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22-4-28 17:15:13     标题: 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

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                                                         

2022-04-28 16:13                    

                                       

他本可以不被捕。

1935年1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十军团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方志敏率领的先头部队800人本已冲出重围,却发现大部队没有跟上来,他毅然折返寻找红十军团主力部队,随后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红十军团 伤亡惨重,弹尽粮绝,方志敏等主要领导人隐蔽在陇首封锁线附近的山里,在冰天雪地中与敌周旋13天后,不幸被捕。

他本可以不死。

方志敏被捕后,蒋介石亲下手谕要求将其“劝说归诚”。敌人将他移至优待牢房,网罗国民党政军要员和同乡同学轮流探监充当说客,许之以高官厚禄,结果却只能得到他“视死如归”四个大字。 劝降不成,敌人豺狼一般凶相毕露。他本身就染有肺病,入狱之后脚戴重镣,残酷的折磨使得他身体极度虚弱,他忍受着巨大的疼痛,用敌人让他写自白书的笔墨纸张在牢房里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传世之作。在这些饱含革命者忠诚和热情的文字里,他写下了对生死的坦然,写下了对信仰的坚定,写下了对新中国的无限期盼。

他选择死亡,因为心中满怀着一个光明的希望。

“黑暗一定会消失,共产主义的光明世界一定要来到,美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1935年8月6日夜,年仅36岁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被秘密处决。多年以后,人们凭借着烈士尸骨脚上的镣铐,确认了烈士的身份。

为什么他能拥有如此光明而坚贞的信仰,在生死之间做出高贵的选择?

曾有敌人试图这样劝降方志敏:你今年只有36岁,你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说要500年才能实现,至少也要两三百年,你难道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为两三百年甚至500年才能实现的理想去奋斗吗?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共产党人所信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代表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是宇宙间的真理。为这样的真理献身,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

行动的自觉来自于信仰的坚定,而对信仰的笃定来自于对真理的确信。他坚信共产主义代表了整个进步人类的理想追求,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社会形态,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将来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这种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理想信念,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量,在其内心构建了一座坚固的精神堡垒。

他时刻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严守党的纪律、以人民公仆自居、甘守清贫生活,他说:“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呵!”即使到了生命最后时刻,他依然为理想放歌,未来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面对残酷命运,坚守信仰、向死而生,相同的选择、类似的场景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一次次上演。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集团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成千上万的人们倒在血泊之中。面对敌人的暴虐屠杀,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

汪寿华生前曾对周围的同志说过:“革命是追求真理的事业,我们应尽力地走我们现在应走的路。如果牺牲了,以后的路自会有人来继续走下去的。”

面对严刑拷打,赵世炎铿锵的言语中依旧饱含希望,“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

《觉醒年代》剧照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萧楚女昂首挺胸,高声回答:“你们杀吧!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

无论是在革命潮流高涨的顺境中,还是在革命遭受打击摧残的逆境下;无论是面对“白色恐怖”的死亡威胁,还是面对枪林弹雨的战争挑战。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无数共产党人就是靠着这样的理想信念,抱着必死的决心,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去,在黑暗混沌的中华大地上寻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

习主席曾提到,“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缺少理想信念,对共产主义缺少信心,只是随大流入党、为了找个好工作入党甚至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而入党,宗旨意识与群众观念必然出现差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便会随之产生。

组织入党只是起点,思想入党才是终身课题。列宁曾说过,“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在党旗下宣过誓言的共产党员都必须铭记自己的使命,以榜样为镜,见贤思齐,不断磨砺党性,为共产主义事业去拼搏、奋斗,奉献自己的精力乃至生命。只有如此,方能无愧自己、无愧时代、无愧于党。

作者 / 池鱼

编辑 / 杨洋

校对 / 吴安宁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