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念成诗!白居易雪夜被冻醒写下一首妙诗,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绝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    时间: 2022-2-17 06:15:37     标题: 一念成诗!白居易雪夜被冻醒写下一首妙诗,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绝

一念成诗!白居易雪夜被冻醒写下一首妙诗,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绝                                                         2022-01-21 15:27                    

冬日里,最不可错过的,是一场雪的盛事。
无论是大雪纷飞,或是小雪轻盈,飘扬的雪花中总藏着缱绻的诗意。
韩愈笔下的雪调皮可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谢道韫口中的雪轻盈飘逸:“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宗元笔下的雪安静祥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笔下的雪豪情万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各式各样的雪花,在诗词文章中纷飞了千百年。
但总有一些诗句,不直接写雪,雪之漫天飞舞优美姿态却能够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白居易的咏雪诗——《夜雪》,可称为一绝。

提起白居易的咏雪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三五个好友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品酒,一边谈心,屋内是灯火通明、酒香四溢。屋外是白雪纷飞,杳无人迹,温馨至极。
但同样是写冬日夜雪,白居易另一首五言绝句,却凄冷至极。
相同的夜雪美景,不同的遭遇处境。
唐宪宗元和十年,当朝右丞相武元衡被人当街残杀,整个京城为此震动。
很明显,这是一场政治谋杀案,迫于形势压力,当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于发声,噤若寒蝉。可白居易一直秉承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
虽身处低位,他却在事发当天就写了一篇奏章,要求朝廷彻查此案,严惩凶手。可他的这一举动越职行事,惹怒了宰相张弘靖等人。
于是以白居易的一首《新井篇》大做文章,认为白居易母亲坠井而亡,他却写了这么一首辞藻华丽又无实用的文章,如此品行不可重用,
于是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

被贬后白居易愁苦心情无处诉说,只能纵情饮酒作诗,这一阶段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与元九书》、千古绝唱——《琵琶行》等。而《夜雪》正是这一时期所创作的作品。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天寒地坼,在这凄冷的一天,诗人白居易坐在火炉旁看了一会书就早早休息了。
可夜半忽醒,他摸了摸被褥一片冰凉,不禁咒骂一句:“这鬼天气怎么这么冷。”
他转头看到透过窗纸照进来的光亮,“天亮了吗?不对!”,转念一想,心中有了答案,应该是下雪了。
寒气逼人,这雪应该下来很久了。
床褥冰冷,恰逢白居易此时被贬,内心孤寂忧愁,似乎身边又冰冷了几分。
此时的他早已无心睡眠,于是索性躺在床上听雪,一片寂静中不时传来吱呀吱呀的声音,许是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吧。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别出心裁,全篇20个字,无一字在写雪,但又句句在写雪。
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衾枕冷”是从触觉角度写,暗示雪下了很久。
初落雪之时,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诗人已因衾冷而难以入眠,可见雪已经下了很久。同时“衾枕冷”说明诗人已拥衾而眠,点出题目“夜雪”。
“窗户明”是从视觉角度写,说明雪下得很大,很厚,积雪反射月光从而将屋内照亮。
这两句是侧面烘托,句句写人,但句句见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两句诗人又转换了写雪角度,
从听觉角度来写雪。这两句妙在前句是果,后句是因,因果倒置,构思巧妙。
诗人通过折竹声,来衬托出雪之“厚”、雪之“重”。正是因为夜深人静,“折竹声”才能传入诗人耳中,以有声衬无声,全诗动中有静,营造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样的雪景,不同的是诗人的心境。到底是天气冷,还是心冷,诗人此时大概自己也分不清了。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起起伏伏才是人生真实状态,愿你身处困境,仍旧心向阳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