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集邮知识(十五) [打印本页]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4-8-24 07:58:47     标题: 集邮知识(十五)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8-24 07:58 编辑

                      集邮知识(十五)
                                       
                                                      [attach]33984[/attach]              

        雕刻版邮票

     印制邮票主要采用粘印(凸印)、胶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写(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邮票以线点深浅、疏密和粗细的特有表现语言而独具魅力,受到集邮者的喜爱。同时,它又以难于伪造受到发行部门和印刷厂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雕版邮票比胶版和影写版邮票的生产周期长,工艺难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邮票发行较少。

      据统计资料,1950年至1999年期间,我国发行雕刻版的纪念、特种、普通邮票(包括混合版套印)共计178套,其发行走势呈驼峰状。

                                             [attach]33981[/attach]

      50年代发行的老纪特雕刻版邮票多达106套(纪68套、特38套),每套发行量不大,一般在700万套左右,全部分散在北京、上海等地印刷厂用传统的凹印设备印制,质量达到较高水平。1958年发行的《林业建设》雕版邮票获"世界十大佳邮"荣誉,1963年影雕结合的《黄山风景》"迎客松"被评为国际最佳印刷奖。这一阶段的雕版邮票数量既多质量又高,形成第1个高峰。

                                            [attach]33983[/attach]

      1967年4月至1973年10月,为"文"票和编号票时期,共发行9套雕刻版邮票,因为这一阶段的邮票发行量急剧加大,配合政治形势的邮票接连不断,雕刻版印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仓促上阵快速发行的要求。但在1972年发行的《红旗渠》影雕套印邮票,印刷质量很高,堪称这一时期的佼佼者。

                                       [attach]33982[/attach]

      1974年5月至1991年为 JT票时期,集邮业务全面恢复发展,集邮队伍日益壮大,集邮活动空前活跃,邮市几度火爆,使我国邮票品种、数量都较前有崭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发行雕刻版邮票41套(J票15套,T票26套),印制质量受到国内外好评,是又一高峰时期。

     1992年起至今我国纪特邮票按年份编号,每年发行套数和印量不断调整,印刷厂任务繁重,50年代引进的雕版设备老化,新引进的7色影雕机难以全面正常运转,新增的南(河南)、北(辽宁)两条邮票生产线主要印制胶版邮票,因此,纪特邮票采用雕刻版很少,尽管集邮者千呼万唤,但这一阶段只发行雕刻版邮票12套,平均每年1套半不到。 这一次《古代思想家》邮票采用影雕套印,以雕刻版的线点做人物的轮廓和主层次,以照相凹版做质色面部层次的细部变化,两者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比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attach]33980[/attach]





作者: zxcvb    时间: 2014-8-24 08:07:04

     赞集邮

历史家说:
“邮票是人类文明的传记,
波澜壮阔的历史重现在方寸之地。”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4-8-24 08:41:02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10 08:00 编辑
zxcvb 发表于 2014-8-24 08:07
赞集邮

历史家说:

[attach]34101[/attach][attach]34102[/attach]
作者: 春水东流    时间: 2014-10-12 18:54:30

好贴!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5-1-10 08:00:26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10-12 18:54
好贴!

谢谢!
作者: 思雨    时间: 2015-1-10 08:11:39

好帖!欣赏、学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