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丁盛东北入关,指挥能力飞跃,3分钟突入天津,四野通令嘉奖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1-10-29 04:21:49
标题:
丁盛东北入关,指挥能力飞跃,3分钟突入天津,四野通令嘉奖
丁盛东北入关,指挥能力飞跃,3分钟突入天津,四野通令嘉奖
2021-10-20 11:19
四野战将系列21:丁盛(二)
作者:桅杆
在解放战争中,
45军
135师最出彩的战例,一次是
在
天津攻坚,一次是衡宝战役
,
两次受四野
的
通电嘉奖。这在东野师级单位中是
极罕见
的
,尤其是135师这样
一支
成立时间不长的
“游击师”
,更是难得
。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
对该师的评价是:“24师(8纵24师,即135师)过去参加游击战多,部队能吃苦,有朝气,进步很快,夜战动作快,能担任攻坚。”这个评价相当高
了,可以说
这个师是丁盛一手组建并带出来的。
(一)
半年
大练兵
,
战斗
力
飞跃
,却在锦州“丢了脸”
丁盛后来回忆,在他人生
的
成长经历中
有两次飞跃:一次是在
延安的
几年
学习,
在思想
和素质
上
的
飞跃;
一次是在东北
八面城
的半年大练兵,在
作战指挥上的飞跃。
1947年底
,东总
将
8纵
从
热河
调
往沈阳方向
,
参加冬季攻势
,任务是攻打新立屯。这是8纵第一次离开冀察热辽地区,加入东北战场全局作战。由于划归东野指挥时间不长,
8纵官兵和
丁盛
对林彪的六大战术原则还没有概念
。平时部队训练主要就是练五大技术(射击、
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
。
新立屯守军
是敌
49军26师
,在城内外
设置
了
鹿砦、铁丝网、暗堡、碉堡
等
,层层布防
,
并
配
置
强大的交叉火力。面对这个情况,
8纵
部队
在进攻时
一窝蜂地往上冲。结果不仅没有攻进去,还
伤亡
了
一大堆。
丁盛当时感觉毫无办法,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后来
东总调
1纵过来,
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以及步炮协同等,
很快就打下了新立屯。这对丁盛触动很大。
冬季攻势结束后,8
纵在八面城休整,展开了为期半年的大练兵活动,重点就是练林彪的六大战术原则。经过
练兵活动
的
逐步
深入,丁盛
逐渐
感觉
到有
办法了,
遇到
什么情况应该怎么
应对
,都心中有数了。大练兵结束后,8纵部队的战斗大大提高,按丁盛的说法“不是一般的提高”。同时,丁盛的指挥能力也是“大大提高”。
实际上,
辽沈战役是对8纵和丁盛半年大练兵成果的一次检验。在攻打锦州
外围及攻城战斗
中,丁盛指挥24师
的
表现
相当
出色,但8纵却“丢了脸”,3次受到东
野总部
的
批评
。所以,
虽然
8
纵在辽沈战役中也是浴血奋战,
却没
多少
可
值得称道
的。
应当说,8纵在攻打锦州中表现不
太
好,与司令员段苏权有一定的关系
。
他是
194
7
年
底
接替黄永胜出任
8
纵司令员
的,
对东野及林彪的指挥风格不大熟悉
,
虽然
也有相当的指挥才能,
执行命令坚决,但机动灵活
不够,过于谨小慎微,驭下
也
不够严格。
1948年11月
17日
,
8
纵改编为第
45
军,黄永胜
又回来
任军长
,
段苏权则
离开野战部队,
改任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
这是题外话,可以
另外
专题介绍。
8纵打翻身仗,是在攻打天津战斗中。这时8纵及24师已改称45军及135师。丁盛指
挥135师
在天津攻坚战中
为45军正了名。
(二)
3
分钟打开突破口,最先攻到金汤桥
按
天津攻城总指挥
刘亚楼
的
战役布置
:
38军、39军和43军128师
共9个师,
在城西并肩突破,
为第一攻击方向;
44军和45军
共8个师,
在城东并肩突破
,为第二攻击方向
;46
军和第
49
军
145
师
共5个师,从城南方向助攻
。
东西对进,会师金汤桥,将天津城防拦腰斩断断。
其中45军的突破方向是民权门,由133、135师并肩突破
,134、158师随后跟进
。
当时四野每个军编制是4个师。
应该说,敌天津防御工事
要
远强于锦州。
在外围战斗中,丁盛
指挥135师充分运用六大战术及步炮协同,
以很小的伤亡代价,很
快就扫清了外围
。
在
总攻前
的准备中
,
丁盛
布置部队把交通濠挖至守军铁丝网跟前,并组织爆破手和进攻部队、尤其尖刀连反复演练。
由于
战前准备工作充分,
总
攻开始后
,
135师
爆破手就如平时演练一样,很快就炸开了一个几十米宽的进攻通道,并且
伤亡很小,
只有1名爆破手负
轻
伤。
403团1营尖刀连
随即发动冲击,
3
分钟就打开了突破口,
将红旗插上民权门
上
。
由于双方
拼命
争夺
突破口,战斗
异常激烈,这面旗帜上被打了无数弹洞,至今还保存在军博
。
丁盛指挥的
135师进展迅速,天津
攻城的
第二攻击方向率先突破城防。
突破口撕开后,丁盛立即
命令3个团
,
全部从突破口进入城内,扩大突破门并向纵深推进。
由于133师方向没能突破,45军
的
4个师
后来
全部
都
是
从135师打开的民权门进入城内
的
。
战前
,
刘亚楼激将说“谁先到金汤桥,就命名为金汤桥部队”。
所以,所有部队进城后都拼命向金汤桥攻击前进。由于135师突破最早,最终
该师
404团7连最
先
攻到金汤桥,与38、39军部队会师。战后,404团7连被命名为“金汤桥连”。
这里顺便说一下:由于战场一片混乱、部队普遍没有手表以及通
信
手段等原因,对于到底是那支部队最先攻到金汤桥,38、39、45军一直存在争议。
在攻打天津战役中,丁盛指挥的135师表现神勇:第一次突破城防,第一个打到金汤桥。
战后,四野总部以林、罗、刘、谭名义发出嘉奖令:“我135师是个较年轻的部队,过去攻坚战经验不足。这次担任民权门的突破
战,在作风上表现了动作迅速,作战顽强。发动冲锋后三分钟内即登城
……特别是403团虽伤亡过半,但并不叫苦,还坚决完成攻击任务
,404及405团进入纵深后发展甚快,迅速攻占了金汤桥。现特予该师以通令表扬。”
参加攻打天津的共有22个师,135师是唯一被四野通令嘉奖的。同时
,
这份嘉奖令也从另一个侧面
,
说明是135师部队率先攻占了金汤桥。
丁盛
天津攻城,丁盛和135师打出了威风,也打出了名气。但最让丁盛和135师出名的,是
四野南下的
衡宝战役。
作者:
冷梅
时间:
2021-11-6 06:27:09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