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离家26年,兵团参谋长回乡探亲,九旬老父问:长官你找谁?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4-15 15:50:16     标题: 离家26年,兵团参谋长回乡探亲,九旬老父问:长官你找谁?

离家26年,兵团参谋长回乡探亲,九旬老父问:长官你找谁?                                                         

2022-04-14 16:27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诗句。
1950年10月,诗中类似的场景发生在广东省五华县岐岭镇的一个小村庄内。
一位身着戎装的中年参谋长伫立在一间老屋门前,望着院中的老人激动得顿时一句话也说不出。
“长官你找谁?”年过九旬的老人半眯着双眼问道。
参谋长快步上前握住老人的双手说道:“爹,是我,我是老十啊!”
老人仔细打量一番后激动得老泪纵横:“真是苍天有眼啊!我儿出息了!”
这位军官究竟是谁,为什么回家后连老父亲都认不出他来呢?
他又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

曾国华
离家多年,回乡探父报亲恩
这位优秀将领就是
开国中将曾国华
,他1910年10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岐岭镇,家中兄弟姐妹十二人,排行第十。
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工资低微,在曾国华三岁的时候,为了缓解一大家子的生活压力,父亲忍痛把他送到同村的吕家当养子。
曾国华在吕家过着非人般的生活,不仅遭受虐待,还被奴役干苦力,年幼的他梦想有一天能逃离吕家。
1924年,国民革命军路过岐岭镇,十四岁的曾国华找准时机逃离吕家,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粤军,随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31年参加了红军。

从1924年离开家乡以来,由于南征北战、居无定所,曾国华从没有回过家乡一次。
多年来,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一封又一封家书寄回家,可都犹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回应。
1950年10月,曾国华任广州第十五兵团参谋长期间,到福建出差,于是决定顺道回家看看。
他轻装简行,只带了两个卫兵随行,毫不张扬地踏上了前往家乡的火车。
在车上,他陷入了回忆,尽管幼年时家徒四壁,但一家人其乐融融,他努力回忆着家人的样子,害怕回家认不出他们。

回家的当天,村里很多人都来村口迎接曾国华,与他们简短寒暄后,他急切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时隔二十六年,曾国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尽管老人已年过九十,白发苍苍,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父亲。
他大声地喊着父亲,可是老人却把他当成了问路寻人的外乡人,原来,由于曾国华长大后模样发生了变化,再加上老人年岁已高,父亲已经认不出他了。
直到曾国华说出了自己的小名“老十”,并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后,老人才相信眼前的军官是二十六年未见的亲生儿子,两人喜极而泣,抱头痛哭!

随后曾国华与兄弟姐妹们一一相认,一家人终于团聚。
老人愧疚地问曾国华:“老十啊,当年我把你送给吕家,你一定记恨我吧。”
“爹,这说的哪里的话,当时家里困难,我能理解,这么多年我从来都没有怪过您。”曾国华连忙安慰道。
老人紧接着又说:“那你还是去吕家看看吧。”
曾国华斩钉截铁地说:“吕家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的,您就别劝我了,我只认您!”
想起当年在吕家的种种遭遇,曾国华对吕家十分抵触,试问,如此狠心地养父母,谁愿意认呢?
老父亲抚摸着曾国华身上的多处战伤,心疼地说道:“打仗这么多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为了革命的胜利,我们军人吃点苦不算啥!”曾国华笑着答道。
兄弟姐妹们都很好奇地问:“老十啊,你是如何从士兵一步步成为将军的呢?”
曾国华自豪地笑道:
“成为将军并非一日之功,这得从我还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说起了。”
对于这段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成长历程,曾国华记忆犹新,他侃侃而谈,思绪飞回到了十九年前。

加入红军,崭露头角提连长
1931年8月,曾国华所在的部队被红军俘虏,他自愿加入红军,成了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的一名普通战士。
1932年4月,曾国华所在的十一师奉命攻打福建漳州,在行军途中,天降暴雨,道路泥泞,部队艰难前行。
一条河拦住了红军前进的道路,河水湍急,并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
曾国华镇定地说:“雨越下越大,必须尽快渡河,再过一会儿渡河就困难了!我建议由强壮的战士背体弱矮小的战士过河,降低风险。”

说完,身强体壮的他迅速挽起裤管,背起一名小战士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过河后他又返回来,继续帮助其他战士过河。
部队战士纷纷效仿他的做法,就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部队全员安全抵达河对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作战地点。
4月19日,十一师攻打漳州的八宝山阵地,三十一团负责阻断敌人的退路,曾国华和战士们守株待兔,用树叶遮盖全身隐蔽在道路两旁,疲惫的敌人经过时全然不知,被打得四散奔逃,毫无招架之力!
“弟兄们冲啊,分散包围,一个都不要放跑!”曾国华冲在最前面高声喊到。

战士们受到他的感染,顿时群情激愤,斗志昂扬!不仅俘虏了企图逃跑的敌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这次战役后,敢为人先、有勇有谋的曾国华升为二连的班长。
1933年春天,曾国华的部队接到攻打乐安县城的任务,他依然奋勇争先,带领冲锋队冲在部队的最前面。
在枪林弹雨中,尽管曾国华格外小心,一块弹片还是打中了他的下腭,鲜血不断从伤口涌出,卫生员发现后急忙把他抬出战场。

卫生员仔细检查伤口后担忧地说:“弹片深深嵌入了皮肉,必须尽快做手术,不然会危及性命!”
红军缺乏医疗物资,没有手术刀和麻药,甚至连医用酒精都没有,没办法,卫生员只得用白酒给伤口消毒,以菜刀作为手术刀!
战士们把曾国华按在地上,卫生员用菜刀割开伤口,把弹片硬生生从肉里取了出来,曾国华强忍疼痛,豆粒般的汗珠不断从他额头冒出。
手术后曾国华打趣道:“这简直跟杀猪一样,看来我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休息了两个多月后,曾国华回到部队,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五团,曾国华升任二连排长。
1934年4月,曾国华因作战勇猛,指挥有方,继续升任至红五团二营的连长。
从普通战士升到连长,曾国华没有志得意满,因为他清晰地明白,漫长的革命道路上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完成!

誓师东征,渡河立功升团长
1936年1月28日,曾国华在陕北参加了红军东征誓师大会,会上宣布红一军为右路军,红五团担任先遣部队。
2月中旬,红一军第二师到达黄河西岸,东岸有国民党重兵把守,再加上黄河天险,红军要想渡河可谓困难重重!
为了确保顺利渡河,红五团团长张振山挑出二十四名骨干组成了渡河突击队,由曾国华担任队长。

曾国华接到任务后非常欣喜,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为大部队渡河开辟道路!
2月19日,师长刘亚楼带领曾国华查看地形,在岸边给突击队布置任务。
刘亚楼指着对岸对曾国华说:“突击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划船渡河,先占领山腰兵力最薄弱的中心碉堡,再分头夺取南北两个碉堡,确保大部队安全渡河。”

刘亚楼
“如果你们被敌人发现,也绝对不能后退半步,必须抱着必死的决心拿下碉堡!”刘亚楼又补充道。
“突击队保证拿下河对岸阵地,请师长放心!”曾国华自信地回答。
2月20日晚上,突击队集结在岸边整装待发,曾国华鼓舞队员们:“我们是红五团的铁打的战士,绝不后退,誓死完成任务!”
刘亚楼亲自给突击队送行,在认真检查装备确保无误后,送突击队分别登上了两条船,晚上八点整,渡河行动正式开始。

在夜幕的掩护下,战士们奋力划船,两条小船迎着激流快速地驶向对岸,突击队全员全身贯注地注视着河对面,做好了随时接战的准备。
当船快要抵达岸边时,一阵急促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迎面扫射过来,两名队友中弹身亡,突击队暴露了。
曾国华镇定自若,大声地鼓励大家:“同志们不要乱,大家加把劲一齐用力,快速划到对岸就是胜利!”队员们信心大增,一鼓作气竭力划船,很快小船就抵岸了。

突击队员跳下船,快速分散开来,义无反顾地冲向半山腰,借助敌明我暗的优势,顺利拿下了中心碉堡,随后又分别快速占领了南北两个碉堡。
敌人的增援闻声赶来,向突击队发起猛烈的攻击,试图夺回碉堡,曾国华率队奋勇抵抗,连续几次打退了敌人的攻势。
由于信号员已经牺牲,曾国华只得点燃柴火作为信号,张团长看见撕开一个登岸口子后,立刻下令吹响渡河的号角,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渡过黄河,配合突击队占领了东岸全部阵地。
曾国华带领突击队不辱使命,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渡河胜利后,突击队受到表彰,曾国华升任红五团副团长,东征胜利后,升为团长,他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英勇抗日,战功赫赫任旅长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五台山召开会议,师长在会议上作了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的战前部署。
曾国华任一一五师第六八五团第二营营长,二营是由原先的红五团改编,此次曾国华接到的命令是率领二营伏击日军的先头部队。
临行前师长嘱咐曾国华:“你们二营任务艰巨,不仅要狠狠地打击日军,还要占领老爷庙高地并死守,扎紧包围圈,配合大部队吃掉整个板垣师团!”

曾国华响亮地回答:“请师长放心,二营必定血战到底!”
24日,曾国华带领二营冒着瓢泼大雨昼夜行军,于25日清晨到达预计伏击位置,全员顾不上吃早饭,迅速在道路两旁挖深沟,修筑好了阵地工事。
25日早上8点左右,日军的两架侦察机呼啸而过,不久后日军头部车辆迎面驶来。
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3000余人、百余辆车,车上载有迫击炮、重机枪等先进武器。
曾国华传令:“同志们,这是条大鱼,先沉住气,听我命令,等敌人走近了再打!”

随着汽车的声音越来越近,日军先头部队已全部进入包围圈,离二营阵地只有百米左右。
“给我打!”随着曾国华一声令下,二营依靠居高临下的优势率先发难,机枪和步枪一齐开火,一个个手榴弹涌向敌方阵营!
日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势打乱了阵脚,士兵们跳下车胡乱开枪,仓皇应对,头部车辆被炸得冒了烟,山谷里人仰马翻!
日军车辆、军马、士兵全都陷在泥地里寸步难行!陷入如此境地,重机枪等重武器一无是处。
曾国华见时机成熟,大喊一声:“冲啊!”整个二营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日军,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顿时杀声喊声响彻山谷!

经过一场激战,日军几十辆汽车被炸翻,先头部队损失过半,曾国华率二营夺取了交通要道,彻底切断了日军的外援。
曾国华此时顾不上休息,他立刻带领两个连向老爷庙发起猛烈的冲锋,日军抵挡不住,只得放弃高地。
不久,日军的援兵赶到,向老爷庙发起了迅猛的反攻,试图夺回高地,曾国华和二营将士死守阵地,子弹打光了就与敌人展开肉搏!
正当高地快要失守的时候,八路军的援军赶了过来,曾国华大喜,率领二营剩余的将士冲下高地,配合援军把日军消灭得一干二净!
“平型关大捷”为抗日战争开了一个好彩头!曾国华率领二营以强硬的作风,杀出了“模范红五团”的气势!

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国华参与指挥了多次像平型关战役之类的大战,例如“乐陵战役”、“灯明寺战役”、“海陵战役”等战役,并且都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国华依靠赫赫战功,于1946年1月升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七旅旅长,此时新的挑战又摆在了曾国华面前。

解放援朝,定国安邦授中将
1946年2月,曾国华率东北民主联军参加了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4月1日,国民党第二十五师、十四师同时向辽宁本溪发起进攻。
曾国华深知守卫本溪的重要性,本溪是战略要地,一旦失守,将会给四平主战场带来巨大的压力。
他率第七旅在石灰厂、三人沟、大甸子等地区设伏,依靠地形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第七旅与敌军第二十五师奋战一昼夜,敌军死伤七百余人,眼看防线牢不可破,只得败退。
敌军第十四师也在桦甸子遭到兄弟部队的顽强抗击,未能前进一步,一保本溪取得胜利!
4月7日,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八千余人,再次向本溪发起进攻,曾国华指挥第七旅配合第九旅抗击敌军。

曾国华部依托地形优势与敌周旋,战斗持续了整整八天八夜,共歼敌军四千余人,敌军损失过半,只得再次败退,二保本溪取得胜利!
4月中旬,曾国华率第七旅参加了保卫四平的战役,并取得了巨大胜利,极大鼓舞了东北将士的士气!
1946年11月,曾国华升任第三纵队副司令员,1947年2月,协助司令员曾克林指挥
“三保临江战役”
,这场仗打了三十七天之久,最终歼敌一万余人,解放军大胜!
“本溪保卫战”、“四平保卫战”、“临江保卫战”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指挥作战的曾国华功不可没!

1949年9月,曾国华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参谋长,1951年11月,任解放军空军第三军军长,1953年初,曾国华奉命率空三军进入朝鲜作战。
入朝作战期间,空三军指挥所设在一个废弃的矿井里,周围荒无人烟、物资匮乏,工作条件十分艰难,再加上矿洞四周闭塞,工作氛围显得格外压抑!
曾国华时常勉励大家:“陆军将士正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这点困难不算什么!空军必须做好侦查敌情、摧毁敌人工事等工作,为陆军排忧解难!”

指挥所全员克服重重困难,在洞里吃住办公,夜以继日,坚持到同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曾国华再次圆满完成了任务。
1954年6月,曾国华升任东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曾国华为定国安邦之大计戎马半生,开国中将实至名归,他不骄不躁,继续克己奉公、尽职尽责。

为了报答父亲的恩情,他把老父亲接到身边居住,让老人安享了晚年。
1978年1月3日,曾国华病逝于成都,享年68岁。如今,他的故居已全面修缮,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区。
曾国华故居的墙壁四周,清晰地记录着他的革命事迹,他的故居已经成为红色革命文化的象征!

总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中的这段话完美诠释了曾国华从士兵成长为将军的原因。
生活的苦难压不垮他,抗战的困难难不倒他!
他那刚强坚毅、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人们弘扬。
爱憎分明、有恩必报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华传奇的军旅生涯令人赞叹,彪炳千秋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