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险些害死苏轼的“乌台诗案”,诗种都写了啥?你是皇帝也忍不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潇雨
时间:
2022-4-7 02:52:16
标题:
险些害死苏轼的“乌台诗案”,诗种都写了啥?你是皇帝也忍不了
险些害死苏轼的“乌台诗案”,诗种都写了啥?你是皇帝也忍不了
2022-03-09 12:00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作品独具个人特色,并且能够用不同的词语传递出那些细腻的感情,非常多的文学爱好者都很喜欢阅读苏轼的诗作品。
苏轼在进京应试之时,获得了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赏识,欧阳修成为了苏轼的伯乐,苏轼每一次写了新的诗作,便会在京师之中迅速的传开。苏轼为人大度,性格开朗乐观,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所以他也结交了不少挚友。对于苏轼来说,他人生经历的最大的波折或许就是“乌台诗案”,险些害死苏轼的“乌台诗案”,诗中都写了啥?你是皇帝也忍不了。
苏轼这样有才华的人,难免会对着一个时代里的种种现象做出评判,然后把这种评判反映在自己的诗歌作品里。这是一个才子的情怀,也是一个诗人的风度。但是,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词语里蕴含的意思通过不同人的解读则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诗人们的作品也常常会让人们产生不好的理解,有一些诗人还会因此被贬官,甚至还有一些诗人会为此引来杀身之祸。
沈括是《梦溪笔谈》的作者,而《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巨作。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正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举报了苏轼,所以才引发了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可谓是改变了苏轼人生里很长的一段人生轨迹。沈括偶然有一次看到了苏轼的诗稿,并且觉得其中有许多内容都在妄议朝政,并且还对统治者的行为有所诬陷。
所以,沈括便把那些诗歌递交给了宋神宗,不过他压根就没有重视。之后,监察御史又开始彻查这一件事情,并且把苏轼告上了朝廷,监察御史称,苏轼的诗作实在讽刺朝廷,这一次朝廷才开始重视,让御史台开始彻查这一件事情。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诗作风格突然发生了变化,那么究竟苏轼写下了什么样的诗句,才会引起统治者这么大的不满情绪呢?
苏轼调任湖州知府之后,写诗向宋神宗表达自己的谢意。苏轼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一句话,表达了苏轼对于新法的不满,这在许多臣子眼中是对宋神宗极大的不尊重,宋神宗一直以来都非常的欣赏苏轼的才华,但是,这一次,宋神宗还是选择了逮捕苏轼。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这一句诗,苏轼写的是宋神宗颁布盐禁政策之后,百姓没有办法吃到盐,但是他的描写有点过分,因为他也表达了,自己已经三个月没有吃过盐了。“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这一句诗,写的是宋代的青苗法。
其实青苗法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它也确实是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只是百姓想要获得到便利,就必须要经过繁琐的手续,在这个过程里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所以苏轼便说这些手续会花费百姓半年的时间。统治者毕竟是非常的注重自己的权威的,这样的说辞,自然会让统治者感觉到不高兴,手续复杂,也是为了让政策的细节能够规范化,合理化,但是苏轼却没能明白统治者的心。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一句话,是苏轼讽刺了国家的考试制度。彼时,宋神宗在考试之中加上了一门法律知识,这也并不是多么过分,但是苏轼却说,就算读了非常多的书,但是只要不读法律相关的书,在考试的时候,照样也会答不上来题目,所以说读的那些书也就相当于是白费。
无论皇帝设置什么样的考试制度,那都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就算皇帝是凭借着自己的喜好来的。他也是站在权力顶峰的人,他是要维护着自己的权威的,但是苏轼却显然是在讽刺着他设置的考试制度,这也难免会让宋神宗非常的生气。
在古代,若是和苏轼一样,非常的有才华,就有机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成为一代名臣,但是,苏轼的情商显然并不是太高,又或者说,他根本就无法适应官场里的那一套应酬,所以也难免他会成为乌台诗案的受害者。
参考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