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傅抱石作品武汉开展,呈现二万三千里写生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123    时间: 2021-9-25 20:27:32     标题: 傅抱石作品武汉开展,呈现二万三千里写生轶事

傅抱石作品武汉开展,呈现二万三千里写生轶事                                                         2021-09-01 17:46                    

   澎湃新闻获悉,“大化惊高风:傅抱石作品展”将于9月2日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展览主要借展自南京博物院的傅抱石收藏,共展出60余件傅抱石精品,包括《琵琶行》、《晋贤图》、《蜀山图》、《屈原像》等。其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是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画家二万三千里写生时途经武汉即兴所绘,见证和记录了傅抱石与武汉的特殊情感。

傅抱石 《临石涛山居图》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其艺术实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革与创新,勇于探索,勤于创作,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画作。他的绘画卓尔拔群,山水画元气淋漓,人物画苍茫高古。或元气淋漓,或清新细腻,皆境界超迈,诗意盎然。晚年,他结合生活,紧随时代,大胆革新,赋予中国画以新境界、新思想、新笔墨、新内容,成为新中国画的杰出代表,而且更以“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的重要论述,引领20世纪中期中国画的发展潮流。

傅抱石

傅抱石《屈原像》
此次展览南京博物院首次借展傅抱石作品60余件于武汉美术馆展出。展览从“意与古会”、“心与贤知”、“境与景合”三个部分,共展出傅抱石山水作品27件、人物作品25件、速写画稿册页3本、篆刻印章5件、著述手稿原件3套,以及傅抱石简介、年表、语录等项的图像和文字资料,全方位的概况傅抱石先生绘画历程的各个方面。以此展现傅抱石先生通古融今的艺术轨迹和傅抱石对当代中国美术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他高尚的艺术气节。
此次展览根据傅抱石艺术创作实践的时间顺序,分为三个篇章,第一部分,从师古的心领神会到踪迹大化“抱石皴”的演化,第二部分,傅抱石与古今士贤性近心知,第三部分,傅抱石把真山真水拟为画境知音。
据馆方介绍,此次展览大部分展品都是从南京博物院远道而来,其中也有一幅特殊的“特邀嘉宾”《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这件作品是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画家二万三千里写生时途经武汉,在武汉期间为周韶华(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先生即兴所绘,也见证和记录了傅抱石与武汉的特殊情感。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长途写生,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途中瞻仰革命圣地,参观建设工地,游览风光名胜。此次行程一共二万三千里,是史上路线最长的一次写生。从此,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在美术界声名鹊起。

写生团在华山青柯坪速写,来源于黄名芊《笔墨江山——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
在这二万三千里写生途中不妨有一些趣闻轶事。尤其在途经湖北武汉时,傅抱石曾现场作画并赠送给周韶华。了解到傅抱石先生酷爱饮酒,常常喜欢一边画画,一边喝酒,于是周韶华先生花了不少工夫找到半斤装小瓶的泸州大曲送给他。傅抱石见到酒大喜,主动提出赠与他一幅作品。于是,周韶华先生挑了一张之前已经打好的小稿,描绘的是华山西峰。

傅抱石华山西峰速写,来源于黄名芊《笔墨江山——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
值得一提的是,傅抱石画山水画喜欢用皮纸,因为墨色反应好且厚实的纸张才能“吃得消”他独特的用笔方法:下笔重,速度快,猛刷猛扫,反复加工。当时他用的是日本皮纸,结构厚实,有骨有肉,韧性好且吸附力强,适用于作品的保存。他在使用皮纸时还有两个习惯:一是在皮纸的背面作画,二是从不搓揉。这些特点,都成为了鉴定傅抱石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
《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展现了华山雄浑豪迈,峭拔峥嵘,耸入云天的地貌特征,下笔不拘成法,恣意纵横。画面构图万木浩瀚,层峦叠嶂,烟岚云岫。迅疾飞动的笔法更使得画中意境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最为精彩的是他用散峰乱笔表现山石结构,大块的山石结构由浓淡疏阔的笔墨涂抹而成,又以雄健的书皴略加细小的横皴使得清晰纵横,点、线、面与水、墨、色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抱石皴”。傅抱石借鉴历代山水皴法,结合对地质学的研究,创造并丰富了“抱石皴”技法。这种笔法以气取势,自然天成,肆意磅礴,成为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门法”。
据介绍,武汉美术馆自开馆以来,先后举办过“‘天机自得——齐白石的笔下意境’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特展”“沧海横流——刘海粟艺术特展”“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参悟内美——黄宾虹作品展”等二十世纪中国画系列个案研究展,此次展览是此系列研究展的延续,为我们全面了解傅抱石创作思想,以及其在二十世纪美术史发展中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契机。
重点展品:

《殿庭对话》纸本设色 20世纪40年代末
傅抱石在《壬午画展自序》中曾说,“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营制历史上若干美的故事”,因此也会不间断地选择人物画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殿庭对话》即为傅抱石创作的历史人物画作品,绘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在黄泉相见的故事,将处于对立的郑庄公母子黄泉相见的情形通过具体的画面凸显出来,给人内心以强烈的冲击。傅抱石通过水墨的充分渲染,流畅而准确的线条勾勒,刻绘出郑庄公庄重而严肃、端谨的神态,武姜略为拘谨、慈祥、羞愧而又欣慰的表情,再现了官员、侍从紧张而有所期待的微妙心理。全幅笔墨淋漓自如,率意奔放,用笔准确洗练,高度概括出人物及其空间物象的具体特点,堪为傅抱石历史人物画的经典之作。

《琵琶行》 纸本设色 1940年
此为傅抱石根据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莫辞更坐弹一曲”等诗句进行创作的唐人诗意画作品。主人与客人在倾听琵琶女精彩的演奏,随从与马匹亦静静伫立,专心倾听。画面中巨大的枫树遮蔽了江边,烘托出夜晚皎洁、幽暗的空间。全幅以大写意笔触与细笔结合的形式表现画面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画面氛围,为傅抱石《琵琶行》诗意题材的精品之作。

《千山竞秀》纸本设色 1963年
这是傅抱石东北写生的著名作品,是根据记忆和感受在南京创作的东北纪游写生之作,记录下自己对东北山川地貌的印象和情感体验。全幅近景以浓墨、湿笔大胆挥扫,描绘出对千山庙宇、旅游胜地的具体印象,庙宇、林木、游人、溪涧、亭阁似乎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中景、远景部分则是对千山万千无际恣肆雄伟、壮阔秀丽的山川物象的综合和记忆,概括出傅抱石自己对东北千山的整体印象,莽莽苍苍而秀丽明洁,不同于南方山水的地貌特色。这是一幅傅抱石通过游、悟、记、写山水画创作手法而创作出来的写生山水作品,亦是对他的山水画创作理论最为成功的诠释。

《晋贤图》纸本设色 1945年
此幅作品为傅抱石创作的具有六朝林下风气的作品,作六朝文人雅集宴居情形,通过对六朝文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寄托自己高远的志向和精神情怀。画作屏风周围几案罗列,有着古衣冠十人,或举杯欲饮,或隐几而卧,或杖策徐行,或侧耳倾听,或捧书诵读,或假寐稍休,或执笔欲书新文,雅集文士的神情意态毕现笔端。同时也将宴饮微醺的意态表现出来,更增添了活泼真实的生活情调。画史记载毛惠远曾作《醉客图》,傅抱石因其意而正名之,在对六朝文人高集雅会的情境描绘中展现出自己对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渴求。全幅借鉴大写意山水的用笔用墨特点,既淋漓尽致,气势奔放,同时注重细笔笔法的微妙结合,线条凝练细劲,于奔放激越中见潇洒秀逸的情致,用笔用墨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从中可见傅抱石熟练驾驭笔墨技法的能力和过人才情,不愧为傅抱石人物画的得意之作。

《竹林七贤》纸本设色 20世纪50年代
这是傅抱石典型的历史故事绘画作品,描绘我国魏晋时期历史人物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的故事。傅抱石非常喜欢“竹林七贤”这一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将竹林七贤不同凡响的艺术才华和道德境界在画面中形象地表达出来。竹林七贤作为高逸、放达而具有卓越才华、超越世俗的文人士夫的精神象征,一直成为传统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此幅《竹林七贤》徘徊于清幽的竹林之间,或品茗饮酒,或徐行远眺、或弹琴,或斟酌文辞,为文士雅集的具体写照,非常逼真地刻画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从中寄托了傅抱石自我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情怀。竹丛用淡墨、写意笔法勾画,青绿烘染,营造出清幽宁静的画面氛围,衣纹则以细笔勾勒,细劲简雅、洗练畅达,给人以清雅空灵之感。

《虎溪送客》纸本设色 年份未知
这是傅抱石一直比较喜欢绘制的魏晋时期重要的历史故事画题材,描绘东晋慧远、陶渊明、陆修静相会过虎溪的典故:“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合道,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实则陆修静至庐山时,慧远、陶潜早已去世,并没有虎溪相会故事的发生。三人共会典故的出现,显然是后世文人精神情感的一种寄托。此件作品作蓊郁遮蔽的大树之下,慧远与陶、陆正神情专注地谈论。碧荫覆盖,周围空间似乎都沉寂下来,倾听主、客对话,给人以知音难得相遇、相逢的强烈感触。此幅用笔恣肆劲畅,以大笔触写出深远的画面空间,并以俯视角度细笔作人物,如切换镜头一般切割出微妙的视觉空间,极为巧妙地将画面空间真实地表现出来,不愧为营造画面空间氛围的高手。

《蜀山图》纸本设色 1944年
傅抱石一直比较喜欢诗意画、泉瀑雨境绘画的创作,也往往将二者融汇为一,营造出如梦如幻的优美的画面精神空间氛围。傅抱石此幅作品便是依据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诗意而创作的唐人诗意画作品,全幅气势雄伟,非常自如地将巴蜀地区多雨雾的奇幻景色与诗人所描述的诗意境象完整地融汇为一体,表达出画家长期客居巴蜀而带来的思乡、旅居的愁思和对时局的彷徨感伤意绪。以画笔作诗笔,不啻为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诗”之作。

《潇潇暮雨》纸本设色 1945年
此幅诗意画作品依据明代诗人李东阳《游岳麓寺》“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诗意而创作的诗意画作品,描绘巴蜀雨雾弥漫的奇特景象。山川在烟雨弥漫中静静地沉寂,山阁殿宇微微露出雨帘水气中,山间小路上一持杖红衣人正匆匆低头前行。全幅完整地再现出巴蜀地区多雨条件下特有的山川地貌特色,将古人诗意与雨景创作有机地融汇为一体,亦有着画家本人幽隐而激越的特定精神情怀的表露,高逸冲远,给人以强烈的内心冲击。

展览海报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武汉美术馆)

作者: 123    时间: 2021-9-25 20:52:25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1-9-25 20:53 编辑

他笔下的山水饮誉世间,执画坛之牛耳 | 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                                                         2021-08-31 22:53                    

    他是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11位画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史画坛巨匠,他的创作被徐悲鸿盛赞为“炉火纯青”,被张大千评价为“八百年来无此画”,他本人也与齐白石一起被郭沫若称为画坛上的“南北二石”。
他就是独创抱石皴,“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

《江山如此多娇》是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设色山水画,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藏
傅抱石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1935年5月傅抱石在老师金原省吾及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在东京举办了《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取得了很大成功。

《风雨归舟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0.8cm,横52.8cm 故宫博物院藏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傅抱石作为江苏国画院院长,在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的旅行写生,并由此推动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把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一个历史的高潮。此时,傅抱石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已经完全确立。

《蜀山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57.2cm,横44.8cm 故宫博物院藏
60年代初,傅抱石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同时他的生命也走向了低谷。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脑溢血在家中辞世,享年61岁。

《风雨归庄图》册页,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31.7cm,横37.5cm 故宫博物院藏
傅抱石画论:
1、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是在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始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严”“永远”的收获。
2、美术是民族文化最大的表白。若是这句话没有错误,我们闭目想一想,再过几百年或几千年,有些什么东西,遗留给我们几百年几千年后的同胞?又有什么东西,表白现时代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美术史上的这张白纸,我们要不要去写满它?这许多疑问,为中国美术,为中国文化,换句话,即是为民族,岂容轻轻放过!
3、美术家,是时代的先驱者,是民族文化运动的干员!他有与众不同的脑袋,他能引导大众接近固有的民族艺术。
4、中国绘画的精神,乃源于广大的国土和民族的思想,它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世界各国所没有的一点,便是对作者“人品”的极端重视,这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已发挥了鉴戒的力量,再从此出发,逐渐把画面的道德意识融化了作者个人,把画面所再现的看做作者人格的再现。因此,不管花卉也好,山水也好,工笔的也好,写意的也好,总而言之是“点”与“线”交织而成的心声。
5、中国人的胸襟恢廓,我看和这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界给予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伟大而无异议,而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山水,更足以洗耳恭听涤身心。绘画思想上,写实和自然的适切配合,再根源于前期传统,就非常灿烂地开辟了另一境界。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考察了傅抱石留日期间创作的和归国后摹仿日本画家的人物故事画之后,并不能以充分实证的方式确认其对日本历史画直接的仿摹与复写。
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柳荫放牧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45.2cm,横57.3cm 故宫博物院藏

《林涛图》册页,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33.2cm,横45.8cm 故宫博物院藏

《日暮归庄图》卷,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44cm,横61.6cm 故宫博物院藏

《雪山行旅图》横幅,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浅绛,纵62cm,横101cm 故宫博物院藏

《夏山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111cm,横62.5cm 故宫博物院藏

《观瀑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0.3cm,横56.7cm 故宫博物院藏

《暴风雨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109.4cm,横61.4cm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清音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8cm,横45.3cm 故宫博物院藏

《松林策杖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7.5cm,横45.5cm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人物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153cm,横41cm 故宫博物院藏

《松荫观泉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135.8cm,横34cm 故宫博物院藏

《松林策杖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7.5cm,横45.5cm 故宫博物院藏

《秋风红雨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8.4cm,横49.3cm 故宫博物院藏

《苏武牧羊图》横幅,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2cm,横84. 8cm 故宫博物院藏

《蕉荫烹茶图》册页,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32cm,横37.2cm 故宫博物院藏

《屈原图》横幅,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2.2cm,横109.3cm 故宫博物院藏

《王维〈渭城曲〉诗意图》横幅,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0.6cm,横107.1cm 故宫博物院藏

《竹林七贤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l37.3cm,横40.6cm 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 123    时间: 2021-9-25 20:56:36

                        别错过!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作品展登陆武汉                                                         2021-08-30 22:57                    

                          别错过!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作品展登陆武汉

展览海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30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李霞)傅抱石(1904年-1965年)是二十世纪在中国画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杰出成就的艺术大师,在他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创作出了大量反映时代新风,描绘祖国山川巨变的水墨画作品。《大化惊高风:傅抱石作品展》9月2日至10月31日将在武汉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南京博物院首次借展傅抱石作品60余件来汉展出。

创作中的傅抱石(资料图)。武汉美术馆供图
傅抱石1904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早年留学日本,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他擅画山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作品,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本次展览以“大化惊高风”为题,体现傅抱石先生通古融今的艺术轨迹,分为 “意与古会”“心与贤知”“境与景合”三个部分,共展出傅抱石山水作品27件、人物作品25件、速写画稿册页3本、篆刻印章5件、著述手稿原件3套,以及傅抱石简介、年表、语录等项的图像和文字资料,全方位展示傅抱石先生绘画历程的各个方面。

作品《殿庭对话图》。武汉美术馆供图
傅抱石从小历经磨难,曾随父做过工,当过瓷器店学徒,做过中小学教师,然后进江西第一师范就读,并经常流连于附近的刻字店、旧书店、裱画店。他以师从倪瓒、龚贤、髡残、梅清、程邃、石涛等历朝山水大家入手,认真体会前人的传统笔墨技法。比如1925年的《策杖携琴图》《秋林水阁图》《竹下骑驴图》《松崖对饮图》,即是对倪瓒、龚贤、米芾、程邃、高克恭、董其昌等人的摹习之作,这是傅抱石目前存世最早的作品,亦是此次展览中他的仿古名作。

作品《琵琶行》。武汉美术馆供图
傅抱石在山水画创作之外,醉心于历史故事画的绘制,或高人逸士,仙风道骨,气宇轩昂;或靓女美妇,面容光洁,妩媚艳丽,充分展现出高贵博雅的古朴气质,但又不失现代的浪漫气息。无论是谈诗论道,还是蕉荫对弈,均造型高古超然,气质安逸清雅,营造出一个旷达疏远、清新古雅的文化精神世界。他常将屈原以及唐人、明清人的诗词入画,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尤其以《楚辞》为绘画题材的系列作品更是构成了其诗意画最为典型的特征。

作品《屈原像》。武汉美术馆供图
傅抱石不仅将古人的诗词入画,还将现代人的诗词入画。毛泽东的诗词成为他绘画创作取材的对象,创造了以现代诗意境作画的典范。比如,1958年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1960年的《浪淘沙·北戴河》词意,1964年的《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和《水调歌头·游泳》词意,1965年的《神女峰》等,都属脍炙人口的毛主席诗意画名作。

1960年在武汉创作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武汉美术馆供图
据介绍,1960年11月中旬,傅抱石率江苏画家二万三千里写生时途经武汉。在武汉期间,他们先后参观武汉长江大桥、东湖风景区、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钢,与张振铎、周韶华等有过深入交流。本次展览也展出了傅抱石当年在武汉期间为周韶华即兴所绘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写生稿》,这件作品见证了傅抱石先生与武汉的特殊情感。
【编辑:邓腊秀】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