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师章门
黄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2/一个半路革命家
黄侃治学求精,但他并不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黄侃也是个为民鼓与呼的热血青年。当年,他为同盟会会刊《民报》撰写的稿子,大多是抨击时弊之论。在日本期间,他先后发表了《哀贫民》《哀太平天国》《专一之驱满主义》和《讨满洲檄》等文章。3/师生三“疯子”
一个一心救民的热血青年消失了,另一个学冠群英的著名教授诞生了。4/“黄门侍郎”与“黄调”
1914年秋,黄侃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至北京大学国文系讲授《文学概论》《词章学》及《中国文学史》等课。5/胡适应改名“往哪里去”
黄侃学问大,脾气也大,这一点很为时人诟病。周作人谈到这位大师兄时,也颇有微词:“他的国学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的脾气乖僻,和他的学问成正比例,说起有些事情来,着实令人不能恭维。”其中,黄侃怒怼陈独秀与戏骂胡适的故事最广为人知。6/“三不来教授”
1928年,黄侃受聘到南京的中央大学任教,中央大学规定师生进出校门要佩戴校徽,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要看他的名片。他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解、道歉才算了事。7/孝子与义士
黄侃虽然为人不拘细节,但他却是个有名的孝子。章太炎评论黄侃时说:“丧母时呕血数升,仍是纯孝之人,内心是善良的。”8/没有专著的国学大师
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