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们。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毛泽东传》,第三册,第一千零七十一页然而要帮朝鲜,就意味着中国极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按照当时世界战后格局,走这一步极为冒险。一旦到了这一步,中国军队不得不用数量优势换取质量劣势。
毛主席过着十分紧张的生活,他半个多月没有下床,就在床上工作、吃饭,睡眠极少。他每天批阅大量材料,有来自前方的战报,有来自各方面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毛主席必须根据各个方面的情况加以分析,迅速作出决断。——引文出处同上,第一千零八十九页当时,蒋介石在后方蠢蠢欲动。在费尔德与汉斯携麦克阿瑟之命令抵达之后,蒋介石令赖名汤与刘廉前往迎接,随后,四人一行来到阳明山面见蒋介石。费尔德与汉斯向蒋介石详细汇报了朝鲜战争进展,蒋介石亲口告诉费尔德:
得知战争爆发,我首先考虑用何种方法援助韩军,其次令五十二军进行赴朝作战的战时备战。随后,蒋介石向麦克阿瑟复电,承诺将先派出一支三万三千人的部队,随后再陆续派出部队支援作战。同时,他下令其余部队加紧备战,着重演练渡海作战,随时准备反攻。
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的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美军至少四五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引文出处同上,第一千零九十五页毛泽东做出了精准的判断。蒋介石和他的六十万国军虽然始终是个威胁,然而他们过于仰仗美国。因此,只要在战场上进一步打击美国,西方势力内部势必出现动摇,动摇就会产生分歧和矛盾,届时,作为美国提线木偶的蒋介石,也必然服从美国的指示,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这支小小的军队(指美军部队),在目前的情况下,事实上是在不宣而战的战争中面对着一个巨大的国家(指中国)。——《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四百六十页。毛泽东深知,如果美国清醒过来,开始重视志愿军部队,再想对美军进行如此致命的打击就极为困难了(我军硬实力不足,以及朝鲜半岛狭窄,无法充分发挥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进行的大范围调动、迂回和敌后作战等打法)。这种局面之下,如果换作一般的军事家,极有可能为了求稳而保住战果,变主动进攻为防守,以观其变。然而,毛泽东不是一般的军事家,而是军事天才,他权衡了各种可能性之后,出人意料地放弃战略防御的战争手段,而是选择即刻出击、战略进攻,一举越过三八线,从而进一步打击美军,同时顺带达到遏制蒋介石的目的。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