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画像
人间尚有薄寒侵,和气先薰草树心。
丹白自分齐破蕾,青黄相向欲交阴。
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
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此诗就很有学杜的倾向。这首诗中的颔联,甚至是直接从杜甫《北征》诗里化出的。青门道北云为屋,大垆贮酒千万斛。
烛龙注雨如车轴,不畏不售畏不续。
他写暴雨景象,描写浓厚致密的积雨云,说是一座放着“大垆”(垆是酒坛)的屋子。烛龙本是掌管昼夜的神,《山海经》说其所在处“风雨是谒”,在诗里,王安石坦然地安排烛龙去卖“酒”——自然,这“酒”是那滂沱的大雨。这种夸张的比喻,奇诡的想象,不让韩愈分毫。并且,为了突出这种想象的“绝人”,王安石把此诗说成是“梦中作”。——怪奇之句,竟然连“天成”都难相属,只有梦中魂魄游离之际,为人所得。可见其学韩学到了三昧。[明]仇英《桃花源图》(局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全写退居锺山后所居之环境,语若天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反用唐人王籍“鸟鸣山更幽”之意,但并不令人觉得这里是要同王籍打个擂台。再如他的《南浦》: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写南浦的春景,着力于风、水、日、柳四景物,然而用“鸭绿”隐水,“鹅黄”隐柳,含蓄有趣,也折射其心境的悠然。宋人陈师道在《后山诗话》里说王安石“暮年诗益工,用意益苦”,真是下了功夫阅读王安石诗而得出的妥帖之语。无怪乎苏轼在晚年同王安石见面之后,给王安石写诗说:“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元]钱选《幽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
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