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华    时间: 2021-10-6 18:14:13     标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21-10-05 11:01                    
                          

作者:张国松

来源:家在鹰城(微信公众号)

那是一个傍晚,在西宁城东区一条幽深的胡同里,我从一个小旅馆里溜达出来,本来是寻找一家小饭馆填饱肚子的,这样的胡同里,尤其是傍晚时分,人声鼎沸,铺子里或明或暗的灯光已经迫不及待的亮起来了。这样的场景,并不会叫人觉得这是在西宁,在一个叫做“夏都”的西北高原上,他和郑州的傍晚和西安的傍晚和内地任何一个城市的傍晚都模糊地相似着,甚至她的声色她的繁华,谁会以为她就是青海省的省会呢?我走过一间铺面,上面写着“姐妹花儿茶社”,有一曲悠扬的歌声从二楼打开的窗户里传出来,时而婉转,时而低回,一咏三叹的,侧耳细听,又分辨不出歌词。再往前,是一间“尕妹花儿茶社”,一样的曲调,相似的门脸。我不信这么一条热闹的胡同就没有一个小饭馆,喝茶唱歌就不用吃饭了吗?
那个黄昏,在这条不足七八百米的小胡同里,我来来回回地数过来,这里竟然排列着七家花儿茶社,而小饭馆也终于被我找到了,就在胡同口,一个小得只能侧着身子打转的一间屋子,草草一碗牛肉面把肚子打发过去了。而我满脑子里还是那些花儿茶社,那些悠扬的歌声深处,那些没有对我开启的幕布后面,那些把载歌载舞放在衣食住行之上的都是些怎样的人啊?

我踏着歌声走过来,我踏着歌声走过去,来来往往,意犹未尽,我不习惯那样的旋律,只知道他们在独唱或在对唱,我听不懂歌词,只听得高昂或者婉转。整个胡同似乎都沉浸在歌声里了,晚秋的风轻,柔,如同花儿一样婉转,我也不知道自己转悠了多长时间,灯光暗淡了,人迹已然寥落,可朵朵花儿在西宁的夜空里似乎越发鲜艳了!
在以后的时日里,我留心花儿的点点滴滴,也获得了有关花儿的一些粗浅知识。
花儿这朵民间奇葩滋长于我国西北部的青、甘、宁、新等地,并为汉、回、土、藏等各民族传唱,而青海就是花儿的故乡,最美的花儿就是由三江源头的净水浇灌出的圣洁之花。这里的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劳作,山野放牧,甚至在赶车的路上,等人的间隙,一有闲暇都要来上几句悠扬婉转的花儿,“高山岭上的鹿羔娃,它在个山尖上站哩;刚刚断奶的憨娃娃,满嘴者花儿哈漫哩。”从这首唱词里面,我们不难发现花儿似乎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从小至老,伴其一生。
从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到姹紫嫣红的炎炎夏日;从草长林密的大小山峦到麦浪滚滚的碧野田间,“花儿”像来自雪线的一股清泉,汩汩流淌于广袤的天地之间,沁润着老百姓沧桑的心坎,描绘出一幅幅撼人心魄的生活画卷。在田间地头,拔草的妇女们“尕马儿你拉回了来,拉回了缓来”的心语里,蕴含着她们对生活理想的希冀,以及思念心上人时的深深忧伤,那种希冀和忧伤好似一场落雨,滴落在大地之上,让太阳逝了光芒,让听者断了心肠。

曾有花儿的研究者把花儿概括为“汉语,回调,番风。”这里杂居的各个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但只要一唱起花儿,基本上都能求同存异,在见解上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而在咏唱的范围来看,基本上围绕着礼赞生命、歌唱青春和讴歌爱情几个方面。至今很多人认为,花儿就是一种情歌,因为爱情题材占据了花儿的绝大部分。“清水们打得磨轮子转,磨口里淌得是细面,宁叫皇上的江山乱,决不叫我俩的路断。”其对恋人的忠贞不渝之情可与《上邪》里的诗词相媲美。“兰州的木塔藏里的经,拉卜楞寺院的宝瓶,疼烂了肝花者想烂了心,望麻了一对儿眼睛。”歌者如泣如诉,凄婉幽怨。让听者无不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即便在青海,不同地区的花儿唱法也不尽相同,这跟不同的曲调有关,而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像“湟源令”、“互助令”、“西宁令”、“土族令”、“白牡丹玲令”等等,多达数百种,每一种令都有自身的唱腔和旋律,这种形式和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曲牌和词牌极其相似,而这上百种“令”仅仅通过口口相传传承至今,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老百姓除了在闲暇时间劳作之际唱唱花儿外,这里的民间自发形成的“花儿会”又为这种民间艺术提供了一处处绝佳的表演空间,在特定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二月二”、端午节、六月六等,一些寺庙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法事活动,届时便会有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来敬香朝拜,俗称“赶会”。在青海,规模大小不一的“花儿会”数目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如四月初八在西宁凤凰山的花儿会,每年端午节的民和县峡门花儿会,六月十五的乐都县花儿会等。其中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互助县丹麻土族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等已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寺院庙观大都依山傍水而建,门前溪流潺潺,环境优美,清静宜人,不禁让人纵情高歌,如痴如醉。“红白的经幡峨搏上插,手拉手佛跟前跪下,三世的夫妻把誓发,四世里还不能罢下。”在花儿会场上,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区域,演唱花儿交流情感,尤其是各种花儿擂台赛,唱他们所想,诉他们所喜,涌现出了《出门人》《沙娃泪》等名曲,让人们久唱不衰,久听不厌。

在西宁的街头巷尾;在浩瀚的青海湖畔;在荒凉的柴达木盆地,在街头,在饭馆,在茶社,在蓝天下草原上,一朵朵花儿自由自在地绽放着,无拘无束,随风摇曳,“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欲知花儿事,最好是身临其境,那就来青藏高原,亲自来采撷一朵美丽的花儿吧!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