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 13:02:37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 文 约 489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近日,天津的新地标建筑又火了一把。这座矗立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不仅凭借530米的身高摘得北方建筑高度第一、中国第四的桂冠,还曾斩获Emporis摩天大楼奖,更拥有一个颇为霸气的名字——津沽棒。津沽棒。摄影/苏绍桓,来源/图虫创意
都说“七十二沽花共水,一般风味小江南”。天津似乎自诞生开始,便同“沽”有了说不尽的缘分,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海河七十二弯,天津七十二沽。沽河水系图。来源/网络
诞生于水滨的直沽,在1153年迎来了命运转折。明成祖朱棣。来源/网络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天津设卫,卫乃是当时的一种军事建制。据考证,当时天津一共设有五卫,驻军一万余人,伴随着“天津卫”的说法诞生,天津正式有了城市的名位,渐渐成长为军事重镇,一笔一画中,渤海之滨,有了天津的故事。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口战争场景。来源/网络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染指中华,派遣两万余仞海陆夹攻大沽口。这一次,意大利裔英国人费利斯·比托作为记者随军前来,他的镜头正好记录下那场激烈厮杀。炮火中,是被摧毁的炮台工事;台基上,是官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国捐躯。费利斯·比托镜头下的炮台。来源/网络
列强的狠戾一遍遍烧过大沽炮台,大沽炮台却被多次整修,长年巍立。1901年,《辛丑条约》出世,大沽炮台被迫拆毁,中国军民却从未倒下,在津沽的见证下,继续怒视着侵略者的恶行,以血肉之躯书写着顽强与抵抗。塘沽协定划界示意图。来源/《日本侵华图志》
协约一签,丧权辱国,也为奋勇抵抗的中国军民带来“灭顶之灾”。冯玉祥(左)、吉鸿昌(右)。来源/网络
在《长城察北的抗战》《冯玉祥传》等记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天津滨海CBD。摄影/邓涞,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END
作
者丨念缓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排版 | 薛梦缘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