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博物馆前的魏征像
张芸叟过魏文贞公旧宅,居者犹魏氏也。为赋诗云:“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张芸叟就是张舜民,他在路过唐太宗赐给魏征的庄园时,发现居住者仍然是魏征的后代,但生活已极为落魄:房屋破旧,人丁稀少,木柴做的大门前长着浓密的草,年轻人都不识字了,只会在种庄稼。
张舜民的《过郑公庄》
郑公庄,即修善村,今名大贤村(其实今为太贤村,应为清志之误),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唐太宗所赐魏征庄也,其子孙世居焉。该记载里也描述了“郑公庄”的规模:
陕西省澄城县城和太贤村、良辅镇的位置示意图
民国澄城县东北区图,可见太贤村名和今天已经一样
清朝澄城县城图,南门外有魏郑公祠
咸丰《澄城县志》中“人物”条有关魏征后代的记载
魏叔玉,郑国文贞公征长子,次叔琬、叔璘、叔瑜。初太宗赐征庄田于唐上辅冯翊郡之北征,其子孙世居焉,遂为澄城人。需要说明一点,澄城在唐朝属京畿道同州,这里所用“上辅冯翊郡”是汉朝时的地名及行政区划方式,是古代文人对汉朝极为向往的情怀的一种表达方式,澄城在汉朝时为“征县”,北征为征县北部。
澄城县在唐朝属于京畿道同州管辖
《艾公改修魏郑公祠记》以及魏征是魏州曲城人的记载
清朝《澄城县志》里有关魏征是魏州曲城人的记载
唐朝的魏州
开元中,适游于魏郡。郡北有故太师郑公旧馆,里中有故尚书郭公遗业,邑外有故太守狄公生祠焉,睹物兴怀,遂为三君咏。
《钦定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三君咏并序》
清朝《澄城县志》“人物”后的考,引用了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内容
古屋荒坪下,青山对茅茨。停骖拜仪形,宛然贞观时。念昔纳誎日,剀切无回思。朝朝十渐疏,古今良足师。平原莽秋草,封邑皆陵夷。幸存冯翊谱,得考文贞祠。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