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胡琏的军职资历不如薛岳,为何胡琏能守金门,薛岳却守不住海南岛
[打印本页]
作者:
志和
时间:
2022-5-8 14:25:06
标题:
胡琏的军职资历不如薛岳,为何胡琏能守金门,薛岳却守不住海南岛
胡琏的军职资历不如薛岳,为何胡琏能守金门,薛岳却守不住海南岛
2022-05-08 10:48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949年,我军沿长江下游一线发起渡江战役,不到一个月就横扫沪宁杭地区,为我军进一步南下创造了条件。
蒋介石原先妄想依托沪宁杭地区迟滞我军的攻势,为其经略西南以及东南地区争取时间。可是,由于我军战力强劲,战术运用得当。
同时后勤补给以及情报及时准确,
我军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就彻底歼灭了蒋介石部署在沪宁杭地区的五十万国民党主力部队。
同时,伟人又下令让第三野战军立刻南下追歼窜逃至东南沿海的国民党残余部队,以避免敌军得到喘息之机,为我军顺利解放全国减少阻力。
1949年下半年,
国民党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军政官员从上到下人心惶惶,都明白国民政府大势已去,根本无心与我军作战,都以自保为前提。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可用之人非常少,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消灭了国民党200多万的主力部队,国民党军队不仅军队数量变得有限,而且战斗力普遍都比较弱,武装装备和后勤补给也不能够满足军队的需要。
不仅军队数量不足,可用的将领也不多
。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俘虏了大批的国民党军事将领,其中不乏指挥才能出色的优秀军事人才。如杜聿明、王耀武、廖耀湘等抗战名将。
蒋介石只能从剩下的国军名将中,经过筛选之后,选择了一批认为可靠的将领作为东南沿海军事防御的主官。
而其中就包括胡琏和薛岳
。虽然胡琏的军职和资历都不如薛岳,但是胡琏在东南沿海防御作战中所取得的战果却远超薛岳。
一、资历老,能力强的薛岳
薛岳可谓是国民党军队中资历最老的一批。早在北伐战争时,就已经是主力部队的师长。
国民党军队最初北伐时只有8个军10万人的兵力,而薛岳在北伐时就能独自掌握一师的兵力,可谓是位高权重。
全面抗战初期,
薛岳就指挥着一个兵团20多万人的兵力
,而且这个兵团下辖的部队几乎是当时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中国军队战斗力的精华所在,不仅配备坦克、重炮还能够得到战机的支援。
武汉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为了能够遏制住日军进一步向西攻击的势头,保障当时陪都重庆的安全,也为了更好地整合江南、江北战区的军事力量,决定组建第六、第九战区。
薛岳的部队武汉会战之后就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负责牵制占领武汉地区的第11军
,为此,蒋介石以薛岳的江南兵团为基干,组建起第九战区。
薛岳升任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负责统筹江南地区的军事作战行动,牵制华中日军主力部队,以及保证陪都重庆的侧翼安全。
同时,
为了保障第九战区的后勤补给
,蒋介石还让薛岳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以便调配湖南地区的人力物力,满足作战需要。
湖南地区是抗战时期重要的兵员和粮食补给地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薛岳之所以能够蒋介石的重用很大程度上和薛岳的资历和能力分不开。
薛岳和蒋介石同是保定军校毕业
,属于校友关系,在军校期间曾经有过不错的情谊,毕业后,薛岳又南下投靠了广州国民政府,又和蒋介石成了同事。
薛岳因为在陈炯明叛变时,保护孙中山先生夫妇突出重围有功,被任命为团长,开始掌握部队。
薛岳的军事能力也十分优秀。
北伐战争期间,带领部队转战闽赣湘浙等地,
南昌战役中,帮助蒋介石攻克重镇南昌,之后,又随蒋介石攻取上海。
薛岳还是我军的老对手,在第5次反围剿后,薛岳指挥部队一路追击我军,从江西一直追击到陕西,虽然没有取得多少战果,但蒋介石却认为这是薛岳忠心耿耿的表现。
因此,薛岳才能够在全面抗战初期就被委以重任,成为一方诸侯。在抗战中期,
薛岳多次组织大型会战,
遏制了日军进攻大西南的攻击态势,有力地保证了重庆大后方的安全。
抗战结束后,薛岳就被闲置了起来,一方面是薛岳与蒋介石的观念和派系冲突,另一方面也是蒋介石刻意打压薛岳。
直到1949年,我军取得两广战役胜利后,
蒋介石为了保住海南岛
,这个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在经过多方面考量之后,才决定重新启用薛岳。
薛岳接手海南岛防务之后,首先对海南岛的军事力量进行了解,当时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军一共只有10万人的兵力,但是海陆空三军齐备,拥有数十艘海军舰船以及近百家空军战机,守岛能力比较强。
薛岳将岛上的陆军部队进行重新布置
,在海南岛北部,建立起了一道"伯陵防线",同时将部队沿防线做梯次配置,形成一个熔炉,薛岳将其称为"天炉"战法。
薛岳之所以为建立伯陵防线和天炉战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抗战期间,薛岳凭借着这两样东西,多次挫败了日军进攻。可惜的是,薛岳这两件秘密武器并不能收到令他满意的效果。
我军发起海南岛战役之后
,薛岳辛苦建立起来的伯陵防线一触即溃
,守岛的士兵也很快做鸟兽散,在一个月多月的时间里,我军就彻底实现了对海南地区的解放。
薛岳也在开战后不久,急忙乘坐军舰退往台湾。此后就一直被蒋介石闲置冷落。与薛岳相比,胡琏的金门守卫战取得的战绩则是十分突出。
二、守住金门的胡琏,丢掉海南的薛岳
胡琏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三野的老对手,因为胡琏作战时机动隐秘,又善于避实就虚,战法多变,因此被伟人成为"狐狸"。
胡琏是淮海战役中能够成功突围的少数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胡琏在渡江战役后,就撤退到了闽南一带,后来又被蒋介石委任为金门防卫司令。
胡琏就任金门防卫司令之后,
开始在岛上积极构筑工事,
同时向蒋介石求援,以增强岛上的军事力量。
相比于海南岛,金门岛无论是面积还是守岛兵力远远不如海南岛,可为何胡琏能够成功守住金门岛,而薛岳则是不堪一击,最终丢失海南岛?
国民党的高层的战略重心不同,
虽然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但是,海南岛距离台湾的地理位置太过遥远,而金门则是台湾的门户。
金门如果丢失,台湾将直接面临威胁,而金门如果能够被牢牢地掌握在手,那么国民党军队就有缓冲的余地,不至于太过被动。
因此,在海南岛战役打响之后,蒋介石不仅没有对海南进行大规模支援,
还抓紧时间转移海南岛上的物资和人员到台湾,
作为对台湾的重要补充。
而金门战役打响之后,国民党军队则是不遗余力的进行支援,不仅派出大批陆军支援部队,甚至就连海空军也倾巢而出,全力支援金门岛,有力地支援是胡琏打赢金门战役的底气所在。
我军的战役准备情况有所不同。金门战役前,
我军普遍存在着轻敌的情绪
,认为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军是手下败将不足为虑。
情报存在失准,原先我军得到的情报是岛上只有三个不满员的师不足两万人,但实际上岛上是整整三个装备精良,编制完整的师,总兵力超过三万人,并且还不包括来自台湾的支援部队。
我军渡海船只严重不足,
我军原先计划一次性运载六个团
,但最后,我军只筹集到了载运三个团的船只,并且缺乏经验丰富的老船工。
因此,我军在发动金门战役后,在战役前夕我军确实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战果,但后来,我军便后劲不足,因为缺乏足够的渡海船只,我军后续的主力没办法及时跟上。
而敌人的海空军又对渡海船只进行疯狂破坏,
导致船只数量不断减少
,直至最后,我军可用于渡海的船只被破坏殆尽,等待渡海作战的士兵,只能眼巴巴在海边等待。
因为有了金门战役的教训,我军在发起海南岛战役时慎之又慎。先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筹集到足够的渡船和募集到足够的经验丰富的船工。
同时对岛上敌情进行细致的侦查,
确保情报的真实可信和及时
,同时,还多次派遣小股部队率先登陆到岛上,与岛上的琼崖纵队恢复联系,实现内外夹击,增加取胜的机率。
同时针对士兵的晕船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士兵克服晕船的情况,保证士兵的战斗力。
因此,虽然海南岛的守岛兵力是金门岛的数倍,
但是,
由于距离台湾太过遥远
,加之不是蒋介石的战略重点,因此,对于薛岳的求援蒋介石并不给予重视。
加之,薛岳的守岛战术不如胡琏机动灵活,反而略显呆滞,一昧坚持原地防御,缺乏灵活机动性,造成在作战中一昧挨打,相应的友军又不能够及时救援,最终造成各部被孤立包围。
守卫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大多都是撤退到海南岛的残兵败将,
不仅士气低落,而且缺乏足够的补充,
战斗力十分有限。
因此,与我军战斗时,大部分都是一触即溃,溃散的士兵又影响了周围的部队士气,最终导致了整个守岛部队崩盘。
这估计就是为何都是国军名将,但胡琏能够守住金门岛,薛岳却守不住海南岛的原因所在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虽然我军解放金门岛失败,但却为我军成功解放海南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文/林伯南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