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博物馆前的魏征像
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的一首诗给提供了线索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了一件事:张芸叟过魏文贞公旧宅,居者犹魏氏也。为赋诗云:“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张芸叟就是张舜民,他在路过唐太宗赐给魏征的庄园时,发现居住者仍然是魏征的后代,但生活已极为落魄:房屋破旧,人丁稀少,木柴做的大门前长着浓密的草,年轻人都不识字了,只会在种庄稼。
张舜民的《过郑公庄》
那么这个郑公庄位于哪呢?是个什么情况:郑公庄,即修善村,今名大贤村(其实今为太贤村,应为清志之误),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唐太宗所赐魏征庄也,其子孙世居焉。该记载里也描述了“郑公庄”的规模:
陕西省澄城县城和太贤村、良辅镇的位置示意图
民国澄城县东北区图,可见太贤村名和今天已经一样
除了距离县西北二十五里的郑公庄,在距离县城西北五十里的良辅镇也有一个魏庄,两地都以魏征得名,怀疑两者之间的二十多里的范围内都是属于郑公庄的土地,也就是这一大片土地都归属魏家所有。清朝澄城县城图,南门外有魏郑公祠
赐庄好理解,就是皇帝赐的庄子。采邑,是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邑”“食邑”。食采则是享用封邑的租赋。咸丰《澄城县志》中“人物”条有关魏征后代的记载
同样是在清朝《澄城县志》里,在人物条里就列出了许多做过高官的魏征后人。其中在魏征之子魏叔玉条里这么记载:魏叔玉,郑国文贞公征长子,次叔琬、叔璘、叔瑜。初太宗赐征庄田于唐上辅冯翊郡之北征,其子孙世居焉,遂为澄城人。需要说明一点,澄城在唐朝属京畿道同州,这里所用“上辅冯翊郡”是汉朝时的地名及行政区划方式,是古代文人对汉朝极为向往的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澄城在汉朝时为“征县”,北征为征县北部。
澄城县在唐朝属于京畿道同州管辖
另外多说一句,当初唐太宗把魏征的采邑设在澄城,是不是也考虑到澄城的古名为征县,和魏征同名,就把这里赐给了魏征呢?《艾公改修魏郑公祠记》以及魏征是魏州曲城人的记载
清朝《澄城县志》里有关魏征是魏州曲城人的记载
那么唐朝的魏州是哪?唐朝的魏州
其范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和东南部、山东省聊城市西部和西南部,河北省馆陶县就在其中,在《中国历史地图册》唐朝“河北道”页中,魏州最北端的一个县就是馆陶县。开元中,适游于魏郡。郡北有故太师郑公旧馆,里中有故尚书郭公遗业,邑外有故太守狄公生祠焉,睹物兴怀,遂为三君咏。
《钦定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三君咏并序》
魏郡即魏州,高适生存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唐玄宗朝,曾把天下所有的“州”改称为“郡”,玄宗死后又改回了州。魏州州城在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北,州城所在地为元城县,再向北就是馆陶县,并没有其他县,因此《三君咏》的序里所说的郡北有故太师郑公旧馆,就是指当时在馆陶县魏征故居依然存在着。清朝《澄城县志》“人物”后的考,引用了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内容
最后,以明朝诗人张楷所写的《魏郑公祠》一诗作为结尾,以示对这位先贤的景仰之心。在这首诗里,对“郑公庄”就用了“封邑”一词:古屋荒坪下,青山对茅茨。停骖拜仪形,宛然贞观时。念昔纳誎日,剀切无回思。朝朝十渐疏,古今良足师。平原莽秋草,封邑皆陵夷。幸存冯翊谱,得考文贞祠。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