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外人之保存出于公,公故多陈诸博物院,以广资学者之研究。中华之保存出于私,私故多藏之内府,仅以供至尊之摩挲,惟其然也,故中华古物保存之久暂恒视帝位命运之久暂为转移。彼外人者,宁有是虑乎?中华古物之丧失,远者姑弗论,即如前清咸丰九年之役,英法联军逼北京,而圆明园所藏之珍宝,悉为联军所掠。光绪庚子之役,八国联军陷北京,而有清之精华,与数千年历史相传之宝物,又悉为联军战胜之纪念品。国变以后,满清皇室且不惜以秘藏之瑰宝,转售外人,至奉天热河两行宫之被窃盗者,犹其次也。【28】外国人视古物为国有,为公产,故能长久妥善地保存于博物馆中。博物馆是一种永久性的机构,相比之下,皇室之安危却系于一姓之兴亡,其收藏也随着王朝的衰落和瓦解而流散。皇室尚不能保存内府收藏,又何怪“贩夫走卒之日窃以营利哉”。皇室收藏的自私性格与中国古物的大量流失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燕都自明季甲申之变,宫中文物一时都尽。我朝治平垂三百年,以康乾之隆盛,复为搜聚天府之藏,遂驾明季而上之。海桑以后,宫禁稍疏,间有一二为宵小窃出者。不逞之徒遂谓禁御所藏乃历代流传,非一姓所有。【98】据罗继祖的回忆,这里的“不逞之徒”指民国当局和当时代表学术界的马衡、沈兼士等人【99】。王国维也持同样的主张。
以目前的情景,委员会系产生于前内阁,总算受政府的委托,去接收清宫;这是政治的事情,能随政治状况而变更的。若我们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起来,那是社会的事业,就容易独立存在,无论政治有何变动,究不能变更社会的事业。我们的工作,当以民众的意愿为归,为清室效力固可笑,即为政府效力,也还认错了主人。我们必得供献出三百余年皇帝的宝藏,为全社会所公有共享;这方含有真的革命意味,方才对得起民国政府,方才对得起清室,方才对得起委员会本身。【136】将博物馆定位为独立和公开的、服务于民众的社会文化事业,使其远离政治的影响,同时又指出如此“方含有真的革命意味”,这期间透露出的文化与政治之间微妙的错综意味深长。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