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里说道:“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年轻时,我们胡乱吃饭,丢下碗筷就去上班、创业。一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人,连好好吃饭的机会都没有,饱一顿、饿一顿。
邻居说:“老太太有时就到处转悠着要饭吃。”
女儿却说:“炖带鱼我就吃两三块,她能吃六七块,怎么对她不好了。”不难发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仍旧有不孝顺父母的人,还有一些老年父母,要看儿女的脸色吃饭。
《礼记》里写道:“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吃饱喝足是人生起码的事情,如果儿女不能管,那么老人就要自己想办法。最好是在中年的时候,准备养老金和存款、房子等。
人老了,我们要改口了,说:“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离开酒碗,不是胆小,而是大胆地拒绝陋习,做出老年人的表率。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不劳而获的碗,碗碗(往往)都是圈套。”要懂得,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
人老了,最好的饭局,就是“一屋两人,一日三餐”,两口子一起买菜、做饭,味道好不好,都是自己说了算。如果夫妻之中,有一个人先走一步,就可以请保姆,或者找一个谈得来的伴,接续家庭的烟火气。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