,行动
不合理,
脱离
真正的战场
实际
情况
。
比如在高平战役中,我军
原计划以7个师的兵力
,
最多在一个星期内全歼该
地越
军。但实际上
,
由于
我军对越军的防御工事和具体部署不够了解,导致在
攻坚
中遇到较大
困难,整场战役中比预计多投入了4个师共11个师的兵力,打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有完全消灭敌人。
【
对越还击战中我军普遍使用的“
56半
”,相较于越军的步枪,火力也显
落后
】
在实际作战当中,战士们发现我军的步兵火力密度
竟然
低于
越军
。
由于长期没有进行实战,
步兵的武器装备
没有进行升级
换代,
导致
解放军
步兵
班组的武器自动化程度
偏低。相
较
于越军成建制
装备苏式
突击步枪
和RPG火箭筒
,
我军当时一个9人制步兵班,只装备了
3
支56式冲锋枪,4支56式半自动步枪和一挺56
式班用轻机枪,
火力明显不够。不过在
老山轮战时期
,我军武器迅速
换装升级,
加上大量的炮兵火力和稳定的后勤供应
,
对越军部队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
东线总指挥
许世友
】
同时
,在越
南生疏的
地形环境
中作战,
很多指战员
也很
头疼。
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
还
击战
总结中说
:“我们过去也都是在北方作战,但南方作战从我们到下边的同志都是不熟悉的,没有打过嘛!他那个地方10月份以后是旱季,5月份以后是雨季。我军基本没有在这种地区作战的经验。
”
的确,
越南地区环境潮湿炎热,蚊虫较多,原先大部分在北方作战的解放军
官兵
来到
这样陌生
的环境
中,很多出现了水土不服甚至生病的现象,这影响了我军的战斗效率。而且
在这种陌生的地形
环境中
,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都是难题,
没有现成经验可
借鉴,只有在实战中
慢慢摸索
。
总的来说,
对越
自卫
还
击战
虽然付出了代价,但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历史性的
胜利,也收获了宝贵的
经验。自卫
还
击战结束后,我军进行了数轮改革,其中无论是
对
部队作战训练还是编制
体制
改革
,以及对武器
装备的
更新
换代,都
影响深远
。纵观世界
军事发展史,铁律是不变的:
“没有
实战,没有
流血,一个军队怎会有进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