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仓石鼓无言,见证王朝变迁,任尔风云变幻,我自笑看痴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5:14: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陈仓石鼓无言,见证王朝变迁,任尔风云变幻,我自笑看痴颠!                                                         

2022-02-16 06:23                    
                  在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个石鼓馆,石鼓馆里收藏有各个朝代的石鼓,其中一组石鼓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它们就是陈仓石鼓。这10面石鼓是先秦时期的文物,石鼓上的篆文被誉为“篆文的始祖”。10面太仓石鼓自被发现起,经历了数次失踪和再现,它们看过沧海桑田,见证过历史的变迁,最后终于还是团聚在了一起。正所谓:陈仓石鼓无言,见证王朝变迁,任尔风云变幻,我自笑看痴颠!
发现石鼓
陕西宝鸡(古称凤翔府)的陈仓山(今天的鸡峰山)天柱矗立,玉笋排空,云绕峰腰,风光绮丽,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古老山脉,秦穆公曾在此地立祠修庙,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放羊老人赶着羊群进陈仓山放牧。这一天风高云淡,老人将羊赶到一处草场之后就找了一个有石头的地方坐下来休息。那些石头也不知在这里放了多少年,从来都没有人注意过它们,放羊老人打量起了身边的那几块石头。他发现那几块石头造型奇特,上窄下宽,有明显的人为雕凿痕迹,再仔细一看,石头上边竟然密密麻麻地刻着许多字。古人都很迷信,放羊老人冥冥之中感觉那些石头是古老的“灵石”,是上天赐予的神物,于是他慌忙跪到地下,冲着石头叩拜起来。
陈仓山上发现“灵石”的消息就不胫而走,附近的村民纷纷带着香火到山上的“灵石”前叩拜。虽然大家不知道这些石头的来历,但是他们都认为这是陈仓山的“神物”。

凤翔府的一些文人墨客听闻消息后也慕名来到陈仓山。他们是有文化的人,看到那些文字以后,他们知道那是古人刻下的篆书。石头上的篆书字体工整,笔法奇异,竟无人能识。在一睹这些石头风采的同时,他们将石头上的文字拓印下来,拿回家揣摩珍藏。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陈仓山脚下的雍城。在雍城避难期间,唐肃宗听说陈仓山上有一块刻有铭文的“灵石”,他很感兴趣,于是就命令州府的官员将“灵石”从山上搬下来运到了雍城。唐肃宗与大臣们一同观赏完那几块“灵石”后,觉着每块巨石都像一面鼓,于是赐那几块石头名字为“陈仓石鼓”。
石鼓失踪
谁料没过几个月安禄山的叛军就逼近了雍城,唐肃宗急忙率领文武百官逃出雍城。当时只顾着逃命了,谁也顾得上那几面石鼓。待到唐肃宗逃走之后,雍城的官员将陈仓石鼓埋到了城郊的旷野之下,以避战祸。

公元814年,唐宪宗听闻陈仓石鼓的故事之后下奏折,让雍城的官员找到陈仓石鼓并将它们送到京城。然而当雍城的官员到当初埋藏在陈仓石鼓的地方去挖掘的时候,却只挖出了九面石鼓,有一面石鼓不知所踪。
后来,唐宪宗下旨将这九面石鼓放进凤翔的孔庙,供人们瞻仰。再后来,由于朝代更迭,连年战乱,凤翔孔庙被焚毁,凤翔孔庙中珍藏的九面石鼓也被人偷走。自此,陈仓石鼓神秘失踪。
找回石鼓
转眼间到了宋朝。宋仁宗酷爱书画,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了陈仓石鼓的拓片,这一看不打紧,他马上就对石鼓上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找到陈仓石鼓,他下旨:“谁若能找到陈仓石鼓,将许以高官厚禄。”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宋仁宗的圣旨激发了能人志士们寻找陈仓石鼓的动力。很快,陈仓石鼓就被找到了,找到陈仓石鼓的正是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
当时司马池是凤翔知府,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在经过周密的调查后得知陈仓石鼓最后是在凤翔孔庙失踪的,于是派人继续深挖线索,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失踪那九面石鼓。
原本司马池只要将九面石鼓送给宋仁宗,就算完成了任务,就可以领赏了。但是为了取悦宋仁宗,他却做了一件瞒天过海的蠢事。
他得知当年在陈仓山总共发现了十面石鼓,后来失踪了一面。于是他派人到陈仓山去采集花岗岩,然后请来石匠,照着失踪那面石鼓的拓片仿造了一面石鼓。将十面石鼓凑齐之后,他亲自将它们押送到了开封。

宋仁宗看到十面石鼓都已经聚齐了,感到非常高兴,并重重地赏赐了司马池。可是司马池严重低估了宋仁宗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久之后,宋仁宗和大臣们就分辨出了那面“高仿”的石鼓。十面石鼓中有一面是造假之事在当时轰动一时,司马池因为“欺君”而获罪,他做了一件画蛇添足的蠢事,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十面石鼓现身
陈仓石鼓原本是十面,然而有一面却在公元814年失踪了,那面失踪的石鼓到底去了哪里?
1052年,北宋著名收藏家向传师来到凤翔,他的目的就是寻找那一面失踪200多年的石鼓。然而向传师在凤翔找了好几个月,却没有找到失踪石鼓的一丝线索,正当向传师心灰意冷之际,那面失踪的石鼓却意外出现了。

有一天,向传师投宿在一家客栈,下午的时候他正在房间里看书,忽然院子里传来一阵阵的磨刀声。磨刀声打乱了他阅读的思绪,他循声走了过去,发现客栈后院里一位屠夫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磨刀。因为那块磨刀石巨大,平时很少有人使用这么大的磨刀石,所以向传师特别留意地看了一眼那块磨刀石。这一看不要紧,向传师的目光再也收不回来了,他发现磨刀石上面竟然若隐若现地有几个字。他赶紧凑上前去,他细观察那块磨刀石,果然不出他的所料,磨刀石竟然就是他魂牵梦绕,踏破铁鞋寻找的那面陈仓石鼓。
任谁都能看出在过去的200多年间这面石鼓经历了什么,它的上半部分已经被削平,中间被凿出了凹坑用来捣米,突出的部分一直被当成磨刀石来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已经严重磨损,仅剩下下半部分四行字还依稀可辨,即便如此,向传师还是欣喜若狂,他马上买下这面石鼓,并将其运回了开封。

公元1110年,宋徽宗命人将十面石鼓搬进了保和殿。宋徽宗对这十面石鼓视若珍宝,他朝夕与这十面石鼓相处,研究石鼓上的文字,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后来,他将那面损坏的石鼓的凹槽内镶嵌进黄金,以示它的珍贵。
石鼓见证王朝的变迁
1127年,金兵南下并攻取了北宋的都城开封,他们掠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并将那十面陈仓石鼓也被当成战利品运到了燕京。可惜金人不懂得汉族的文化,他们以为那十面陈仓石鼓只不过是石头,并不知道它们的文化价值,金兵将宋徽宗命人用黄金修补的那面石鼓上的黄金剔掉,然后将十面陈仓石鼓弃之于荒野,陈仓石鼓再一次神秘地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之外。

公元1234年,凤翔虢县人王檝在燕京郊外的荒野中发现了十面陈仓石鼓。他雇了几辆马车将这十面石鼓运到了燕京的孔庙中,并请专人看护。此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陈仓石鼓一直被保存在燕京的孔庙中,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涯。
石鼓现状
陈仓石鼓是先秦遗物,每个重约一吨,上面刻的铭文为大篆,记录的是当时人们渔猎之事,历史上称之为《猎碣》。陈仓石鼓上的文字气质雄厚、刚柔并济,堪称古篆书法中的绝品,为历代文人所追捧。由于陈仓石鼓上的大篆体态磅礴且大度,它又被称为“篆书之祖”。近代著名文人康有为在看了陈仓石鼓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捶胸顿足,他将其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历史学家们更是将陈仓石鼓称之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解放战争后期,蒋氏下令将许多国宝运往台湾省。当时,陈仓石鼓已被送到机场,但是飞行员报告飞机已严重超载,最后只能将十面石鼓留在了北京。建国之后,陈仓石鼓彻底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一生,文物部门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件国宝,将它们运送到故宫博物院的石鼓馆。
纵观历史,陈仓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它所见证和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以及笼罩在它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与珍贵。陈仓石鼓是中华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遗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3 06:21 , Processed in 0.0085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