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4日 18:44:16
来源:风物菌
一家扣肉,全村香
肉,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题。扣肉在制造中,大多有炸这一道程序。
摄影/一心向往,图/图虫·创意
“炸”,油锅一开,肉噼里啪啦响,炸出好看的虎皮纹;“码”,一个圆形土碗中,肉堆放地紧实,像小山一样隆起;“扣”,杀伐果断,酣畅淋漓,极其挑逗感官的动作。成型的肉山颤颤巍巍地被反扣在盘中,一种亮相的霸气。扣肉泛着诱人的光泽,惹人垂涎。
摄影/ 狂影,图/图虫·创意
中国南北方都吃扣肉,而且种类五花八门。中国扣肉地图。天南海北都吃扣肉。
制图/孙璐
这一碗油亮亮的肉肉,谁不爱呢?
摄影/昙华碎梦,图/图虫·创意
广东人的扣肉和梅菜很配
做人要讲道理、做菜要做良心,基本可以概括广东扣肉的风格。一块好的五花肉,要下油锅后才能成扣肉。
摄影/开心可乐,图/图虫·创意
扣肉届最出圈的梅菜扣肉,就带着浓浓的“粤式风格”。选猪肉要提前跟“猪肉佬”打招呼,留一块五花肉“好重要”。要想梅菜扣肉好吃,梅菜也得精挑细选。
图/图虫·创意
蒸菜呢,时间要足,火候也要足,下足了功夫去蒸的扣肉才能“上得了筷子”。大塘扣肉 ,芋头也入了肉味。
摄影/419112728,图/汇图网
中山沙溪扣肉,在调味时会使用一种叫“沙溪蒌叶”当作土香料,香味独特;湛江的石角扣肉被称为“石角第一扣”,农民用薯苗喂养一年的本地猪来做,肉质紧实;广东韶关曲江的大塘扣肉,做法和芋头扣肉虽然没什么区别,但是在码放时,将芋头藏在肉中,让两种味道彻底融合。广西人的扣肉和芋头很搭
荔浦市盛产芋头,在清代曾经作为首选贡品进贡皇家。体型硕大的荔浦芋头。
图/图虫·创意
在传说中,清嘉庆年间,一位厨师创意性地把荔浦芋和猪肉搭配在一起,因为荔浦芋与肉的相遇,这道荔浦芋扣肉,也就成为了称霸桂北婚宴的一道名菜。广西名菜芋头扣肉,浓郁、软糯。
摄影/农夫山泉有点甜,图/图虫·创意
擅长吃粉的广西人,把对米粉中的“酸味”基因也延续到了扣肉上。广西玉林博白扣肉制作中,油炸后肉皮漂亮极了。
摄影/江海荣
玉林酸甜口的扣肉,调汁是重点。酸梅和柠檬,是隐形的两大功臣:柠檬要用广西的土柠檬,和咸味酸梅搭配,再加入甘草粉、腐乳、冰花酸梅酱等。广西玉林博白扣肉。
摄影/江海荣
浙江人的扣肉是梅干菜味的
“梅干菜”真是一种神奇的食材。梅干菜的外观,按浙江人的话说就是“乌漆麻黑”。
摄影/学文映像
对于梅干菜的应用,绍兴人发挥稳定:梅干菜包子、梅干菜馅饼,当然还有最经典的梅干菜扣肉(浙江人常叫干菜肉)。浙江人往往不会叫“梅干菜扣肉”,往往直接简略为“干菜肉”,
肉块与红烧肉的大小差不多。
图/图虫·创意
凭借这种奇妙的口味,梅干菜扣肉风靡江南。汪曾祺在《人间至味》中也说:“绍兴人三天两头就要吃一次,鲁迅一辈子大概都离不开霉干菜。”《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在绍兴会馆请胡适吃饭庆祝,点的第一道菜就是梅干菜扣肉。干菜肉与白米饭的“黑白配”。
摄影/学文映像
四川扣肉可甜可咸
作为“中国吃猪第一省”四川,扣肉更是五花八门,而甜烧白与咸烧白构成了一对扣肉姐妹花。咸烧白,能吃下去两碗大米饭。
图/视觉中国
甜烧白的精髓在于糖的应用。黄糖、老冰糖、白糖一起熬制的糖浆,会呈现天然的红色。在做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糖浆的状态,不然容易“糊(fu)掉”。码肉的时候,豆沙夹入肉片,铺上一层裹了糖浆的滚圆糯米,蒸出来的烧白闪烁着梦幻般的金色,飘散着黄糖糯米香。甜烧白,麻辣四川的“小甜心”。
图/视觉中国
烧白,是川渝乡下筵席的经典硬菜。清代川渝地区涌入大规模移民,这些“新川人”开垦荒地,集体劳作,逐渐养成了在田间地头支起桌凳的“田席”,后来演变为规模更大、菜品更全的“坝坝宴”。坝坝宴上的热闹场面。
图/视觉中国
四川还出了不少有名的风味腌菜,宜宾的芽菜、南充的冬菜,也被四川人常用来做扣肉。形如其名,宝塔肉像一座塔,不知道从何下口。
摄影/caroline菊子,图/图虫·创意
梅菜扣肉在北方各地也很常见,宴席大菜之一。
摄影/牛滚凼1,图/图虫·创意
承德万字扣肉来自“宫”里
承德的排面,都在“千连福万字扣肉”上了。一块块的万字扣肉,很方便吃。
图/网络
“万”字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也被承德菜匠心独运地挪用在了肉上。扣肉选取的是方肉,然后要用“万字刀法”,将方肉片成一条相连不断的长条。万字扣肉很考验刀工。
图/网络
从宫廷菜到现在的做寿宴,万字扣肉依然是承德餐桌上的大菜,蕴藏着美好的期盼和祝愿。糟肉配馍,就是一个字,香!
图/视觉中国
腐乳扣肉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常见,比如兰州糟肉。相传兰州人吃糟肉起源于明朝,从江苏迁来的移民出于对酒酿的偏爱,创造性使用兰州酒酿蒸肉,后来演变为五猪肉与腐乳的搭配。烧肉条子,软糯喷香。
摄影/lulu_style,图/汇图网
条子肉蒸碗是陕西的“八大碗”之一。有人不喜肥肉,但条子肉进嘴,肥肉就会化成浓浓肉香味的汁水。蒸肉之前,在碗里抹上甜面酱,倒入肉汤,出锅后配着馒头吃,是地道的陕西吃法。扣肉,无论南方北方,人们都爱它的香软。
摄影/跨界大叔,图/图虫·创意
在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乡村社会,靠地谋生的人们,在辛勤的劳作下得到了猪肉、米、糖这些珍贵的食材,通过各地富有创造性的烹饪技艺,转换成一道香甜的扣肉。在喜悦满满的筵席中,扣肉作为压轴大菜,像一颗生活的定心丸,为人们送上浓郁的味道,扣肉,无论东部西部,人们都爱它的鲜糯。
摄影/杨卷,图/汇图网
过年过节、婚丧嫁娶,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扣肉像一颗小行星一样,动员着人们完成一场神圣的仪式,制造着美味的记忆。在共同分享中,交换、赠送着自家浓厚的祝福,传递着人情味道。大席菜中常有扣肉身影。
摄影/cici757,图/图虫·创意
我们终将会记得:在每一个洋溢着企盼和幸福的节日,是扣肉陪伴了我们。文 | 詹亿梦
文字编辑 | 坚果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孙璐
文章首图 | 图虫·创意
封图 | 图虫·创意
[责任编辑:高飏 PN035]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