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12:23:54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原作者|王振复
摘编|肖舒妍
从建筑物个体看,中国建筑的最大形态特征,不能不首推大屋顶。《诗经》所谓“如跂斯翼”,“如翚斯飞”,形容大屋顶的轻逸俏丽、“飞”意“流”韵,不由得令人怦然心动。中国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制,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以及盔顶、盝顶、单坡、囤顶、平顶、圆顶、拱顶、穹隆顶、风火山墙式顶与扇面顶等多种,其中具有反宇飞檐特征的大屋顶,是中国建筑屋顶文化的典型代表。01
成因的讨论
凡宫室,一般都有屋顶。建筑之始,无论巢居、穴居,为挡风、避雨与防晒,其上部总需有一个类似于后代屋顶那样的东西。巢居的上部略加整理或加工的树冠,穴居的上部土层,都可以看作屋顶的雏形。当人类从巢居与穴居中走出,来到平地建造房舍时,无论其庐舍怎样原始、朴素而简陋,在其上部,以茅草、树枝之类编扎顶盖,一般都是不可或缺的。《易经》云:“上栋下宇,以避风雨。”屋栋在上,而立柱撑持人字形两檐下垂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基本要素。这里所谓宇,即指屋顶。02
文脉轨迹
大屋顶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时期的宫殿建筑,平面布置以廊庑院落,而立面之屋顶,可能已是《周礼 · 考工记》所说的“四阿重屋”,即庑殿重檐式,是一种成熟的大屋顶形制。由此不难推想,大屋顶的诞生,必远在商代早期之前。而反宇飞檐的出现,看来也在遥远的中华古代,否则,《诗经》怎会有如此精彩、优美的文学描写:“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建筑高敞,宇“飞”如翼,令居者身心大快。03
美妙的“旋律”
中国建筑的大屋顶形制多种多样,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等级的伦理品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如下数种,它们弹奏出不同的旋律,都相当美妙。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