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6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为共和国贡献一生心血的陈毅元帅于北京病逝,享年71岁。陈毅元帅离世的消息引发了国内外的震惊,而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向很少出席追悼会的毛主席,竟然忽然抵达陈毅元帅的追悼会现场,并向陈毅的骨灰盒三鞠躬。为什么毛主席会亲自出席陈毅的追悼会?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伟人的突然出席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毛主席评价陈毅:是个好人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先是见到了陈毅的妻子张茜,主席的到场让她既悲又喜,不禁向主席问道:“主席,您怎么来了?”
只见伟人紧紧握住了张茜的双手,向挂着泪痕的她说道:“陈毅同志是个好人啊。”听到主席的这一番话,失去爱人的张茜不由得再一次失声痛哭,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伟人的这一席话有着很重的分量,却也是对陈毅同志一生最为公正的评价。
1919年,踌躇满志的陈毅与其他无数中国的仁人志士一道远赴法国,勤工俭学,成为了最早一批接触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1921年回国后,陈毅便加入了我党,正式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从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陈毅无时无刻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即便是在建国后,陈毅于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他也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而是先后担任外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在新中国的军事、外交等领域发光发热。在从事外交工作期间,陈毅因擅于围棋,而对当时的日本开展了著名的“围棋外交”,打开了新中国以来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交流窗口,立下了在外交领域里令人瞩目的功勋。
然而可惜的是,因为陈毅常年的积劳,让他的身体逐渐在晚年时期每况愈下。1970年,陈毅忽然感觉自己经常腹痛难忍,当时已有69岁高龄的他,仍然在工厂内进行工作。因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他的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医治,因此一遇到腹痛只能忍着,万不得已时才会向工厂讨要几片止疼药,但是药不对症,对当时陈毅的身体又有什么帮助呢?几番折腾下来,陈毅的病情不减反增。陈毅的妻子张茜不忍心见丈夫继续忍受这种痛苦,于是偷偷给周总理写信,表示希望能够带丈夫到北京的医院进行医治。
(晚年的陈毅)
周总理在得到陈毅之妻张茜的来信后,对陈毅的身体表示十分关切,当即便批准张茜带陈毅到北京的解放军301总院看病。但是,在1970年陈毅到达解放军301总院时,301总院却以“医院床位不足”耽搁了一阵日子。等到陈毅住院时,最后的检查结果却是“陈毅的身体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陈毅的腹痛毛病却依然时常发作。
等到陈毅再一次腹痛难忍时,301总院便以“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案来对陈毅实施手术。可当医护人员们打开陈毅的腹腔后,却全都大惊失色:陈毅所患的疾病根本不是阑尾炎,而是结肠癌!而且主刀的医生还发现,陈毅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至了肝脏部分——这是导致陈毅时常腹痛的真正原因。可是,结肠癌手术的实施方案和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案相比起来几乎是大相径庭,因此医疗团队不得不花时间重新制定手术计划,这让陈毅这个70岁的老人,在手术台上足足承受了5个小时的痛苦。
(晚年时的陈毅)
经过一场手术之后,虽然陈毅身上的肿瘤被切除掉,但这并没有能挽救陈毅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1972年,躺在病床上的陈毅一度陷入昏迷状态,弥留之际,他把老妻张茜和四个孩子都叫到床榻前,说出了自己最后的遗言:“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1972年1月6日,深夜11点55分,新中国一代伟大的元帅,永远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心爱的祖国和人民。
晚年毛主席,为何仅参加陈毅元帅追悼会在陈毅病逝4天之后,陈毅的追悼会便在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举行。当时,周恩来、粟裕等陈毅的革命老战友,都前来送别这位和自己相伴戎马一生的同志,这让张茜等陈毅的家属对此深受感动,但是当时张茜确实没有料到:在陈毅的追悼会上,还会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前来。
而这个人,就是当时已年近八旬的毛主席。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毛主席不会前来出席陈毅的追悼会呢?原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自己只出席过两名共和国领导干部的追悼会:一名是1950年因病去世的党第一代重要领导人任弼时,另一名则是1963年因病去世的元帅罗荣桓。这并非是毛主席并不重视和战友们的情感,而是晚年的毛主席往往对战友们的离去过于感伤。在1963年罗荣桓元帅病逝后,据毛主席身边的医护人员吴旭君回忆:那一晚的毛主席彻夜未眠。而且,毛主席还在当时十分伤感地写下了“君今不幸人离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的千古绝句,足见毛主席当时的悲痛之情。因此,出于对毛主席身体状况的考虑,晚年时的他便很少再去参加领导人的追悼会,但也会委托他人,对病逝领导人的家属进行慰问。
因此,在陈毅最初举行追悼会时,人们都以为毛主席不会前去参加。1月10日中午,毛主席吃过午饭后,正躺在床上读书看报,但是据工作人员回忆:那一日的毛主席格外心神不宁。忽然,毛主席向工作人员询问:“现在几点了。”而工作人员回答毛主席:“现在是一点半。”这时,毛主席从床上坐起:“调车来,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晚年毛主席与陈毅)
就这样,毛主席便出现在了陈毅的追悼会上,这让当时追悼会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到意外——毕竟,当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确实不容乐观,很多人都担心他会因为参加追悼会而过于感伤,进而影响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毛主席的亲身前往,也让人们见证了二人之间的战友情谊,以及毛主席送别和自己征战一生战友最后一面的决心。
在向陈毅的家人做完慰问后,毛主席后来在场的行为更是让人感动:当时双脚浮肿,走路都步履蹒跚的毛主席,在陈毅的遗像面前竟然深鞠三躬。在鞠躬的过程中,毛主席在无意间暴露了:自己出门时穿的大衣里面,还是躺在病床上所穿的睡衣。
(晚年毛主席)
在鞠躬哀悼完毕后,毛主席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会场,并对张茜等陈毅家属进行慰问,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平复自己悲痛的心情。最后,毛主席坐上了车,缓缓离去——留下了眼眶满含泪水,既悲痛又感动的人们。当时参与追悼会的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场亲身参与的追悼会。在参与这次追悼会后,毛主席便患上了严重的心肺疾病和严重的身体缺氧,自此病痛便再也没有离开这位老人,直到他去世。
除毛主席外,其他人在追悼会上如何缅怀陈毅陈毅的追悼会,除了让毛主席费尽了心神外,周恩来总理也为这场追悼会的顺利进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1972年在陈毅病逝之际,按照领导人追悼会惯例,应该为病逝的领导人在悼词中书写其一生的历史功过,而周恩来总理则负责主持这一事宜。按照常理来说,陈毅一生为祖国所做的贡献,就算是千言万语都难以说完,可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周恩来总理的追悼词先是被压缩至600字,后来又要求被压缩至500字以内。在周总理绞尽脑汁,修改完对陈毅功过一生评价的追悼词后,便将追悼词的内容交给毛主席来查阅,只听毛主席说:“对陈毅同志的功过评价,就不要放在追悼会上了吧。”后来,悼词中关于陈毅批评的措辞最终得以删减。
(毛主席出席陈毅追悼会)
在进行默哀仪式结束后,周恩来便到台前开始读起对陈毅的悼词:“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陈毅同志……”虽然悼词仅有短短不足五百字,但是周恩来心中的万语千言却全然都表现在了他满是悲痛的脸上。在宣读这份悼词的过程中,周恩来总理两度哽咽,后几经平复,才将悼词念完:“陈毅同志,您安息吧。”
同样心怀悲痛的,还有粟裕、刘伯承等前来参加追悼的同志。粟裕和陈毅一起在华野工作多年,在军中有着“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美谈,自苏中战役之后,战争指挥工作便交由粟裕定夺,而陈毅则主持军中的大政方针,这足见两人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在陈毅的追悼会上,粟裕也多次泪流满面。而参加追悼会的毛主席,看到粟裕也在前来吊唁之列后,便也紧紧握住粟裕的手,说:“井冈山时期的同志,到现在可不多了。”这让晚年的粟裕更是回忆起了当初和陈毅并肩作战的时光,不由得失声痛哭。
(晚年粟裕和毛主席)
而刘伯承则是最早接到陈毅病逝消息的一批人,当时的刘伯承元帅也是年事已高,在医院内进行疗养。晚年时的他,眼疾愈发严重,家人多次告诉他要学会平复情绪,不要因为过于难过而伤了眼睛。但是,在听闻陈毅病逝的消息后,刘伯承第一时间抵达了医院去见陈毅的遗体。在医院里,刘伯承在他人的搀扶下,朝着陈毅遗体的方向深深鞠下了10个躬,并且一度放声大哭,后来还是在众人的搀扶下才最终离场。在见过陈毅的遗体后,刘伯承的眼疾也迅速恶化,不久便双目失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代革命家们的晚年,因为战友的离去而感到悲伤,但悲伤的原因不止是在于和亲朋故友就此阴阳两隔,更是因为他们缅怀那段再也回不去的革命岁月。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