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9日 11:42:16
来源:博物馆丨看展览
吃螃蟹
要说秋天时令食物的成语,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菊黄蟹肥”。徐渭 《黄甲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但论秋蟹的头号粉丝,那还得是 “蟹仙”李渔。这位写出《闲情偶寄》《笠翁对韵》的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赚来的钱可能都去买螃蟹吃了。张槃《双蟹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李渔还把吃螃蟹的经验写进《闲情偶寄》里。“蒸而熟之,才能不失真味”, “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而食。” 简单来说,就是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清蒸永远滴神!吃鲈鱼
如果有辞职文案花式大赏古代版,晋代的张翰绝对能上个榜单。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脍就是细切的肉。《齐民要术》里记载的名菜“金齑(jī)玉脍(kuài)”,其实是生鱼片蘸着调料吃,上佳之选就是鲈鱼脍。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色香味俱全。连隋炀帝都赞一句“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吃羊肉
在千万年进化过程中,把“天冷了要囤点脂肪”这句标语刻进DNA的不只有人类,还有很多……小肥羊。爱吃的汪曾祺老先生,在《贴秋膘》里大写特写羊肉,还特地强调羊肉要秋天才好吃,大概要到阴历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贴”。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爱吃羊肉,爱到珍之重之地写下传世书法。五代时期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的官场老油条杨凝式,也是一位书法高手。一日他午睡醒来,肚中空空,刚好朋友送来一盘肥羊和韭菜花。杨凝式 《韭花帖》卷 无锡博物院藏
老饕汪曾祺对《韭花帖》也非常感兴趣,称其“读之如今人语,至为亲切”。“羜”是出生五个月的小羊,汪老认为杨凝式吃的未必真是五个月的羊羔,可能是用典《诗·小雅·伐木》中的“既有肥羜”。但杨凝式吃的是羊肉,是肯定的了。多多转发本文,日后“一叶报秋之初”,可能会流行秋天的第一盘羊肉。吃秋鸭
秋季的鸭子好吃,“桂花鸭”三字就能说明。桂花鸭其实是南京盐水鸭在秋季的别称。盐水鸭一年四季都能做,但稻谷飘香、桂花盛开时,不仅鸭最肥壮滋养,鸭肉还带一股桂花香。民国时期张通之在专写南京美食的《白门食谱》里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华嵒、许滨 《桃柳双鸭图轴》 苏州博物馆藏
清代大吃货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录了从南到北各地好吃的鸭子做法,不过命名比较随便。“不用水,用酒,煮鸭去骨,加作料食之”叫“杨鸭”,就因为这是高要令杨公家做鸭子的方法;鸭肚里塞一堆东西蒸熟,就叫“蒸鸭”,也不知道它的大名是不是“八宝鸭”。《溪芦野鸭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被这么多老饕文人安利完“贴秋膘好物”,我不信还有人能不饿!一年过半好辛苦呀,干脆叫上三五好友,大胆喊出“我言秋日胜春朝”,去做些秋天该做的正经事儿(特指:贴秋膘)吧!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