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毛岸红进京,贺子珍并未陪同,临别嘱咐:见到爸爸,代我向他问好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4-13 04:32:20     标题: 毛岸红进京,贺子珍并未陪同,临别嘱咐:见到爸爸,代我向他问好

毛岸红进京,贺子珍并未陪同,临别嘱咐:见到爸爸,代我向他问好                                                         2022-04-12 11:46                    
   前言
毛泽东为了革命、为了祖国和人民一生忙碌操劳,他是伟大的,也是孤独的,先后有六位亲人离他而去,他的十个孩子,也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只留下了三个。
而在这十个孩子中,毛岸红的经历最为波折。
一、贺子珍幽居上海,盼儿心切
上海市四川北路栗阳的尽头,绿荫掩映之中,有一幢被高墙围起的三层楼房。这所不是特别大的院落里,有花有草。楼上常有一个身影眺望远处,听蝉鸣鸟语。
这个人便是贺子珍。1947年她在苏联漂泊了近十年之后,回到了哈尔滨,后定居在上海。
因毛泽东思念女儿,她便将娇娇送到了北京。此后娇娇就跟着毛泽东生活,寒暑假会回来和她一起住。

图 | 贺子珍和女儿李敏 图 | 贺子珍和女儿李敏
这位曾在战争年代奔赴前线的女英雄,如今已经落下了一身的毛病。她几乎很少出门,总是待在房间里,看看报纸,或者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
缺少了子女家人的陪伴,贺子珍常常感到孤独。当充满落寞的时光一点点流逝,一件埋藏在心里很久的愿望开始变得强烈。她想要找到遗失多年的孩子,毛岸红。
于是怀着激动又坎坷的心,她给江西省长邵式平写了一封信,信中她提到儿子“小毛”从出生到被寄养在老乡家的过程,以及她思念儿子,希望可以帮助她找到儿子的急切心情。
信寄了出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贺子珍常常回想起儿子被送走的情景,那时的岸红不过才3岁。
1932年贺子珍在汀州福音医院生下了她和毛泽东的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眼睛又圆又大,像极了毛泽东。产后14天,毛泽东从宁都赶来看望他们母子。
当时的毛泽东正经历着自己人生中的晦暗时刻,他提出的关于红军的正确路线和主张遭到党中央的反对,他个人也被排挤,失去了领导权,被安排到后方工作。

图 | 毛泽东和贺子珍
当失落的毛泽东来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和妻子一侧露出一个小脑袋的儿子,心中的忧愁四散而去。
“子珍,怎么样?”他俯下身子问妻子。“还好!”贺子珍面色苍白,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看到妻子如此虚弱,毛泽东安排警卫买来鱼肉、牛肉等为她补身体。
贺子珍生孩子时患上了疟疾,毛泽东便给孩子找了一个奶妈。奶妈在喂奶时常将这个可爱的孩子叫做“毛毛”,后来这个孩子的小名就叫做“毛毛”,他的大名是毛岸红。
“毛毛”的出生给毛泽东带来了慰藉。他几乎每天都来医院看贺子珍和“毛毛”。他会把孩子从奶妈手中接过来,抱一抱,再亲一亲。孩子睡着了,他便小心地将孩子放在贺子珍身边,默默地看着他们。
一次他陪着孩子玩耍,将毛毛扛在肩上,笑着对众人说:“我是老毛,他是小毛,叫‘小毛毛’,比我还多一个‘毛’,将来一定会超过我。”
由于处于动乱之中,毛泽东的大部分孩子出生以后,他都没有陪伴很长时间,但这一次不同,他被安排到后方工作,相对来说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他看着毛毛越长越大,看着他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心中就格外地欢喜。每次工作回到家中,毛毛就踉踉跄跄地扑到他的怀里,蹭蹭他的衣服,发出小奶音,不停地叫着“爸爸,爸爸……”

图 | 毛泽东和贺子珍
贺子珍对这个孩子也喜爱得不得了。毛毛虽然年纪小,但他的听话懂事已经逐渐显露出来。每到毛泽东出门回家晚一点的时候,毛毛就守在门口,靠着门框,伸着脖子等爸爸回来。要是等饿了还看不到爸爸的身影,他就会像个小大人一样说:“我不饿,我要等爸爸回来一道吃。”
毛泽东和贺子珍就这样暂时享受着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在前方,由于实行了错误的路线,面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耗费一年的时间,都未能取得胜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
长征路上注定凶险,像毛毛这样的小孩是不能带在身边的。许多战士都将他们的孩子托付给了别人抚养。
毛泽东神色凝重,他不知道该如何向贺子珍说明情况。他回到家中,抱起毛毛,毛毛依旧蹭蹭他的衣服和脸。在毛毛圆圆的脑袋里,还不知道也许下一刻他就将和父母分别。
毛泽东摸了摸毛毛的头,许久才对贺子珍说:“中央决定,中军这次转移,只有少数女同志可以跟着走,但孩子一个都不准带。”
听到毛泽东这样说,贺子珍看着面前可爱的毛毛,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经过一番考虑他们决定将毛毛托付给准备留下来打游击的毛泽覃和贺怡。
已经步入秋天,贺子珍担心毛毛受寒感冒,在临走的前一天,半夜起床,裁剪开自己的一件军衣,又拆掉了毛泽东的一条夹裤,将里面的棉花取出来,借着昏黄的灯光为毛毛赶制了一件棉衣。
这件“东拼西凑”的棉衣是贺子珍和毛泽东唯一留给毛毛的东西,上面包含了父母对他深深的爱。
长征开始之后,毛毛一直由毛泽覃抚养。后来瑞金陷落。他担心毛毛会遭到敌人杀害,便派警卫把他送到当地的一户老乡家中。不幸的是,毛泽覃和那位警卫员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而毛毛的下落也无人知晓。
二、贺子珍的妹妹贺怡为了找毛毛,车祸身亡
毛毛的下落成了谜,毛泽东和贺子珍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也没能走到最后。1937年贺子珍远赴苏联,她和毛泽东的夫妻关系也宣告结束。
十年之后她回到了哈尔滨,此时的她已是经历了众多磨难,还没有做出要找毛毛的决定。
毛泽东这么多年从未找过毛毛,他有着自己的考虑。
当年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老乡一定当宝一样养着,这么多年他们早就有了感情。孩子长大了要把孩子要回来,这对孩子和养父母来说都是痛苦的。
作为父亲毛泽东怎会不思念远在他乡的孩子,但他需要照顾到老乡的情感需求。

图 | 贺子珍和贺怡
有一个人在找毛毛这件事上是十分积极的,她便是贺子珍的妹妹,毛泽覃的妻子贺怡。当初姐姐和毛泽东将孩子托付给她,她却未能把孩子照顾好,还弄丢了,因此多年来,她一直在打探毛毛的下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贺怡将娇娇送到双清别墅,见毛泽东十分喜爱娇娇,贺怡向他提起了有关毛毛的事。
毛泽东给贺怡讲了老乡的难处,最后说道:“我的意见是,你就不要再去找小毛毛了。”
但贺怡的性格和她的姐姐一样倔强,已经做出的决定,任谁说都不会改变。更何况当时姐姐贺子珍独自生活,她心中对姐姐的愧疚感更深了。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找回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贺麓成。与孩子相认的那一刻,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既然自己的孩子能找回来,贺子珍的也一定可以。

图 | 贺子珍
1950年的春天,贺怡和贺子珍来到南昌。这里有许多贺子珍曾经的战友、朋友,来到这里后她的心情大好,身体也有所恢复。
贺怡看到姐姐罕见地露出高兴的神色,更加强烈地激发了她要找到毛毛的心。
这次贺怡来南昌,一方面是要去吉安上任,另一方面就是继续寻找毛毛。
一天她正在广东出差,接到了来自江西吉安地委的电话,贺怡激动万分。因为电话中得知关于毛毛的下落有了线索。挂断电话,贺怡立即驱车往吉安赶。同行的还有她的两个孩子贺海峰和贺麓成。
途径泰和时四周已经是漆黑一片,正常情况下,他们几人应该先在泰和停下,住一晚上,第二天再接着赶路,但贺怡顾不得那么多了,她只想快点见到毛毛。于是便要求司机继续开车。
在崎岖不平小道上汽车一路颠簸着,突然贺怡看到远处有火把闪现,她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她,一定有危险,于是立即要求司机停车。一旁的警卫员也要求司机停车。
可司机不但没有停车,还一脚踩到了油门上,车子疾速向前冲去。眼看着汽车就要掉入河水中,贺怡一把将儿子贺麓成推出了车外,而她连同车上的其他人则是一起随汽车跌入河中。
第二天清晨,贺怡和警卫员的尸体从河水中捞出,她的两个孩子只是腿部受了伤,并没有大碍。
贺怡终是未能替姐姐找到毛毛,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而随着贺怡的离开,寻找毛毛的线索再一次中断了。
三、苦寻20年,贺子珍终于见到毛毛,但毛泽东却没有见儿子
1953年3月,江西省长接到了来自中共中央政治部的电报,委托他帮忙寻找红军曾在江西留下的孩子。其中他看到了毛毛的名字。
前一段时间,他收到了贺子珍寄来的信,也是请求他找毛毛。
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抛下小家,守护大家,甚至是牺牲了生命换得今日的和平,如果能为他们找回失散的孩子,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邵式平立即着手做这件事,对于寻找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孩子毛毛,他更是格外重视。
他把这件事交给省民政厅厅长朱开栓,事关重大,朱开栓在了解了详情后,将找毛毛的任务交给了优抚处王家珍。
王家珍是个年轻人,他曾上过朝鲜战场,对于贺子珍充满了崇敬之心,于是毫不犹豫地向朱开栓表态:“不管 有多大困难,哪怕走遍瑞金的村村寨寨,问遍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一定要尽力地去找。即使毛毛不在人世了,也得把情况弄清楚,给贺大姐一个准确的信息。”
其实能够找到毛毛的机会是很渺茫的,当年红军为了保护老乡和孩子,都是暗中安排的,后来敌人在红区实行了多次的剿杀,许多人都未能幸免。再加上连年的战争导致的瘟疫、灾荒等,老百姓家里大都条件不好,那些孩子能够顺利长大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尽管如此,王家珍还是挨家挨户地寻找,他相信只要他不错过任何一户人家,就有机会找到关于毛毛的蛛丝马迹。
果然一天晚上他在叶坪乡政府的门口遇到两个村民,通过聊天,王家珍获得一条重要的信息:在朱坊村一户叫做朱盛苔的人家曾经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据说孩子的父亲“来头不小”。
第二天王家珍就赶到了朱坊村,经过一番寻找,他来到了朱盛苔的家中。朱盛苔和他的妻子黄月英承认当年确实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叫朱道来。但随后他们又说孩子已经被人接到南京了。
原本激动不已的王家珍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但随后他很调整自己的心情,和朱盛苔夫妻聊起了朱道来。
20年前,朱盛苔一家正在屋里吃饭,只见几个红军来到了他们的家中,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他们将孩子托付给朱盛苔,并表示了感谢,就离开了。
朱盛苔曾参加过乡赤卫队,配合红军进行反“围剿”战争,是绝不会背叛红军的。红军走后,敌人很快占领了此处,并开始到处搜查红军孩子的下落。
朱盛苔为了保护孩子,在一个寒冬夜晚将他包裹在一个被子里,然后又躲到村外的小庙里,才躲过了搜捕。
后来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个红军的孩子,他们为他取名朱道来,意思为半道上捡来的。
在一家人的呵护下,朱道来顺利上完了小学、中学,长大成人……
但就在王家珍来的前两个月,一位从南京来的名叫朱月倩的中年女人将朱道来接走了。
她的丈夫霍步青曾是红军学校政治部的宣传部长,后为革命牺牲。当年他们也将孩子留在了瑞金。在见到朱道来之后,她确认朱道来就是自己的孩子,于是就将他带走了。
听到这里王家珍依然表现得很冷静,他询问朱盛苔夫妇有没有朱道来的照片,朱盛苔急忙拿出一张给他看。

图 | 毛岸红
王家珍看到照片眼睛一亮,这朱道来的模样和年轻时的毛泽东很像,他想了想,又问:“孩子小时候被送来时身上有什么东西吗?”黄月英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件小棉袄,王家珍看到这件用旧军服改造的棉袄,
心中一震,这和贺子珍所说的当年为毛毛做的棉袄很像。他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给了朱厅长。
朱厅长又把这些材料转给贺子珍,贺子珍看过材料之后觉得他很像自己的毛毛,便请求组织上能让她见一面孩子。
6月的一天,朱道来和黄月英、王家珍等人来到了上海栗阳路,贺子珍居住的小院里。
贺子珍泪眼汪汪地看着面前的朱道来,大声说道:“是毛毛,这就是我的毛毛!”接着王家珍又拿出了朱道来所穿的棉袄,贺子珍颤抖着双手摸了摸这件小棉袄,泪水又止不住地流下来。
但毕竟多年过去,难免不会出错,贺子珍带着朱道来去医院检查,结果她和毛毛的血型是一致的。
何况,现在还有一个南京来的烈士遗孀也认为朱道来是她的孩子。局面有些复杂,华东局办公厅赵尚志将此事报告给了中央组织部。
贺子珍已经确定朱道来就是她的毛毛,开心地陪着他到处游玩。几天之后,她接到通知,要朱道来、黄月英、王家珍去北京。

图 | 贺子珍
贺子珍不能同去,她虽然有些失落,但是想着孩子能见到父亲了,就为他感到开心。
她亲自将一行人送到火车站,朱道来上车后,她拉着朱道来的手嘱咐道:“孩子,到了北京后给妈妈来信,见到你爸爸的时候,代我向他问好。”
来到北京,很多中央领导都来看望朱道来和黄月英,大家都说朱道来长得像毛泽东。孟帅奇更是将朱道来接到自己家里住了好几天。
对于这位伟大的母亲,中央也表达了敬意,送给她500元,三匹布和一些日用品。

图 | 毛泽东和李敏
此外,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也来看望朱道来,还带着他参观了颐和园、天坛等古迹。
但朱道来在北京始终没能见到毛泽东。此事要提到一个人就是朱道来的“南京妈妈”朱月倩。她也来到了北京,并在中组部的招待所哭闹,说朱道来是她的孩子。
一个母亲急于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亲,毛泽东体谅这位母亲,他对中组部的人说:“管他是哪个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图 | 毛泽东
毛泽东的晚年又何尝不是孤单的,难道他就不想找回自己的孩子吗?但他是父亲的同时,也是一位领袖,他要时刻以人民为重,因此不能伤了这位母亲的心。
当然也不能伤了贺子珍的心。朱道来被安排在了中组部副部长孟帅奇的家中,并去到了北京师大南二附中学习,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
1971年朱道来因患肝癌去世。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