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 07:49:32
来源:风声
“虚爆”的幻觉:
国产剧为什么不值得看了?
这些年的国产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视频网站的崛起,以及民众消费能力和娱乐意识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也恰恰是在这一看似喧哗的局面下,出现了感叹和批评当下国产剧质量江河日下的声音。这些意见,并非空穴来风。《风起洛阳》剧照
随着“清朗”活动以及对耽改剧的限制,这一剧种在近期迅速进入寒冬期;留下的空档虽被其他类型剧占据,却几乎再难引起相似的热议。即使是近期颇受好评的《爱很美味》与《风起洛阳》,引发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山海情》
“载道”与野心:
早期国产剧为什么会成“经典”?
中国当代国产剧的兴盛,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伴随着人们思想的活跃以及对于新未来的想象和期盼,使得电视剧成为他们总结过去、展现当下和想象未来的最佳工具。《大明王朝1566》
欲望与消费:
互联网如何影响了国产剧的质量?
或许,也正是这部由张黎导演、刘和平编剧以及一众戏骨所创造的《大明王朝》的辉煌,导致其后所有的国产剧都必然要为其投下的阴影所笼罩。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各类视频网站走向兴盛 (乐视诞生于2004年,土豆视频诞生于2005年,优酷诞生于2006年、2010年爱奇艺上线、2011年腾讯视频上线) ,传统在各大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也开始同时出现在各类视频网站中。《雍正王朝》剧照
在这其中,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新特征:首先是此类宫廷剧的出现暗示着受众群体的变化,趋于年轻以及女性观众明显崛起;再者是电视剧开始与诸多网络小说,尤其是引起关注的类型作品进行合作 (其实这一特征自始至终都存在于电视剧制作中,如《雍正王朝》以及其后的《康熙王朝》等都改编自当时大火的作家二月河的同名小说) ,而后者成为了各类“流量剧”和爆款剧的重要来源;最后,便是传统占据国产剧主流的“正剧”被各种类型剧取代(在此之前,类型剧已经出现,如2005年引起风靡的《仙剑奇侠传》以及自世纪初就已经风靡的琼瑶剧),最先引起注意的便是宫斗剧 (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受到此类型港剧的影响,如2006年在大陆播出的《金枝欲孽》) 。《甄嬛传》
在人们其后对宫斗剧的批评中,除了对其所体现的性别观念或权力意识的保守不满之外,也隐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性别偏见,即因为宫斗剧常被看作为女性观众的意淫产物,而往往被当做一种消遣的、难登大雅之堂且不会有什么严肃和深刻思想的消费品。《长安十二时辰》
这些模仿套路的国产剧,所追求的主要是流量和利润,因此在剧的内容和质量上往往十分随意,再加上套路被反复研究、重组和再现,导致观众们不厌其烦,最后必然引起反弹效果。于是,新的、能够破解传统套路或是另有新意的作品成为新的需求。如《琅琊榜》、《隐秘的角落》和《长安十二时辰》这类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便为满是套路的国产剧中增添一些活水。《琅琊榜》
套路与保守:
国产剧成了“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
如果说早期的国产剧为自身赋予了“载道”的崇高目的,那么21世纪第二个十年消费和娱乐时代的国产剧则早已经解构或遗忘了这些崇高目的,转向了一种更加日常的、模式化且短暂的消费品。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