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万水千山只等闲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3-9 11:48:10     标题: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2-03-06 08:57                                                          

题图:李可染《长征》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也是诗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万水千山只等闲

文 | 奚仁德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格律
七律,平起平收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毛泽东《七律·长征》根据内容需要,邻韵通押:难、寒、丸属“寒”韵,闲、颜属“删”韵。
01
1933年10月至1934年10月,反第五次大“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赣南、闽西根据地,开始战略大转移——长征。除陕甘根据地以外的其他各路红军也被迫长征。
1934年8月,红六军团退出湘赣根据地。10月,与红二军团在木黄会师,后正式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934年9月,红二十五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再退出鄂豫陕游击根据地。
党和红军受到了很大损失,党在白区的力量,则几乎损失了百分之百。
长征初期,由于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然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人员却由8万人锐减为3万人。湘江战役后,王明路线仍然坚持向湘鄂边境逃跑,与红二方面军会合。这样,就要与蒋介石在湘西集结的五、六倍于我军的重兵决战,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毛泽东力挽狂澜,坚决反对,坚决主张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毛泽东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中央红军向贵州进军。
1934年年底,攻克黎平。1935年1月初,突破乌江,首占遵义。1935年1月6日至8日,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纠正了王明路线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会议改组了中央书记和中央军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长征的转折点。
以后——
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夹金山。懋功会师。巴西会议。过草地。9月17日,攻克腊子口,越过岷山。10月2日,在通渭县城东小学副排长以上会议上,毛泽东朗诵了《七律·长征》。
10月20日,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和红二十五军会师。完成了红一方面军的万里长征。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至此,除了向青海新疆远征的西路军外,全国主力红军的长征都胜利结束了。
长征途中,红军纵横11个省(闽、赣、粤、湘、桂、黔、川、滇、康、甘、陕),行程2万5千里,征服了18座大山和24条大河,通过了苗、彝、瑶、侗、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进行了380次较大的战斗,攻克过62座县城,击溃敌军410个团,冲破了几十道封锁线和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嫡系和各省军阀、土匪一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总结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
对于长征的意义,我认为,毛泽东的这段话中,“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这句话最重要。这个历史记录,既是中国的历史记录,也是世界的历史记录。是第一次,是空前的。恐怕也是最后一次,是绝后的。它,举世闻名,空前绝后!
长征的意义,还在于,是一次炼狱,是一次淬火,是一次涅槃,是一次重生。所有参加长征 ,并胜利达到目的地的人,都具有惊人的意志和体质。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现在经常有人讨论,为什么那些经历过长征的老干部,年轻时,吃了那么多的苦,怎么还能长寿呢?他们除了有惊人的意志外,惊人的体质和体魄,是必不可少的。意志再惊人的人,没有惊人的体质和体魄,也是不能走到尽头的。途中,有许多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在同甘共苦的情况下,他们被饿死,冻死,病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惊人的体质和体魄。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经历过长征的人,他们都经历了,经过了,经受了生存的极限挑战和考验,就是斯人也,就是天降大任之斯人也。生于忧患。因为忧患,所以而生。

傅抱石:《长征第一桥》

02
《长征》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总写。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分写“千山”。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分写“万水”。其中,“万水”的典型——大渡河,是一个最有历史的地方。
1863年(清同治二年)5月,石达开曾经兵败于此。
性格决定命运。本来,石达开是可以顺利渡过大渡河的。可是,石达开的性格,决定了石达开必败的命运。
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4万大军到达安顺场,准备渡过大渡河。
刚到达大渡河时,大渡河的水,还没有上涨,河北岸还没有清兵,只有一些彝族土司的少量人马,对石达开渡河,并不能形成威胁。开始,石达开还做了一个不错的决定,就是派遣几百名士兵先渡河到北岸,查看了一下情况,发现北岸没有清军。
可是,接下来,石达开却连续犯了几个大的,致命的错误。
那先渡过河去的几百人,应该留守在北岸,做好接应的准备。这样,两岸相互策应,更有利于渡河。可是,石达开却让那几百人退回了南岸,使北岸失去了接应的人马。这是一错。
即使这样,如果石达开立刻,马上,下令渡河,还是可以顺利渡过的。可是,天意安排了石达开这个人的命运。5月14日晚上,石达开的一个小妾生了一个儿子。石达开兴奋不已,忘乎所以。于是下令,暂不渡河,全军庆贺三天。三天过后,河水暴涨,清军也已赶到。石达开再怎么强渡,也无济于事。
6月13日,石达开彻底失败,被俘。6月27日,石达开被凌迟处死。
一个小儿,催了石达开十万大军的命呀!
其罪,小儿乎?天意乎?石达开也!
72年后的1935年5月20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也来到了安顺场。毛泽东当即发出了渡河的命令。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隔72年,同一季节(5月),同一条河(大渡河),同一地点(安顺场),同一战斗(强渡大渡河),不同的人(石达开和毛泽东),不同时间(石达开29天,毛泽东2天),不同结局(石达开失败,毛泽东胜利)。
蒋介石在得知毛泽东要强渡大渡河的消息后说,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毛泽东是5月20日发布的命令。蒋介石是5月25日说出的这句话。蒋介石的这一句话刚一说出,还没来得及收回。毛泽东就渡过了大渡河。
毛泽东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安顺场——石达开的覆灭地,毛泽东的胜利场。红军不是太平军,毛泽东不是石达开。
在毛泽东的法眼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不在话下,一个小小的石达开,毛泽东怎么会犯跟他同样的错误呢?你蒋介石知道石达开,精通中国古代史、军事史的毛泽东,岂能不知道石达开?
强渡大渡河,毛泽东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进驻北京城,毛泽东没有成为第二个李自成。打过长江去,毛泽东没有成为第二个项羽。
有几个问题需要解答。
为什么石达开和毛泽东渡大渡河都要在安顺场?
因为,安顺场上下游都是悬崖峭壁,安顺场是唯一的渡口。
毛泽东的部队都是从安顺场渡河的吗?
不是。当时,安顺场只有一条船(有说两条的,有说三条的),只渡过了少数人。大部分人都是从泸定桥上过去的。
毛泽东是怎么发现泸定桥这条道路的?
一条船,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按时渡河的。毛泽东彻夜难眠。
5月25日,深夜,毛泽东在李富春的引领下,拜访了一个92岁的前清秀才。这个秀才曾经亲历过石达开的失败。毛泽东请教如何能快速渡过大渡河,而不重蹈石达开之覆辙。秀才说, 安顺场不宜久留。毛泽东请教怎么办?秀才说,如果不怕艰苦,此地上游300多里处,有一铁索桥可以通过。
于是,5月26日,毛泽东就急令红四团王开湘、杨成武飞夺泸定桥。5月29日,22名勇士和红四团夺取了泸定桥。6月2日,所有部队,从泸定桥和安顺场两处,全部渡过了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兵分两路绝处生。
敌人为什么只撤了泸定桥上的木板,而没有炸毁铁索桥?
一是因为,铁索桥的铁索很粗,不易炸毁。二是因为,铁索桥是历史名桥,不能随便炸毁。三是因为,铁索桥炸毁了,他们自己以后也无法通过。四是因为,敌人根本就没有估计到红军会飞夺泸定桥,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原因。
高手在民间,毛泽东深夜访秀才,得一妙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故而得胜。
大渡桥横铁索寒。重点,中心,在铁索桥。寒者,心寒,胆寒。如果飞夺泸定桥失败,强渡大渡河就会失败。如果强渡大渡河失败,毛泽东就会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不寒而栗啊!

傅抱石:《抢渡大渡河》

03
三军:古代军队的通称。这里指中国工农红军的三支主力,不是陆海空三军,也不是古代的所谓上中下三军。
三支主力红军是,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于1930年8月,在湖南浏阳永和市,由第一、第三两个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1930年冬至1931年9月,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先后扩编了第五、第七、第八、第九军团,部队发展到14万人。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5年11月,红十五军团编入第一方面军建制。抗日战争开始后,编为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
红二方面军由第二、第六军团和第32军(原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于1936年7月初在西康甘孜(今属四川)组成。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1935年11月,二、六军团突破敌军130多个团的包围,进行长征。1936年6月,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开始后,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
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由鄂豫皖根据地的第四、第二十五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后发展到8万余人,扩编为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等五个军。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开始后,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三军过后尽开颜。”诸说“三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的三支主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我总觉得,诸说不妥。
毛泽东《长征》诗,写于1935年10月。此时,只是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越过岷山。
“三军”过岷山,并非一时。一方面军于1935年9月17日,攻占腊子口后越过岷山。二、四方面军于1936年7月22日越过岷山。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是在1936年10月,才达到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
他们过岷山的时间,是在1936年7月22日。也就是说,毛泽东写这首诗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过岷山,距离时间,相隔近10个月。他们与毛泽东会师,距离毛泽东写这首诗,时间相隔一年。怎么可能包括他们呢?那个时候,他们的胜负还没有定呢。他们能不能胜利完成长征,那个时候,还说不定呢。西路军不就是个例子吗?
长征初期,路在何方,心中无数。包括毛泽东在内,也是如此。
当时,有人提出,三路大军,尽快靠拢,抱成一团,人多力量大。毛泽东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你人再多,没有蒋介石的人马多,你力量再大,没有蒋介石军队的力量大。三军集中,抱成一团,很容易让蒋介石集中兵力,包饺子,一锅端。兵分三路,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敌人难以各个击破。即使被击破一路,还有其他两路,就是被击破两路,也还有一路,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毛泽东也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找。不过,诸路大军,毛泽东这一路,是最早发现或找到出路和目的地的,那就是陕北。因为毛泽东是最早找到这一条出路和目的地的,所以,毛泽东这一路大军,也是最早胜利完成长征的。他们比第二、第四方面军提前一年,胜利完成长征。他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而第二、第四方面军却花了两年的时间,是他们的两倍时间。而且,是看到毛泽东已经提前达到目的地,他们才看到了路线,看到了方向,看到了目标,才迅速向毛泽东靠拢,才迅速向陕北前进。不然的话,第二、第四方面军,不知道还要再长多少征呢。
还有,毛泽东的第一方面军,出发的地点,都比第二、第四方面军远(相对于与陕北的距离),第二、第四方面军,一个在瑞金的北方,一个在瑞金的西方。按理,应该他们预先达到,然而,恰恰是他们落后到达。可以说,在毛泽东的第一方面军到达目的地之前,第二和第四方面军还是没头的苍蝇,在乱撞呢。他们第一年的长征,走了许多弯路,走了许多冤枉路,几乎是白走了。到了第二年的十月,他们知道毛泽东已经达到目的地,才明确了方向。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又走了一年。
所以说,毛泽东在一年前,在十个月前,就预见第二、第四方面军能够、肯定、及时地越过岷山,到达陕北,是不可能的。他能预见自己,不一定能预见别人。他真的能这么高瞻远瞩吗?
我个人始终认为,这个“三军”,就是古代军队的通称。落实到实处,就是指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是中央红军,可以说,是整个红军(三军)的代表,或者说,能够代表整个红军(三军)。这个“三军”,只能说代表他们,不能说包括他们。
如果硬要牵强附会的话,只能这样说,毛泽东高瞻远瞩,在革命理想和革命预见的指导思想下,来把握和表现革命的现实,使诗的主题和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只能意会,不能附会。
有人说,毛泽东在1958年12月由文物出版社排印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上的批注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按理,作者的批注应该是最为权威的。
但是,也不尽然。就拿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来说。出版时,作者确定的时间是1935年10月。然而,不少专家、学者,就考证了是在9月。
还有,就在这个《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批注里,毛泽东说,《雪》,反对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误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还有,还是在这个《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批注里,毛泽东说,《昆仑》一词的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的。
毛泽东为何有这样的批注?是因为,毛泽东的这些诗词发表后,许多人,多次询问了毛泽东的许多疑问。毛泽东不得已而为之,而答之。从毛泽东“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些人们吗?”这句话,就可以知道,毛泽东是很厌烦某些人的所谓疑问的。出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你说,毛泽东不这么回答,该怎么回答?
而且,还有。“三军过后尽开颜”原句是“三军经过尽开颜”。原句的“三军”是“经过”,那是未来时,那是一种预言,确指一、二、四方面军是可以的。“过后”,则是一种过去进行时,而当时,二、四方面军并未是过去进行时。
诗无达诂。达诂就迂腐。诗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言传的往往就不是诗意。这就包括《雪》和《昆仑》的主题思想。他们硬要毛泽东说,毛泽东就只能这样说。毛泽东说的未必是真话,未必是真心话。毛泽东自己就说过,他曾经说过许多违心的话。你说,风流人物,毛泽东不解释说是无产阶级,你叫毛泽东怎么说?你能叫毛泽东说,风流人物就是指我毛泽东吗?有些诗意,读者可以说,作者却不可以说,不能够说。
关于《雪》和《昆仑》的主题思想,以及“风流人物”的含义,我会在解读这两首词时,详细说。这里就不喧宾夺主,不再啰嗦了。

傅抱石:《长征》诗意

04
埃德加·斯诺说过:“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
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这样“一部”的“史诗”。
可喜的是,毛泽东写了一组这样的“史诗”。这一组史诗,有说七首的,有说八首的,还有说十来首的。最大值,就是从《会昌》到《沁园春·雪》。
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毛泽东的长征组诗,则是镶嵌在这条红飘带上的红宝石。
《七律·长征》是这一串红宝石中的璀璨明珠,是这一组“史诗”中的“史诗”。
红飘带——红宝石——璀璨明珠,“史诗”中的“史诗”,这就是《七律•长征》的伟大意义。

刘维良:《长征伟业载史篇》

0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两句,极有气势,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了红军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蔑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从结构上看,是全诗的发端,是全诗的总写,是起、承、转、合的“起”。
从内容上看,是全诗的总论,起着统帅全诗,确定主题的作用。
从表达方式上看,是议论。论点是“红军不怕远征难”,议论核心是“不怕”。“不怕”是全诗的“诗眼”。
从逻辑关系看,是因果关系。“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因,“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果——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所以“万水千山只等闲”。因为“不怕”,所以“等闲”。也可以理解为因果倒装,之所以“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因为“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是全诗的主体。“不怕”是全诗的主题。“远征”即“长征”,点题。“难”是对“远征”的定性。“万水千山”是对“远征”的佐证。“只等闲”是对“不怕”的佐证。

宋文治:《长征第一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的总称。五岭,属于广义的南岭山脉的南支(北支是罗霄山脉),绵延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最高海拔约1500米,是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渡过信丰河、贡水、章水、潇水、湘江,翻山越岭,进入湖南和贵州。逶迤:蜿蜒曲折,连绵不断的样子。腾细浪:微波细浪在翻腾。乌蒙:乌蒙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东起湘桂边界,与南岭蝉联,西到贵州的西部和云南的东北部。横亘云贵边境十三个县,其主峰大尖山在云南东川市东北,雄拔陡绝,北临金沙江,海拔3000多米。有人称乌蒙山为云贵高原的背脊。1935年4月,红军由此直奔西北方向的金沙江。磅礴:景象壮阔,气势雄伟,浩大无边的样子。走泥丸:泥团子在滚动。走的古义是跑,引申为滚动。《汉书·蒯通列传》:“坂上走丸”。
这一联“承”,承上联的“千山”。长征途中,红军征服了无数高山峻岭,五岭、乌蒙,就是“千山”的代表。
诗要有诗的语言。我认为,这两句,最具有诗的语言的特点。
这首诗中 ,我最欣赏的,就是这两句。
它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把五岭比喻细浪,把乌蒙比喻泥丸。把大山比作细浪、泥丸,是把事物无限缩小,是夸张。腾、走,是拟人,把山写活了。
关于这两句的诗意,通常都是这样理解的:在红军的眼里,那绵延千里的五岭山脉,像翻腾的细浪。那雄峙云天的乌蒙山脉,像滚动的泥丸。
把客体(山)写渺小了,突出主体(人)的伟大。
这样理解,很好。但我觉得还不够。诗意不够,浪漫不够。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红军在绵延千里的五岭山脉上行走,就像在细浪上腾飞。红军在雄峙云天的乌蒙山脉上行走,就像在泥丸上奔跑。
腾的主语是红军,而不是五岭。走的主语是红军,而不是乌蒙。“腾”和“走”,是长征的“征”的具体化,是“不怕”的诗意化,浪漫化。
这样子理解,红军是一个什么样的高大形象呀!红军,是巨人,是时代的巨人,是历史的巨人,是神话的巨人,是夸父追日的巨人!这样的诗意,不是人把山看小了,而是山把人抬高了。比一比,看一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不是有相同的意境?异曲同工,异人同意,异诗同境。不但如此,而且是后来者居上。

朱文泉书法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一段,全长1918公里。其特点是,河床比降大,河谷下切深。从云南石鼓到四川宜宾,河床底部和岸上山岭,相对高度,有1500米到2000米。河流穿过高山,形成极其陡峻的峡谷,有“望天一条线,看地一条沟。山鹰飞不过,猴子也犯愁。”之说。云南石鼓以下的金沙江虎跳峡大峡谷,长达20公里。两岸山岭拔立江面之上,高约3000米,为世界最雄伟的峡谷之一。急流飞瀑,在高山深谷间咆哮翻滚,有如万马奔腾。江水色如赤金,江边沙子黄亮如金,故名金沙江。沿江只有少数几个渡口。1935年5月初,红军在云南境内的绞车渡巧渡金沙江,胜利到达四川会理城下,进行休整。绞车渡渡口,江面宽约600米,水急不能架桥,江深不能徒涉。大渡:大渡河,在四川西部。源出青海、四川交接的果洛山。上游叫大金川,在丹巴,会合小金川后,称为大渡河。南流到乐山县岷江,全长1155公里。两岸都是1000至1500米高的峻岭,水流更加湍急。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泸定县西城门外,是当时川藏间的交通要道,也是川藏一带许多铁索桥中最著名,最有历史意义的一座桥。1935年5月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横:横空高悬着。铁索:铁链。据《四川通志》卷三十二载:桥建于清康熙40年(1701年),东西长31丈1尺,宽9尺,拖索9条,覆板其上,栏皆熔铁为之,故名“铁索桥”。据《辞海》:桥于1706年(清康熙45年)建……桥跨长103米,宽2点8米,由13条铁链组成,其中9条并列,上铺木板,供人马通行,另4条作为两旁栏杆。桥头碑上刻有两行诗句:“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据说,13根碗口粗的铁索,是由13个省募捐铸造的。
长征途中,红军闯过了无数的急流险滩。“金沙”“大渡”就是“万水”的典型。
这一联“转”,由“千山”转为“万水”
这一联,抓住典型战役,自豪而又含蓄地讴歌了红军长征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进一步抒发了“不怕远征难”的壮志豪情。
这里有两个对比的词用得好。“暖”“寒”二字,语意双关,炼字精当,含义深刻,韵味无穷。既有当时、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客观依据,又巧妙地融进了毛泽东在不同战斗环境里的主观感受。一个“暖”字,既使暖雾蒸腾,跃然纸上,又使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寒”字,既使人看到寒光凝铁,冷气袭人,更激励人视死如归,决战决胜。
对于“暖”“寒”二字的理解,有人强调其写实的一面,有人则突出其抒情的一面。我认为,这二者可以,而且应当统一起来,不宜偏颇。
毛泽东诗词,有个鲜明特色和杰出成就,就是诗中有史,景中有情,诗史合一,情景交融,非常巧妙地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统一在一个完美的整体之中。
颔联和颈联以事实论据,证明了首联。与首联形成总分结构关系。颔联和颈联,分别联内对仗。

傅子宣《泸定桥横史迹扬》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岷山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于北岭西段。东连秦岭山脉,西接巴彦克拉山脉,南邻邛崃山脉。长约230公里,绵延十个县,是川、青、甘、陕四省的分界山和岷江、嘉陵江的发源地。 岷山主脉海拔四千米左右,山顶终年积雪。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空气稀薄,人迹罕至,俗称大雪山。《念奴娇·昆仑》词注:“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1935年9月17日,红军攻占腊子口,越过岷山(爬雪山)。尔后越过松潘草地(过草地)。最后胜利进入甘肃南部。三军:古代军队的通称。诸说是指红一、二、四方面军。我取军队通称,泛指红军,确指红一方面军。有人说,这里的“三军”二字,在写诗的当时,寄托着毛泽东对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深切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此说也通。
尾联是“合”,概括了长征后期极其艰辛而值得自豪的战斗历程,照应首联,是对长征的总结。
“更喜”和“尽开颜”思想涵义极其丰富。
红军跨五岭,越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都是可“喜”的重大胜利。但是,越过岷山,则标志着长征即将结束。展望未来,前程无限,满腔喜悦,万众欢腾,所以说“更喜”。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这一切,都是喜上加喜,所以说“更喜”。
因为“更喜”,所以“尽开颜”。红军是人类奇迹的创造者,他们终于绝处逢生,他们笑在最后,也笑得最好!
是毛泽东把红军带出了绝境,是毛泽东把共产党带出了绝境。三军欢呼,三军尽开颜。毛泽东更喜!
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在等待二、四方面军的时候,又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运筹与张学良的合作,并敦促张学良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使共产党暂时获得了合法性,并将红军接受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使红军也获得了合法身份。这是一个大手笔,这是一个绝妙的大战略!
毛泽东喜在脸上,更喜在心中 ;喜在眼前,更喜在未来!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善于精选典型的画面,构成特写镜头,用形象的跳跃,加以连缀。
全诗运用了点染的笔法,首联是点,点出主题,点明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表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阶级觉悟和路线觉悟。后三联是染,展开主题和渲染气氛,创造宏伟意境。
点以立意,染以造境,由点到染,意境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莫辨。
艺术结构上,起、承、转、合,极为严谨而又自然。首联,开门见山,以“不怕”领起。尾联以“开颜”作结。中间二联,铺陈排比,分承“万水千山”,历述动人心魄的战斗历程。
通篇贯穿着“不怕难”的红线,从“不怕”到“等闲”,从“等闲”到“更喜”,再到“尽开颜”,层层推进,既一泻千里,又波澜起伏,既符合历史事实及其顺序,又创造了史诗般的意境和高大完美的抒情形象。
这首诗,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总之,《七律·长征》是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是歌颂万里长征这一壮举的英雄乐章。它用极其雄浑的笔触和极其凝炼的语言,生动感人地概括了红军万里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红军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成功地塑造了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豪迈地抒发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壮志豪情,激励人民蔑视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将革命进行到底。
全诗气势磅礴,风格雄奇,没有伟大的气魄写不出来 不是英雄的红军当不起。它和震惊世界的长征本身一起,将永垂青史,光照人间!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也是诗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THE END

作者简介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南通市诗词协会会员,海安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海安市诗联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顾问,海安市老干部诗书画研究会理事。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