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5日 11:21:11
来源:燃烧的岛群
图1. 第7步兵师的老兵自制徽章,中间的沙漏其实是两个阿拉伯数字7组成
第7师来到法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该师使用至今的袖章——由两个左右相反方向的“7”组成的沙漏装标识,也因为这个标识,该师也常被称作“沙漏师”。在经历了残酷的朝鲜战争后,第7师又在原先的沙漏袖章上增加了一把刺刀,以“彰显该师的战斗精神”。图2. 最左边正在颁奖的军官袖章就是第7步兵师的“沙漏”,已经修改为低可视的灰度色,右边军官的袖章显示为第2步兵师,同样去掉了鲜艳颜色
1919年下半年,第7师回到美国,并在马里兰州的梅德军营开展大规模复员,在完成复员后,第7师在1921年9月22日转入休眠状态。在二战以前的和平年代,美国陆军都倾向于维持一支人少很少的常备军,这是因为两大洋的保护,美国只要海军足够强大,就没有什么敌人能够上岸。图3. 四星陆军上将约瑟夫·史迪威,背景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中国驻印军
珍珠港事变发生后,第7步兵师转至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军营继续训练,同时以加州国民警卫队的第159步兵团取代第53步兵团,主力仍为三个步兵团。直到1943年1月1日,该师一度改名为第7机动师,并在加州的莫哈维沙漠训练,这是因为该师预定被派往北非战场,需要较高的机动能力和沙漠作战经验。不过,随着北非战场德意轴心国军队大势已去,不再需要一个轻装机动步兵师,而在太平洋上,1942年6月被日本人占领阿留申群岛上的两处小岛需要被收复。因此,第7师重新被改为步兵师,开始接受两栖作战训练,显然,他们将被重新派往太平洋战区。图4. 收复阿留申群岛的两处日占岛屿的战斗,第7步兵师担任主角
图5. 在大雾中登陆阿留申群岛的第7步兵师
图6. 经过激战后,大量杀伤死亡的日本守军
图7. 1943年藤田嗣治所作《阿图岛战役玉碎》
1943年5月11日,第7步兵师成为收复阿留申群岛日占岛屿的主力,激战至5月29日,岛上的日本守军几乎全军覆没,2351人死亡,仅28人被俘,第7师也有600人阵亡。此战过后,第159团因需要留守阿图岛而被调离第7师,其位置被第184步兵团代替——仍然是三个主力步兵团。图8. 在夸贾林群岛战役中的美军,其中二人似乎戴着陆战队的迷彩头盔
1944年10月20日,第7师冲上了菲律宾群岛莱特岛的杜拉格海滩,在此地一直战斗到1945年2月才被调离第6集团军的序列,第6集团军将继续菲律宾群岛的战役,包括反攻吕宋大岛,而已经颇有两栖登陆战经验的“沙漏师”将被派往啃另外一块硬骨头——冲绳。图9. 登陆冲绳岛,注意步7师的登陆场紧挨着陆战1师,算是两个部队第一次并肩作战
在整个二战期间,“沙漏师”在战场上呆了208天,伤亡共计达8135人,大量士兵获得勋章和嘉奖,属于陆军步兵师中的较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部队。日本投降后,第7师曾前往朝鲜半岛接受当地日军的投降,其下辖第184步兵团归还给加利福尼亚国民警卫队后,调入第31步兵团,三个主力团变成了第17、31、32步兵团。图10. 20世纪初,位于菲律宾的威廉·麦金利堡,第31步兵团即组建于此地
图11. 1918年,在海参崴街头的第31步兵团,这次海外驻扎让其得到一个“北极熊”的绰号
图12. 1918年在俄国西伯利亚地区列队行军的美军第31步兵团
图13. 第31步兵团的团徽,该团也被称为“北极熊团”
1932年2月1日,因为在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第31步兵团奉命前往中国。2月4日抵达,在国际租界协助第4陆战团和英国守军驻防。直至1932年7月5日,因局势缓和而返回菲律宾。因为这段经历,该团获得了陆战队颁发的“扬子江服役勋章”。图14. 1932年初第31团官兵在上海驻防期间与公共租界的华籍警察合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菲律宾群岛成为日本南方军攻击的重点地区之一。麦克阿瑟此时正应菲律宾人的聘请,担任美菲军的司令,旗下除了一个阿美利加师和少量炮兵、坦克、工兵是纯种美国人组成外,其余都是缺乏训练和重武器的菲律宾师,更要命的是,包括菲律宾师在内的东南亚殖民地军队士气和训练都非常低,完全不是训练有素且在中国战场获得丰富战斗经验的日本陆军的对手。当负责入侵菲律宾的日军第14军在本间雅晴中将(陆士19期、陆大27期)指挥下,在吕宋大岛南北两端登陆后,以第16、48两个师团5万余人的兵力,吓得麦克阿瑟的10万美菲军望风而逃,迅速放弃马尼拉逃往预计坚守的巴丹半岛防线,第31步兵团在此过程中奉命断后。图15. 身着防暑服的本间雅晴中将,为入侵菲律宾的南方军第14军司令官
图16. 1942年5月,科雷吉多尔要塞地道内的美军向日军投降,第31步兵团也随之覆灭
按照预定战略,美菲军应该在巴丹防线坚守等待美国本土的救援,但由于珍珠港的大败,美太平洋舰队理论上遭到重创,罗斯福总统和美陆海军一致认为此刻救援菲律宾等于驱羊入虎口,干脆对美国记者和麦克阿瑟的呼声装聋作哑。图17. 巴丹死亡大行军的路线图,大致就是从巴丹半岛顶端走到奥德内尔战俘营
图18. 美国人创作了许多相关画作
图19. 其中也少不了“北极熊”团的士兵们
在持续三年半的监禁生涯中,第31步兵团的1600余名战俘中有一半人没能熬过战争。被本间雅晴击败成为老麦内心非常不爽的事情,1946年4月3日,在老麦的直接干预下,本间于马尼拉被处以绞刑。1945年9月,当初负责埋藏“上海碗”的厄尔·肖特上尉在从战俘营释放后,奉命返回科雷吉多岛,经过4个月的寻找,于当年年底幸存地将其挖了出来。至今,“上海碗”仍然是第31步兵团的“幸运符”。图20. 众多美军举手投降的照片被日本人大肆宣传,注意此时美军仍然戴着“托米盔”
图21. 麦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战后他立马就把老本给绞死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7步兵师抽调了部分人员补充到第一批进入朝鲜作战的第25步兵师和第1骑兵师中,后来补充的不少是从本土来的新兵和一部分南朝鲜士兵,进一步影响了该师的战斗力。随后,第7步兵师和太平洋战争中的老搭档陆战1师被编入第10军,按照老麦的要求继续玩起了两栖登陆的拿手好戏。图22. 1950年9月15日,第31步兵团乘登陆舰开赴朝鲜仁川海岸
图23. 美方描绘的“联合国军”进攻路线图,注意右侧从元山登陆后一路北上,直指中苏边境线的美国第10军,来势汹汹,气势逼人
图24. 已经攻占元山的南朝鲜第1军,竖起英文横幅向美国人显摆
图25. 黄色方框内就是长津湖战役的中心点——下碣隅里,注意兴南港东北的伊院(Iwan)正是美第7师在10月31日的登陆地
10月26日,陆战1师在元山登陆,10月31日,第7师在元山更北面80公里的伊院登陆,这里距离中朝边境仅有200多公里,距离朝苏边境的最大城市海参崴也不过300多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苏俄时期参加了干涉军,第31步兵团曾在30年前就进驻过这个城市,算是老冤家了。另外,第7师第17步兵团的一个小分队曾于11月20日到达鸭绿江边的惠山镇,从这里已经能够看到中国的领土。图26. 美第10军登陆后的战线,注意到11月24日志愿军反击前,已经推进到鸭绿江边,与中国东北隔江相望
麦克阿瑟的设想是从朝鲜东西两侧海岸线同时北上,第10军将从长津湖水库转而向西,攻占朝鲜政府所在地江界,与西海岸的第8集团军“胜利会师”,把已经南下的志愿军先头部队和朝鲜人民军残部“一网打尽”。志愿军紧急调动第9兵团入朝,秘密运动至长津湖地区,准备给予美军迎头一击。图27. 第31团团长阿兰·麦克莱恩上校(左)和第32团唐·费斯中校(右),1950年春天在日本合影,由艾尔温·比格尔上校拍摄
10月27日至12月1日,志愿军第27军先后以两个师近2万人的兵力,向费斯战斗群的3200余人发起总攻,志愿军尽可能地利用暗夜的掩护,在27、28、29、30四个晚上连续发起夜袭,夺取了费斯战斗群的全部12门重炮,大大削弱了其反抗能力。图28. 长津湖战役时后撤中的美军,注意也被大雪冻得半死
此战,志愿军第9兵团27军共歼灭共3100余人,缴获汽车184辆、坦克11辆、各种火炮137门,创造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次性歼灭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图29. 第31步兵团军旗的复制品,收藏在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那面已经永久成为中国军队的战利品
图30. 美国人也不嫌弃这旗子晦气,至今还在用
仁川登陆时,第7步兵师阵亡106人,受伤411人,另有57人失踪,编入该师的南朝鲜士兵阵亡43人,受伤102人。图31. 1950年12月,志愿军第27军给参加新兴里围歼“费斯战斗群”的第80师239团某连授予了“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这才是用鲜血换来,值得大书特书的战旗,不是那些靠站岗得来的虚头巴脑的徽章
即使是美军中的“鱼腩部队”,其战斗力同样是惊人的,在二战中能够成建制消灭美军的战例也不多,太平洋上的日本人自从菲律宾战役后,就再也没有吞下过哪怕是营级单位的美军,所以志愿军啃下一个加强团,其意义不同凡响,说是震惊了世界也不为过!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