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四野悍将如云,“101号”为什么管得住“刺头”?个个服服帖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1-11-14 05:06:00
标题:
四野悍将如云,“101号”为什么管得住“刺头”?个个服服帖帖
四野悍将如云,“101号”为什么管得住“刺头”?个个服服帖帖
2021-11-12 14:57
作者:桅杆
笔者
发表四野战将系列文章
后,
不少读者朋友留言评论,让笔者受益匪浅。在此深表感谢。其中有位朋友留言评论说:
“韩先楚,钟伟,丁盛,黄永胜等
,个个都
浑身是刺。真不知道101
号
是怎么管理他们的
。”
受此启发,今天就来谈谈林彪的
“
将将之道
”
。
“101
”
主持东北局会议
(一)
军事才
能与
战功
令人信服
我军历史上
有
很多将帅,
包括
彭、刘、粟等
,都
有过被部下
顶撞
叫板的经历。
四野战将如云,骄兵悍将众多
,
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之后,这些战功卓著的四野将领,
哪
怕“
浑身是刺
”的将领,
对林彪都服服帖帖。
从来没有听说
哪个将领对林彪不服气,更没有人在背后贬低林彪。
甚至
其他野战军的将领
,
也没听说过有谁对林彪不服气的。
即使有,那
都
是
101
出事
以后的事,
并不能
当真。
林彪1926年10月从黄埔毕业,分配到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从此
正式开启
军旅生涯。
1928年4月
,林彪随朱德上井冈山。此后,
林彪的军事才能充分展示,
从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
当时
相当于师长)
、军长
,不到4年时间
,
就升任红1
军团
长。一步一个脚印,完全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
并且他
带
领的部队
,
一直都是红军的绝对主力。
在红军时期,
林彪指挥的
胜仗和经典战役很多,
并且发挥非常稳定,
少有
败绩。红军时期,军团及军(一方面军的军团与四方面军的军
相当
)一级将领中,
论战功,恐怕只有彭德怀能与之相比。
可以说,林彪的战神地位,
在红军时期
就
奠定
了基础
。
正因
如此,红军改编为八路
军
时,
林彪由
红1军团长
出任115师师长,
而
同级别(军团及军)
的其他
干部
,
只能担任旅长,如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任344旅旅长、
红
4
军军长王宏坤
任385旅旅长等。
八路军另外2个
师
的师
长
,则
是方面军或相当级别的
干部
担任的
,如120师
师长
贺龙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刘伯承是红军总参谋长及
援西军司令员
。
此外,在
红军
改编
谈判
期间,我方一
直
争取4个师的编制,并以徐向前担任另一个师的师长。
后来由于
蒋氏
坚决不同意
,
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
徐向前
只是担任
129师
的
副师长
。
如果说,
红军改编为八路时,
林彪担任115师师长可能会
让少数人不服
的话,
一
个月
之
后
,
这种不服气
就不存在了
。
林彪
师长
率115师
一
上抗日战场,就打出了
经典的
平型关大捷。
七七事变
后
,日军长驱直入,
百万
蒋
军一触即溃。在此背景下,
平型关
一战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军民抗战信心,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不仅我军服气,连
蒋
氏
也
非常高兴,
连发
两封
电
报
表示祝贺。
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将军,只服
才
能和战功。可以说,林彪的
军事才
能与战功,
在战争年代形成了崇高威望,
是能够镇得住那些“刺头”将领的基础条件。
(二)
林彪
“
将将三策
”
,
并不复杂,却
不容易做到
一是
不搞山头。
我军是
从
井冈山、大别山等大大小小的
“
山头
”
发展起来的。
这是
历史
形成的,无法
抹去。
林彪
出自红一方面军,担任115师师长。而进军东北的部队
,
主要就是以115师为基础发展
起
来的,
可以理解为
红一方面军的
“
山头
”
。
但林彪
在东北的用人之道,
不搞山头,
只看能力
。
1946年下半年,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大整编,成立了5
个主力纵队。
5个纵队司令员分别是:1纵万毅、2纵刘震、3纵程世才、4纵
吴克华
、6纵陈光
,其
中
刘震和
程世才出自
红
四方面军
,
万毅
是
抗战时期从东北军投奔八路军
的
。
也就是说,
5个
纵队
司令员,只有
吴克华
和陈光出自红一方面军。由此可见,林彪在用人上的“五湖四海”
。
林彪
还
在
四野形成
一种机制:
让
“
平稳
型
干部
”
转到后方
或地方,
有个性、
有
能力的
干部
走上
战争
前台
,如
韩先楚,钟伟,丁盛,黄永胜等
。
二是不
揽
功
诿过
。
在东北期间,林彪
指挥打了很多胜仗。
但他从
不与部下争功,
更不会把别人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打了胜仗,
功劳都记在一线指挥员和部队身上,
给
总部
的电报都是
下属
纵队或兵团“指挥有力”
“部队作战勇敢”等内容。相反,
打了败仗
却
主动承担责任
,从来不把责任推给下面
。
1947年6月
中旬
,
东北民主联军夏季攻势
进展顺利
,兵锋直指四平
城下
。林彪决定进一步扩大战果,乘势拿下四平
。
他本人
统筹攻城和阻援全局,指
令
1纵司令员李天佑统一指挥1纵、6纵17师和西满纵队攻打
四平
。
经过
半个月的艰苦攻坚,在付出巨大伤亡后,
四平
仍未攻下,被撤离战斗,打了一个败仗。
此战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轻敌,
对敌情未做详细侦察
、
未做充分准备
,
就仓促发起进攻。
应当说,
李天佑应对作战失利负主要责任,战后李天佑压力很大。
为此,林彪在7月13日专门
给李天佑
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要求
他
认真研究作战失利的经验教训,一方面鼓励和安慰
他
:“你是有长处的,有前途的
。”
林
主动检讨并
担责,称“主要是我情况掌握不够,太急于求成
”
。
在这样的领导下工作,能
不服气?
反观
有的干部
,成绩都
算成
自己的,
出了
问题都是下面的
,又怎么让人服气?
三是不近
人
情。
在东北期间,
林彪
威望很高
,
一些纵队司令、师长政委开会
时常去
看
他
。
当然,这些大多是与林彪相处时间比较长的红1军团或115师老部下。
对这些
将领
来访,林彪倒
一
些炒黄豆,问问情况,交待一
下
,话少得像
电报。没话了,来访者起身走人,林彪也不送
,
给人的感觉似乎
不近人情。
其实
这既是林彪的性
情使然
,也是他的
一种
处事原则。人都
是
有七情六欲的,人与人之间都有远近亲疏之分。实际上,要处理好大大小小山头之间的平衡,这种性格和处事原则
是
非常必要
的
。
只有这种“不近人情”,
才会不搞山头和小圈子,
才
会
做到
对各个“山头”的人一视同仁,进而才
会
让所有人信服。
也因为这种性格和处事原则,林彪的威望很高,“朋友圈”却很小。
崇高威望
和上述
三策,使林彪
能够
轻松驾驭那些
“
浑身是刺
”
的将领。
实际上,林彪的
将将之道并不复杂,但一般人恐怕很难学到。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