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杜牧: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    时间: 2022-4-2 05:17:08     标题: 杜牧: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2022-03-11 11:33                    
                                        读杜牧诗,一直觉得没那么惨,因为他没有杜甫的颠沛流离,没有苏轼的乌台诗案几欲投江的绝望,更没有同时代李商隐夹在牛李党之间的尴尬和郁闷。不过,今天在他的《齐安郡中偶题》中仍旧读出了几许哀愁,几许恨怨。
齐安郡中偶题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可以说杜牧相对算幸运的,他出身世家,早年就因为才华出众被熟知,23岁写下《阿房宫赋》,官做到监察御史。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仍旧因为性格太过耿直,官场并不顺畅,因为李德裕被贬过,因为京官俸禄太低加之在京城无所作为请求外放过。
而他每到一个地方,不但有作为,“爱人如子”还写了大量的怀古诗。作为晚唐政治的亲历者,他在诗里面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沉郁。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叹,更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幽怨。

那年,他来到齐安,现在湖北麻城,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黄州,一个被张耒称为“齐安荒僻地,平昔放逐臣”的地方,可想而知的荒凉,却也是苏轼涅槃重生之地。
诗人无所事事,出城,看到了眼前景象,一样的斜阳,和李商隐的差不多,无限好,近黄昏。柳影轻烟,无名愁绪就那样不知不觉地来,没办法,诗人的集体无意识,看到柳,无论如何都欢喜不起来,看到烟,朦胧迷离之感便袭上心头。

如果这两句仅仅是背景的点染,后两句诗人实在忍不住,因为他心中没有周邦彦笔下“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自在轻松,他只有背西风,相倚恨,他只有芳华不再,美人迟暮,他只有难酬心志,盛世已去之叹。没办法,他和李商隐一样,生封晚唐,有再大的才华,也只能屈居李、杜之下了,也只能叹一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