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21年!野猪或不再是三有野生动物,但未必是好事情,为什么? 2021-12-12 10:00
好消息!“三有”动物名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野猪拟被删除,这意味着“野猪或不再是三有野生动物”。当然,这还是属于调整征求意见的时刻,具体还需要确定才知道。 但是,有这个趋势,意味着删除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是野猪在2000年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后,首次删除情况,相当于保护了21年。 的确,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出现了“野猪泛滥”的情况,例如:四川、江苏、安徽等多地下发“野猪通缉令”进行科学捕杀。 但是,人类的捕杀真的是太难了,需要消耗高额的费用、人力等等来进行捕杀。例如:四川通江捕野猪1头给2000元,但3天仅捕8头,所以,取得的效果不明显。这不“野猪或不再是三有野生动物”,消息一出就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野猪 野猪对大家来说不陌生了,该生物是一种分布性十分广泛的物种,并且也是亚种十分庞大的物种,达到了20个亚种。所以,在不同地区的野猪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野猪的体重在200千克左右不等,体长能达到2米左右。大多数野猪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顶层由较硬的刚毛组成。 野猪的适应能力很强,温带、热带、沙漠、草原等区域都有。不过在密集的林地区域可能更加容易看到,它们属于杂食性物种,植物物质占食物约90%,野兔、老鼠、蜥蜴、蠕虫等物种可能也会成为它们的食物。所以野猪能够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很大,存活率是相当高的,因为食物太多了。而且,野猪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强,跟我们养殖的“家猪”有得一拼了。 野猪在繁殖的旺盛期,雌兽一年能生两胎,一般4-5月间生一胎,秋季又有另一胎出生。并且每次产出的小仔,可以高达12头。所以,一个区域只要两三头野猪,就可以在一年内达到数十头。 这就是为何不少人在呼吁将野猪“除名”,不应该保护的原因之一,很容易引发区域性野猪泛滥。事实也证明了,野猪泛滥在不少地区的确也出现了。 而这次《三有名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没有野猪的存在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人与野猪的冲突可能在最后确定之下,迎来野猪数量的一个重大转变。不是保护动物,那意味着未来,我们就可能拥有随便进行处理的方式了。 “人猪矛盾激化”影响不小 在野猪泛滥的时候,“人猪矛盾激化”影响不小,并且还有不少人因为野猪而被判刑,在每次判刑的时候,大家都在呼吁,应该加大对野猪的处理才行,应该支持这种行为。但是,没办法,只要属于我国《三有名录》的野生动物,那就是保护中,不受任何的影响。 例如:2012年4月中旬,河南省地处豫东平原东部的永城市城厢乡的几个村庄,被一头不知从何处窜来的野猪闹得鸡犬不宁,这头野猪见人就咬,接连袭击6人。2021年5月,石家庄3人被野猪袭击,1人头皮被抓开。 2021年四川绵阳市北川县村民,下套抓野猪回家圈养被查,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乌土岭山上,庄某某发现一头约90斤的野猪落网。兴奋地赶紧把野猪捆绑结实,放在电动车上载回了家,想着把野猪圈养起来,待养肥之后再享受一顿美味大餐,结果也被判刑等等。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说明了,我们之前是不能对野猪有任何的想法,“人猪矛盾激化”影响的确不小,无论是野猪攻击人,还是人主动捕杀野猪等等,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所以,大家看到了野猪被删除《三有名录》的希望来了,呼声也是更加地高了,当然,这只是一些部分的历史,还有野猪直接破坏农作物,农民一年收成都没有了等等,都希望将野猪全部清理掉,这就是大家大概的情况。 不过,对于野猪来说,其实全面地“清除”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同时,一旦列出《三有名录》保护名录,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管制,可能出现大规模捕野猪,食野猪的情况。所以,这其实还是一个难题,这个可能还是需要人自己“自觉”才行。 不保护,未必是好事情,为什么? 当然,看到上面的情况,野猪的确是我们“恨之入骨”的物种。但是,野猪也是我们生物链的一部分,如果不受保护,人类就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捕杀情况,到时候,野猪又会变成了大规模减少的物种。虽然野猪的存活率,繁殖率相当高,但是也经不起大规模的折腾。在我国,很多生物还是以“野猪”为食的物种。 老虎、狼、豹子、豺等生物,都具有捕食野猪生存的可能性。所以,一旦野猪不被保护,数量大规模减少的情况之下,未必是好事情。本身老虎、狼、豹子、豺等生物比较稀缺,如果再少了食物,那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会更小,那么反向又有可能导致这些生物种群的减少。 所以,最担心的就是怕“引发”连锁效应。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分析,其实不保护野猪,也未必是好事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开一段时间,允许大家随意地捕猎,然后再保护,维持种群的增长,相当于“阶段性”保护。 所以,虽然野猪对很多人来说“可恨”,但是作为生物链之中的一部分,也并不是完全“可恨”的物种,少了它还真的可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