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12:57:32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 文 约 555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说文解字》载:“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甲骨文“贝”。来源/汉典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贝”字就像张开的蛤。不光是蛤,蚶、蛏、蚝、蚬,这些可都是“贝”。说来也怪,这些海洋贝类长得挺像,名字还有那么多花样,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从“贝”到“虫”,各有分工
贝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已超过5亿年。根据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贝壳情形可以推测,其在很早之前就介入了人类生活,充当先民的信仰、坚硬的工具、原始生活的装饰品,抑或食用、药用等。古人眼中的蛤、蚶、蛏、蚝、蚬
蛤(gé),是有两片儿相同贝壳的贝类泛称,左边的“虫”表示软体类似虫,右边的“合”表示壳能开能合。“蚌”与“蛤”算是古人认知中的元老级贝类,一度作为贝类的泛指,“长者通约蚌,圆者通约蛤”,对其他贝类的认识也是对标这两位。如对蚶的描述有言:“状如小蛤而圆厚。”一些科学的识贝技巧
有没有一些简单粗暴的技巧,能让我们在大排档点菜时,内心毫无畏惧。接下来,我们开始画重点吧。文蛤。来源/网络
白蛤,学名四角蛤蜊,则属于蛤蜊科。体型较小,外壳隆起比较高。顶部白色,幼小个体时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条深色边缘。生长线明显,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白蛤。来源/网络
西施舌,同为蛤蜊科。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高贵的幽紫色,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是一条小舌头。西施舌。来源/网络
此外,蛤蜊在很多地方被叫蚬子,花蛤就是花蚬子、白蛤就是白蚬子。但其实,真实的蚬子另有其物,它一般是指帘蛤目蚬科下的生物——河蚬。它栖息于淡水、咸淡水的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内,特别是在江河入海咸淡水交汇的江河中。所以严格来讲,河蚬是河鲜,而不是海鲜。河蚬。来源/网络
如很多数学老师所提供的忠告:“我们就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就可以了,那种深难题型就留给学霸吧。”大家量力而行,实在区分不出来也没关系,好吃就行。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