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这本脍炙人口的著名小说, 金庸曾说过:“《天龙八部》部分表达了佛家的哲学思想,就是人生大多数是不幸的。佛家对人生比较悲观,人生都要受苦,不管活得怎样好,最后总要死,当然没办法。佛家思想对人生真谛有深刻的理解。”对于任何略涉佛教知识的人而言,自然明白此言不虚!因为“ 天龙八部”本为佛教术语,即指以 天众、龙众为首的八部佛教护法神众,另外还包含 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将个性泼辣不羁的女性形容为“母夜叉”,甚至更引申出丑陋之意。于是,金庸描写段誉见昏迷不醒的“香药叉”木婉清时,既想看其面罩后的容貌,却又不敢看的心理:她若不是丑逾常人,何以常年戴上面幕,不肯以真面目示人?何况她外号叫作“香药叉”,这个“香”字是确实的,那“药叉”二字,想来未必会假。这位姑娘行事凶恶无比,料想也和“清秀美丽”这四个字无缘,我不看也罢。然而,不同于世俗所想,夜叉女的形象绝非传言一般,具体可看阅览下文图片,或自查相关资料。(另:八部中应当无罗叉,但此画卷却“天龙八部罗叉女众”。编者不甚了解,还望有识者不吝赐教!)
天龙八部中的罗叉女众形象
克利夫兰美术馆
汉传佛教的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代密教的充实发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型,是中国佛教仪式最隆重,规模最大,功德最高的法事。
高清细节图片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天龙八部罗叉女众》局部
这幅画本是明代宫廷佛像画作,工笔重彩,人物造型精准,表情生动,堪称明代佛画中的顶级作品。从其左下方“御用监太监尚义王勤等奉命提督监造”的字样可知。尚王二人,皆为负责宫廷佛事的御用监太监,其地位甚至要高于同时期的郑和。大明景泰五年八月初三日施,钤“广运之宝”印
克利夫兰美术馆除了上面所讲到的,还藏有同套系列作品中的《 等觉位十地菩萨》像。《等觉位十地菩萨》,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坦腹斋)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