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红军为何没有变成第二个石达开?刘文辉暗度陈仓,蒋介石无可奈何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3-7 19:14:58     标题: 红军为何没有变成第二个石达开?刘文辉暗度陈仓,蒋介石无可奈何

红军为何没有变成第二个石达开?刘文辉暗度陈仓,蒋介石无可奈何                                                         2022-02-25 14:30                    
                                       

1935年5月24日,正在长征中的红军大部队逼近大渡河。刘伯承把一团一营的营长孙继先找了过来,神情凝重地对他说道:“知道石达开吗?就在这里,他的4万人没了。”
孙继先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不管他十达开还是九达开,参谋长下命令吧。”
刘伯承就命令孙继先攻占安顺场,然后找到渡船的船只。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然而却只找到了一条船,凭借这一条小船,二连的17名勇士在机关枪的掩护下,也很快强渡成功。
但很快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虽然又找到了三艘船,从南岸到北岸坐船要一个小时,每次只能过去120个人。一天一夜只能过去一个团,全部中央红军渡过需要一个月。
而后边穷追不舍的薛岳军团和四川军阀杨森的部队追到这里也只需要几天的时间,时不我待怎么办?
毛泽东在路边碰到了当地的一名老秀才,看到对方是读书人的模样,两个人就攀谈了起来。毛泽东问到当年石达开的情况,老秀才回答道:“大军切勿在此停留”。
当年的石达开就是大意了,在这里多逗留了几天。然后河水暴涨,对面的军队也赶了过来,最终只能是全军覆没。
这时候的蒋介石也知道这段故事,他就发电报给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让朱毛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中央红军迅速召开了新的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军事部署,并且对未来的军事行动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万一渡河不成功怎么办?
最终的结论就是: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继续在安顺场渡河,渡河成功后迅速逼近泸定桥北岸,这支部队被命名为右纵队,由刘伯承和聂荣臻指挥,策应剩下的部队从泸定桥渡河。红一军团第二师和红五军团由林彪指挥偷袭泸定桥,其他部队和中央纵队跟进,全军从泸定桥渡河。
当时最坏的打算就是,如果渡河不成功,两支部队没有办法会师,那么右纵队由聂荣臻和刘伯承指挥在四川开辟新的局面,单独作战。

就在这个计划部署完成的当天,情报就被国民党截获。蒋介石马上从重庆抵达成都,电令川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火速派军加强对大渡河的防守。刘文辉派出的是38团,团长李全山。
杨成武的部队承担了强渡泸定桥的任务,四团沿着大渡河的南岸飞奔。这时李全山的三十八团沿着大渡河的北岸飞奔,两支部队隔河相望。
5月29日清晨,红一军团四团开始向泸定桥对面的守军发起了猛攻。对面的部队就是38团的一个营,营长叫周桂,作为先遣队抵达了对岸,他们已经把大渡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了。
杨成武看着面前的这条河,不禁陷入了沉思。这个河段在历史上被称泸水,不知道是不是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经过的地方。
泸定桥横跨在这条河上,贯穿四川和对面的藏区。这座桥修建于康熙44年,当时几乎动用了全四川的工匠,才修成了这座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道。
泸定桥长度107米,站在桥的这一边看对面一览无余。但这就是四川的特点,看得到但过不去,如果绕道过去就要好多天。
北岸桥头的桥楼已经被沙袋环绕,川军在这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火力网,整个火力网都围绕着桥面展开。只要红军过桥,对面的川军就火力全开。
在整个上午的战斗中,双方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火力侦察,但对面的川军已有50多人受伤。
这边的杨成武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在准备着木板,另一方面也在组建一支小分队,强行渡河。在小分队的背后就是三连,他们负责铺设木板。在三连的背后就是一连,在渡河完成后发起强攻。

由22名年轻的勇士组成的敢死队每人一挺冲锋枪,一手攀着铁锁链,另一手拿着冲锋枪开火,开始向对面冲击。
最终奇迹出现了,二十二人没有一人伤亡,也没有一个人掉进湍急的河流,成功地抵达了对岸。
正在这时,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右纵队也已经抵达对岸。三十八团团长李全山得到消息后,全军撤退。两支军队在桥头会合,第2天红军的主力抵达这里,顺利通过了大渡桥。
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震怒,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当时他就直接质问刘文辉,为什么不按照他的指示炸掉这座桥?为什么守不住对岸?
刘文辉是蒋介石在保定军校的校友,他不屑一顾的回答道:“如果我把这座桥给炸掉了,那么再修起来就非常的不容易。当年是四川的父老乡亲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修建起来的,一共动用了40吨铁,每一根铁锁链都有16000公斤重。重新修建基本不可能,况且从什么地方找这么多铁呢??如果我把它炸掉了,我就是四川的罪人”。
刘文辉的这番话说的蒋介石哑口无言,因为确实是实话,重新修桥代价太大,不管是钢铁还是修桥的钱都没有着落,最后遭殃的肯定是当地的百姓和刘文辉。
西康是刘文辉的地盘,他的部队全靠把当地的特产对外做贸易才能养活。如果这座桥被炸掉了,那么他的财路也就断了,军队的经费也就没了。作为军阀,一旦没有了军费,军队就没有了。没有了军队,就相当于被拔去了牙齿的老虎,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
当然刘文辉最真实的意图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红军和国民党中央军他都惹不起。如果不让红军安全地过河,那么红军就只能在他的地盘里创办根据地,赖在这里不走了。
这对于刘文辉来说才是真正的噩梦,但是蒋介石的命令又不能不听。贵州的王家烈就是最明显的教训,直接被剥夺了军权。
因此刘文辉的对策很简单,象征性地和红军打一下,然后放红军过河,让红军进入四川地区,去和红四方面军会合。
这样做还有一个另外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蒋介石没有办法像对付王家烈那样对付他。因为红军已经逃跑了,国民党中央军就只能继续围追堵截,不能够在他的西康地区继续停留。那么刘文辉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军队被中央军缴械,地盘就保住了。
当然刘文辉的另外一个算盘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把难题抛给自己的侄子刘湘,好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说起来非常有意思,刘文辉出生于1895年,刘湘出生于1888年,也就是说刘湘作为侄子,实际上比他的叔叔刘文辉要大7岁。

一九一七年刘文辉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后,他的大哥刘文渊就陪着他到成都拜见了侄子刘湘。这时的刘湘已经是川军第一师第一旅的旅长,在他的引荐下,刘文辉担任了川军第八师上尉参谋。
在这之后的10多年里,叔侄二人还是配合的相当默契,两个人也是一路高升。五年后,刘湘担任了川军第二军的军长,刘文辉担任了第一混成旅旅长。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无人只能打转转。
在后来的军阀混战期间,刘湘和刘文辉相互配合,成为了四川最大的两个军阀。问题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在北伐战争中,刘文辉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湘被任命为第21军军长。刘文辉靠着会发财的哥哥刘文彩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准备和自己的侄子一争高下,争夺四川的控制权。
两个人的势力不相上下,刘文辉的部下主要是以保定军校毕业的军官为主,刘湘的部下主要是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的清官为主,不管是两个老大还是他们的部下,都有矛盾,必须有一个出局,川军内战已经不可避免。
刘文辉一直没有把自己保定军校的小老弟蒋介石太当回事,这就让蒋介石非常的不满意。刘湘也明白自己的实力不如刘文辉,需要寻找一个背后的大靠山,才有更大的把握打败叔叔。
刘湘就打出了一个口号:“拥护蒋介石,四川要统一”。这让蒋介石非常满意,双方一拍即合,结成了联盟。
刘文辉看到局势发生了变化,就迅速扶持贵州的王家烈,联合云南的滇军,投靠了蒋介石的对手汪精卫,双方的矛盾正式爆发。
一九三一年,刘文辉从英国和日本购买了大批的军事物资和枪械,在万县码头被刘湘扣押,几经交涉都没有办法要回来。刘文辉就让刘文彩带着大批现金去收买刘湘的部下,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刘文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就让刘文彩派出杀手去重庆刺杀刘湘,结果再次失败。一不做二不休,刘文辉就下令自己驻防江油的部队,断掉重庆的粮食来源。

1932年,刘湘率部向刘文辉的南充驻军打响了第一枪。尽管刘文辉的军队钱粮非常充足,军队也非常能打,但架不住刘湘的纵横捭阖,刘湘联合四川的其他军阀共同进攻刘文辉,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金钱去收买刘文辉的部下。
到了一九三三年,采用军事进攻和政治收买双重手段的刘湘,取得了重大成功,刘文辉不得不向刘湘低头认错,让自己的哥哥刘文渊去找刘湘,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统一四川。
这个时候刘文辉的部下四处逃散,邓锡侯等人坐收渔翁之利。刘湘自己没有能力完全统一四川,与其把其他地方交给别人,那还不如交给自己的叔叔刘文辉。
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两个人毕竟是同宗的叔侄。如果真的为了名利打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不仅让别人看笑话,回到自己的老家也没有办法交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湘就资助刘文辉去了雅安。刘文辉在西康地区把自己溃败的部队收拢了起来,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也采取了怀柔政策,在这里站稳脚跟。
但在刘文辉的心中,仍然对蒋介石和刘湘深深的敌意。因此刘文辉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时候才网开一面,以保全自己的实力。

当然他更深一层的考虑就是祸水东引,让红军到刘湘的地盘里去搅一搅浑水。同时也让蒋介石的中央军只能尾随追击,不要停在自己的地盘里。
刘文辉的一石三鸟之计非常成功,薛岳率领大军尾随红军而去,刘文辉的军队损失也不大,地盘也保住了,红军也离开了西康,刘文辉终于把心放进肚子了。
但蒋介石对刘文辉却是恨之入骨,对此刘文辉心知肚明。在抗战爆发初期,刘文辉就坚定了联共抗日的路线,双方的来往非常密切。
这时候刘湘已经病死,四川早就成了蒋介石的大后方。刘文辉更是对蒋介石加强了防范,中共中央派董必武、林伯渠、王若飞等人,多次和刘文辉碰面,协商合作事宜。
1939年,刘文辉正式担任了西康省主席。他联合四川和云南的各股军阀势力,联合抵制蒋介石的渗透,把西康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刘文辉和邓锡侯派出代表和解放军商谈起义事宜,得到了周恩来的充分肯定。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九日,刘文辉和邓锡侯以西康省主席的身份,宣布自己率领的第二十四军起义,西康省正式解放。
这时的刘文辉内心应该非常感慨,如果不是当年自己手下留情,放红军安全渡过大渡河,那么今天的起义恐怕也没有那么顺利。几十年后,双方回到了同一战线,从前的朋友变成了同志,唯一不变的就是蒋介石仍然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作者: 清梦    时间: 2022-3-15 05:32:38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