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 14:40:18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就从香蕉说起吧,从什么说起都一样。
撰文 | 三书
01
人在舟中便是仙?
/ /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最初是民间的渔歌,后乃成为教坊名曲,其流行大概在于听之使人闲适。江湖渔隐之乐,文人士子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渔歌子”作为词牌名,即得于张志和此词,“子”即“曲子”。02
苏、黄二人为词抬杠
/ /
《浣溪沙·渔父》
(宋)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
大文豪苏轼很喜欢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据说他被贬官路过黄石时,看到西塞山想起此词,当时《渔歌子》曲已亡,他便以《浣溪沙》调填了一首。西塞山到底是在浙江湖州还是湖北鄂州,暂且置之勿论,且看苏词填得怎样。03
欸乃一声山水绿
/ /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一腔悲愤,寄情于异乡山水。《渔翁》一诗,即作于此时,首句所称“西岩”,即《永州八记》中的西山。据《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中所述,宗元始至永州,恒惴栗,得空便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发现西山之后,“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由此可大致想见西山的高旷与野趣。04
从微小的事物中汲取快乐
唐代诗人作《渔歌子》颇多,大都是在词中寄寓隐逸情怀,歌唱渔翁的超脱和快乐生活。在古代,做一个渔人应该不难,然而真正选择过那种生活的诗人少之又少。词中所写,不过说说而已。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