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知书达理的袭人,桀骜不驯的晴雯,为何大多观众更喜欢晴雯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22-3-13 05:39:00
标题:
知书达理的袭人,桀骜不驯的晴雯,为何大多观众更喜欢晴雯
知书达理的袭人,桀骜不驯的晴雯,为何大多观众更喜欢晴雯
2022-02-24 09:55
袭人与晴雯是《红楼梦》一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袭人温和柔顺,以封建女性道德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对上恭敬从命,与代表封建势力的王夫人站在同一阵线上;对宝玉呵护备至,又不失主仆身份,凡事以封建礼教箴言规劝,是理想的封建侍女;对下宽顺婉和,凡事谦让宁人,营造一个很好的人缘环境,为日后的侍妾生涯作好了人情铺垫。
袭人对贾府有一种归属感,她对贾府的认同,不仅仅是自我身份上的认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即对封建社会的融合,对封建礼教的“顺”。
晴雯孤傲不驯,性情率直,禀性刚烈,锋芒毕现。她不以奴仆自居,从不因封建礼教而束缚自己的行为,任情所至,任性而为,有一定的叛逆性,因此,对宝玉的叛逆行为心中默许,有时以行动相和,王夫人深恶之,怕她带“坏”宝玉。
对下表面尖酸刻薄,其实在深层次上同情那些奴仆之人,恨其不争,恨其自觉为奴、自甘为仆,而对那些攀附权贵、趋炎附势之人深恶痛绝,不屑为伍。晴雯对封建礼教有强烈的排斥感和潜意识的反抗,即“逆”。
一、从身世探究性格之源
《红楼梦》第十九回透露袭人的家庭是一个封建小家庭,有母兄在世,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可由他们言传身教。袭人不肯赎身,因她已是宝玉“准姨娘”的身份,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很有利,她不想放弃。
第七十七回,晴雯被撵出大观园而显露出了出她的身世:她十岁被贾府的奴仆买来,成为奴隶的奴隶,“身为下贱”,处于过去宗法社会的最底层。《芙蓉女儿诔》中说她对她的出生与父母情况一概不知,是一个孤儿,可正是这种苦难的遭遇,成就了她“心比天高”的骨气和自尊心,使她形成了与袭人完全相反的性格。
二、从姓名探究作者创作意图
《红楼梦》有一个中外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的人物名称都有一定的隐意。
袭人本名珍珠,珍珠是一种封建贵族的佩饰之物,而且体形圆润,这就隐喻了袭人在封建贵族身边的从属地位和她性格的特征。而后宝玉因有“花气袭人知昼暖”这一古诗句而改名,用“花气”来“袭人”且又“知昼暖”表明她把宝玉照顾得无微不至,同时对他身边所发生的事也了如指掌,体察入微。
晴雯的“晴”表明她人品的光明磊落与性格的高尚,“雯”者呈彩色之云也,表明她容颜之美好。晴雯也可理解为在晴朗天空下的彩云,这也正是她“心比天高”的写照。二知道人在其《红楼梦说梦》中批云:“晴雯者,情文也。”《芙蓉女儿诔》也提到晴雯的容貌、品质、性格:“情文相生,情之纹理,情之所至。”
三、从言行探究性格的塑造
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煞费苦心,写到两人形象的关键时刻总是有意无意放在对比的事件当中,有关情节如下所示。
(一)第六回的“云雨情”事件与第三十一回的“共浴”事件
第六回,袭人与宝玉有了肌肤之亲,在此之前,她本就是“贾母与了宝玉”的,因此这样做“不为越理”,而且更巩固了她的“准姨娘”身份。在整个大观园里,袭人是与宝玉肉体距离最近的女孩子,然而她的精神却与宝玉相隔得很遥远。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事件之前有一段小插曲,宝玉要求与晴雯共浴,晴雯婉言拒绝。她为了要维护自身的纯洁及极强的自尊心,不允许哪怕一点点靠色相来换取宝玉的感情和地位,她更注重的是精神的契合。
(二)第十九回、第二十一回的“箴言”事件与第五十二回的“雀金裘”事件
袭人处处遵从封建礼教,她也劝告宝玉遵从。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她解的语就是教宝玉怎么做人,怎么读书、科举,怎么应酬事物,怎么不惹贾政生气,不惹王夫人生气。
她箴劝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赌咒发誓,为的是规范宝玉的言行;第二件是读书,只为仕途经济之路;第三件是爱红的毛病,关系到礼数和宝玉的“声誉”。第二十一回“娇嗔箴宝玉”,在宝玉没有听其劝告的情况下,怒色以馁宝玉之气,而后循循善诱,步步引导。她对宝玉的关心是出于封建正统立场,是一种母性的关怀,像母亲多过像情人。
宝玉的饮食起居一直都是由袭人来照顾,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自然会使宝玉对袭人产生一种依恋感。正是袭人这种特殊的性格和身份,才使贾宝玉的恋母情节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寄托对象。
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重在反映晴雯的“勇”,再现她对宝玉纯洁而真挚的感情。当时,晴雯正受风寒,“病得蓬头鬼一样”,为让宝玉次日穿上完整的雀金裘,以及不被贾母、王夫人发现被烧的窟窿受到责备,她“少不得狠命咬牙捱着”为他织补。
她虽然心灵手巧,无奈“头重脚轻,满眼金星乱迸”“织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歇”,补完后已是筋疲力尽,“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怕宝玉着急和对宝玉的情意就是她的精神动力,这一段肯定了晴雯异乎寻常的顽强毅力和对知己的自我牺牲精神。
(三)第三十回的“被踢”事件和第三十一回的“撕扇”事件
这两回的事件可看出袭人和晴雯在与宝玉发生冲突时的态度及处理的方法。
第三十回末尾写到袭人被宝玉所踢,伤得很重,此事若让上面的人知道又有一番折腾,对宝玉也不利。为此,她忍了下来,教宝玉不要声张,尽量将事情隐瞒。她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维护宝玉,同时她这样做也是在宝玉这个主子面前的一种顺从,作为一个婢女的顺从。
第三十一回晴雯“跌扇又撕扇”,集中体现她身上的那份自尊、自傲以及她与宝玉间亦主奴亦朋友的关系。此段写晴雯失手把扇子跌折,宝玉训斥了她几句,晴雯平素对自己的精明强干极有自信,此举明显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于是她还击顶撞,结果把宝玉“气得浑身乱战”。
本来在封建大家庭里,主子对奴婢的斥责,做奴婢的只能是洗耳恭听、磕头认罪,但她在内心深处把宝玉视为知己。由于跌扇之事显然使二人的关系回到了纯粹主奴的性质,这使她心寒。
二人和解后,晴雯便有撕扇之举,她的自尊心得到弥补,也看到自己和宝玉间人格平等的希望。实际上,她是借撕扇之事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证明宝玉对她的友谊和情意并未有所改变。
(四)第三十四回的“进言”事件和其后的“送帕”事件
袭人向王夫人的“进言”承接了上述“箴言”的情节,是在封建正统观念下对宝玉的维护,同样也有出于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担心和母性情结。她在王夫人眼中是很理想的婢女,一个将来可以很好地“照顾”宝玉的奴婢。袭人扮演的是宝玉身边的封建卫道士,因此宝玉对她虽然很依恋,但同样对她怀有戒心。
上述“进言”事件之后,紧接着便是晴雯的“送帕”事件,可见宝玉对她非常信任。宝玉被打之时,黛玉哭得两个眼睛像桃一样,宝玉想安慰她,叫晴雯送了两块旧的手帕。为何不叫袭人送,只因这件事是在于精神追求层面。
(五)第七十四回的“绣春囊”事件
第七十四回“绣春囊”事件导致抄检大观园,面对践踏人格尊严的行为,袭人比较积极地配合,而晴雯则公开表示对抗,对那些气势汹汹的抄检者不予理睬。当王善保家的搜到她的箱子喝问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当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作为只能俯首听命的奴婢来说,可谓最强烈的抗议。
可知在抄检者背后,是负责监察的王熙凤和组织命令的王夫人,晴雯实际上是与掌握她生杀大权的主子们进行较量。作者如是写,既表现晴雯面对欺压时为了尊严“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毅,也突出了主奴双方矛盾的尖锐,还为她最终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