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端明自言学刘梦得,而究亦不能过梦得。所谓棋输先著也。刘梦得,是唐朝诗人刘禹锡,那么苏端明是谁呢?这个人其实大家都很熟悉,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只是这个称呼用得不是特别多。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车子上的轼,没有什么用处,但是缺了它就不完整。苏轼的父亲,对其要求似乎不高。有点像铁饭碗,虽然没有什么大用,但是不至于没有饭吃。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与这段话有些契合,以苏洵的学问,肯定不是偶然。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南宋时,陆游《醉中歌》写道:
文章日益近衰陋,风节久已嗟陵夷。
元祐大苏逝不返,庆历小范今谁知。
闭门学古人共笑,低头就俗我却疑。
脱衣幸可买渔艇,烂醉浩歌随所之。元祐大苏,指苏轼。庆历小范,指范仲淹。
“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苏轼在序言中写道:
余在颍州(今天安徽阜阳),梦至一官府,人物与俗间无异,而山川清远,有足乐者。顾视堂上,榜曰:“仇池”。苏轼著有《仇池笔记》一书,因此后人也将苏轼称为“仇池”。 不过《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这本书"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
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
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苏轼宦海沉浮中历经大江南北,在很多地方作过官。诗人在某地做官时,也可以叫做苏某地,例如苏密州、苏儋州、苏杭州、苏颍州、苏徐州、苏惠州等。因此我们会看到当时的诗人写给苏轼的诗中,会有类似的称呼。
济水由来彻海清,两州偕得水南名。
遗人颇记睢阳曲,说士犹谈历下兵。
碧落羽翰俱失路,白头章绶偶专城。
东秦表海知君重,左辅陪京莫我轻。
宾客此邦多长者,诗书前古聚诸生。
不知高密何如彼,试仗西风问子卿。苏轼故乡是眉山,因此也被称呼为苏眉山、苏眉州、峨眉先生等。著名词人贺铸有诗《登黄楼有怀苏眉山》云:
登黄楼,望黄州,黄州望不见,楼下水东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伤心泽畔客,憔悴楚兰秋。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后略苏轼是白居易的粉丝,于是也把这块地叫做东坡,并且给自己取了个号:东坡居士。这个名号,又被人称为:
大坡、坡仙、坡公、老坡、东坡翁、坡翁、东坡道人、东坡老人、东坡病叟、坡老、苏轼的小儿子苏过最有文采,被人称小坡,苏东坡当然就是大坡了。《宋史·苏轼传》记载:
其《思子台赋》、《飓风赋》早行于世。时称为“小坡”,盖以轼为“大坡”也。其叔辙每称过孝,以训宗族。且言:“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儿能文也。《宋史·苏轼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