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别再说上海是从小渔村起来的了!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已有468年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惜晖    时间: 2021-11-20 18:33:27     标题: 别再说上海是从小渔村起来的了!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已有468年历史

别再说上海是从小渔村起来的了!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已有468年历史                                                         2021-11-20 08:10                    
相对于众多古都被称为XX城,上海却被称为上海滩。
滩,即滩涂, 面朝海洋,更多的是包容与无界。正如城市的口号——海纳百川。

别再说上海是“渔村”了!
网上不乏一种说法: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确实,许多人关注上海,是从近代开埠后;而开埠之前的上海史,大家了解得不多。甚至“上海开埠前就是个小渔村”的说法,笃信者颇多。于是,在许多人眼里,上海是历史文化的“沙漠”;比起现在的发展,过去如同一张白纸,不值一提。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
以“上海”名义出现的县城,已经有72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就设置了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宋代的上海镇是“华亭县东北巨镇”,元代升级为华亭府,明代上海县城修筑城墙,奠定了上海县城的轮廓。到了清雍正时期解除海禁,上海港口贸易飞速发展,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到了嘉庆年间,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哪座渔村有城墙?
古代就有城墙,城墙里有城隍庙,清朝时还设置了上海道台衙门;如此种种,怎么可能是小渔村呢?想要追忆上海县城的过去,虽然历史留存已经不多,庆幸的是上海市区中华路附近仍然留着一段过去上海县城的古城墙,作为“渔村说”的有力终结者。

目前,上海市区仅存的两段古城墙,直线距离仅300多米。一处位于人民路露香园路口,藏在街心绿地里,知道的人不多;另一处则是位于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大境阁老城墙,是开放景区,知道的人相应多一些。过去在城墙内,私家园林遍布,寺庙道观穿插其间;楼台亭阁之胜,尽显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富庶繁华。

“沪城八景”之“江皋霁雪”
明嘉靖年间,上海遭到倭寇侵袭,于是在1553年时,筑起了高达8米、长达4500米的环形城墙;至今已有468年历史。城墙上建箭台20座,战时供瞭望作战之用,大境便是其中的1座。此后的明万历年间,在箭台上修筑了大境阁;清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均有增修或维护。

在没有高楼的古代,冬日雪后登上大境阁,远眺吴淞江南岸,银装素裹,蔚为壮观,遂成为当时“沪城八景”中的“江皋霁雪”。历代的文人墨客,登上大境阁,也因为诗兴大发,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江总督陈銮题字“大千胜境”;光绪年间重修了大境道观,并将原来的“大千胜境”坊名易名为“大境”。如今,这座石坊依然屹立在大境路靠近人民路的路口上,也是老城厢最古老的石坊之一。

唯一“幸存”的城墙
直到近代开埠后,城墙渐渐失去作用,还时常造成拥堵、阻碍县域经济发展;1912年,上海城墙被拆。由于当时拆除城墙的指挥部就在大境阁,因此大境阁以及周边的这一段近50米长的古城墙,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得到了后人的保护。

游客可以登上城墙,近距离感受江南古典建筑的秀美精巧;而旗杆基柱上刻着的“同治七年” 字迹,仿佛依旧能让人看到上海人民抗倭时的金戈铁马。大境阁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造型别致的抱厦式三层楼阁;歇山式屋顶,嫰戗发戗。屋顶上有精美的泥塑雕像,屋脊中央还有福禄寿三位神仙,要留意这个细节,站在城墙下仰望便可。

大境阁殿内供奉着关羽大帝,所以大境阁也叫“大境关帝殿”。殿内除了主祀关羽以外,其两侧还附设财神殿和月老殿在通往大殿会穿过一条走廊,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些城砖上刻有“咸丰五年”、“同治五年”的字样,记录着曾经的修缮节点。

目前,这里还有上海道教协会、海上书画院等单位办公,二楼陈列了《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

大境阁已经历400多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上海老城厢的历代变迁;而上海老城厢的历史,也留在了曾经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守护过的古老城墙缝隙里。在参观过程中,如同时空转换,恍惚间看到城墙这个历史的“见证人”,带着沧桑的岁月和坚强的意志,将过去和今天紧紧连接起来。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