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人到七十才看透,晚年的亲情,远比你想象得要“现实” [打印本页]

作者: 白乙    时间: 2022-4-1 04:10:23     标题: 人到七十才看透,晚年的亲情,远比你想象得要“现实”

人到七十才看透,晚年的亲情,远比你想象得要“现实”                                                         

2022-03-29 14:14                    

    很多时候啊,读懂一首诗词,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但读懂小编我却很简单,hello大家好我是燕子,欢迎来到燕子情感课堂!

01
在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你所期望的亲情,会在你晚年的时候,才会露出真实的一面。”
或许,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体会到真实的亲情,中年的时候我们也很难体会到真实的亲情。可到了晚年的那一刻,你将会明白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一面。
曾经见到过一位老板,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文字的世界,固然很美好。但你也不要忘了,人的价值,只会随着你年龄的老去而消失。你笔下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终究会有坍塌的那一天。”
这番话,让我沉思了好几年。
慢慢地,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老了,不仅在商业领域会缺少价值,哪怕在家庭中,也会缺少价值。这个时候,老人被抛弃,那就是常态了。
你终究会明白,晚年那一刻的亲情,比以往的一切都要“现实”。
02
一位75岁老人悲叹,亲情,终究会成为“无情”。
由于刘大伯的老伴走得早,所以刘大伯很早就分家了。那个时候的他觉得,只要自己把钱财分给了儿女,相信儿女就会对自己好。
可后来的现实告诉他,他错了。
你对别人好,不见得别人就会对你好。哪怕你对儿女特别好,也不见得儿女会对你感恩戴德。嫌弃,以及厌恶,这是人性的常态。
70岁那年,刘大伯在大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而儿媳妇却很讨厌刘大伯,认为他特别“脏”。
尤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儿媳妇直接搬到了别的桌子上吃,根本不想看到刘大伯的“吃相”。对此,刘大伯感到特别愧疚,也经常唏嘘悲叹。
丈夫立马回应:“我爸也就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不会耽误我们太久的。你等着,过段时间,我就劝他到二弟家去住。”
就是这番话,让刘大伯直接寒了心。

03
还未等大儿子出口,刘大伯便跟大儿子坦言,他想到二儿子家去住,希望他能够跟二儿子说一声。
大儿子听到后,特别高兴,连忙就打电话去了。而那天晚上的饭菜,特别丰盛。实在是讽刺。
他本想把这件事告诉给小女儿听,可是,他还是放弃了。因为刘大伯知道,自从老伴去世之后,小女儿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回家看望他了。
在两个儿子家逗留了足足两年的时间,这段经历,让刘大伯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性,孝道,以及亲情,往往经受不住生活的考验。

04
什么是晚年的亲情?
如果你特别有钱,家庭教育好,孩子的品性不错,那你的晚年绝对是温暖的,也是美满的。同时,你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可是,如果你没啥钱,甚至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变得不孝,那你的晚年绝对是冰冷的,也是不幸的。同时,你连一丝一毫的亲情都感受不到。
我们只要看看豪门家庭的老人,以及寒门家庭的老人,就明白了。
豪门家庭的老人,那是妥妥当当的家族掌舵者,哪个儿孙不孝顺,哪个儿孙不敬畏。一般来说,有这样的老人在堂,儿孙基本都会服服帖帖。
反之,寒门家庭的老人,那是被人嫌弃的首要对象。试想,人变得贫穷,甚至没有太多的价值,别说外人看不起你,哪怕是你的儿女,不也会瞧不上你吗?
人,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

从理想的层面来说,亲情是美好的,也是温暖的。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所有的亲情,都离不开“利益”二字。
为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会出现?因为老人病倒了,而儿女也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他们就会选择“不孝”。
这,是人类进化到哪个阶段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人性的弱点,造就了亲情的现实。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燕子希望每一期的故事都可以给朋友们带来一点对情感的思考,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我,给文章点赞收藏推荐哦,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