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聂荣臻连遭2次精准轰炸,心生疑惑:难道身边有内鬼?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2-2-10 05:13:25
标题:
聂荣臻连遭2次精准轰炸,心生疑惑:难道身边有内鬼?
聂荣臻连遭2次精准轰炸,心生疑惑:难道身边有内鬼?
2022-02-08 10:57
作者:舍予
1
941
年9
月
一大早,延安
,
主席所住的窑洞前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习惯夜间办公而白天休息的主席再次披衣
,来人
是
周
副主席。
主席接过电讯稿,
低头细看起来。
“《朝日新闻》特稿,冈村宁次大将昨日经无线电测向机侦测,发现阜平附近聂荣臻部,当即合围清剿,彻底歼灭其司令部
……
”
主席看罢眉头稍皱,“延安同晋察冀军区的联络已经中断
多日
,看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冈村
,
已经将火烧到了荣
臻那里。”
就在主席宽慰众人之际,机要秘书传来好消息,聂荣臻方面传来了电报
。
原来,冈村
宁次
实施清剿计划伊始,聂荣臻便得到内线消息,一
边
指挥主力作战部队尽快跳到包围圈
线
外,一
边
带领军区机关在
线内兜转,以吸引敌人主力方便外线部队出击。
可到了8月2
5
日,率队到达阜平马驹石一带的聂荣臻部突遭1
2
架敌机轰炸,伤亡惨重。收拾妥当,聂荣臻继续率队突围,
然而
行不多时,再次传来敌机警报。
此次
提前发现敌机的队伍迅速向沟边、
树底隐蔽,可这1
2
架敌机如同长了眼睛,径直向部队隐蔽处俯冲下去,扔下十几枚炸弹后,扬长而去。
间隔不长接连遭到两次轰炸,
聂荣臻深感疑惑。
倘若第一次空袭是因为部队防空准备不足,那第二次部队早已提前隐蔽,敌机为何又能精准定位呢?
深感蹊跷的他马上召集政治部主任舒同、副参谋长唐延杰等人召开临时作战会议,商讨其中缘由。
众人刚就坐,还未待聂荣臻开口,
侦察
员小王便急匆匆跑来汇报
:
南面
敌军4
000
人
已赶至马棚、温塘一带,距此不过1
2
里地。众人刚在作战地图上找到马棚,另一
侦察
员小高又传来消息
:
北面敌军3
000
人已经到了段家庄,距此只剩1
5
里路程。紧接着又收到侦察情报,东西不远处各发现敌军5
000
!
要知道,此刻聂荣臻手中虽有
1
万余人的部队,可多是晋察冀边区
机关
、晋察冀分局、北岳区分区的机关人员以及抗大二分校学员,作战部队近占少数。
面对自四面八方合围而来的敌军,从包围间隙突围已是险事,更不必说就地阻击敌寇。
聂荣臻不
愧有元帅风度,一面稳定军心,一面发动各
干部积极思考问题到底出在何处。
“会不会是机关人员中出了特务?将部队情况汇报给
日军
?”参谋长聂鹤亭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可谁料话语一出
,便遭到
聂荣臻的反对。这一构想忽略了袭击的突然性,倘若是内部特务所为,将情报送至冈村那头,冈村再调集附近兵力合围,期间定会存在时间差,断不会像这两次空袭来的如此迅速。聂荣臻分析有理有据,可
不是特务又会是谁?
与会干部陷入了沉思。
“报告!发现敌机空投的文件!”侦察员的汇报打破
了
寂静的气氛。敌机空投命令此前也曾出现过,可此次却有些不同。文件
要求四周合围的日军撤退。
听
到
内容后
,很多
干部松了口气,可聂荣臻的眉头却一直紧锁。
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前方
侦察
员再次传回情报,刚后撤五里地的日军再次调转枪口,向我驻地包抄过来。
相较于众
人
诧异的表情,聂荣臻脸上尽是沉着与冷静。在
侦察
员先前汇报敌人撤退时
,
他便心生疑虑,一心想着干出一番“成绩”的冈村
宁次,
怎会轻易放过这一机会
?
先前两次轰炸日军早已确定
目标,冈村没有理由在此刻下达撤退令。
思索片刻,聂荣臻将刚走不久的舒同、唐延杰等人叫来,十分肯定
地说:
“问题不是特务,而是我们整日收发报的电台!敌人的测向机可以捕捉到我们同延安方向的联络信号!”
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纷纷赞同聂荣臻的想法。
问题找到
了
,可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敌人合围的局面如何破解呢?仅仅关闭
电台,然后照着包围圈薄弱处突围出去?这显然不是一个优秀指挥员
的
好
主意。
素以智慧见长的聂荣臻
,
决定给
冈
村宁次来个将计就计。
其一,派出一支行动灵活的小分队,携带一部电台
,按照军区的呼号多地呼叫,给日军造成我大部
队
仍在圈中的假象。同时始终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将其“牵”
得
越远越好。
其二,军区与机关大部人马则趁夜色由段家庄的南山脚,擦着敌人的合围空隙快速跳出包围圈,向阜平西北的常家渠一带转移。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局势完全按照聂荣臻先前的设想上演,
日军合围部队仍在四处搜捕那台“军区”电台,而我一万余人马则早已转移至常家渠两座大山之间隐蔽起来。
可此时危机远未结束。却说聂荣臻率部赶至常家渠一带,虽说地形独特,外界很难发现,可毕竟人数众多,稍有闪失便是灭顶之灾,因而聂荣臻时常在山口等地观察敌情。
这
天
下午,同往常一样端着望远镜的聂荣臻突然发现,自东驶来
3
辆日军卡车,紧随其后便是一台装有测向机的汽车。
卡车上的士兵端着刺刀下车来,沿路战战兢兢
地
搜索目标。可奇怪的是,一旦看到树丛中飞出的鸟,日军便立刻调整搜索方向。
观察良久的聂荣臻不由得
笑了
。这群
日军
可谓迂腐至极,照他们所想,只要有鸟待的地方,必定没有
人马埋伏。可抛开迂腐不谈,搜索的
日军
已经越来越接近常家渠,部队随时有暴露的风险。这股
日军
只是搜索,人数不多,可一旦开枪剿灭,势必暴露位置。
就在聂荣臻焦急万分之时,一旁的鸟叫声提醒了他。
既然这群
日军
迂腐至极,碰到鸟儿便认为没有部队,那何不让鸟儿现身“唱出好戏”?
聂荣臻连忙让警卫员去村中养鸟人家中取得几个鸟笼,在
日军
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下来。放鸟好说,可让
日军
撤退可不容易。放
得
早了,
日军
没有察觉,计划失败;放
得
晚了,潜伏的战士便会暴露。为此,执行此任务的战士们皆屏气凝神,只待聂荣臻下达命令。
隐藏在附近树丛的聂荣臻同样紧张万分,双眼一刻不停
地
盯着
日军
动向,
估摸
还有
200多
米距离,果断让战士模仿鸟叫,同时打开鸟笼放出鸟来。
正抬头寻找叫声的
日军
见状,
便转身翻上卡车撤去。
再说隐藏在常家渠的万余人马,隐蔽了七天七夜之后,聂荣臻接到报告,合围日军东奔西
跑早已疲惫不堪,改为白天搜索,夜间休息。认为时机成熟的聂荣臻同大家
商讨后决定,将万余人马分为多路,趁夜色自日军间隙跳出包围圈。9月7日夜,聂荣臻等人终于突破这位于阜平至五台一带的巨大包围圈,
转移至漫山军分区,脱离险境。
而
后,在陈正湘一支队的掩护下,关闭了七天七夜的电台再次开启,向延安方面报告了突围成功的消息,便出现了开头那戏剧性的一幕。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