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福建西南部,雾气弥漫的山谷中有一种奇特的建筑群巍然矗立,它们由泥土一层层夯实筑就,身形庞大、结构坚固,人称土楼。那些见识过土楼风采的人无不对其赞赏有加。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他的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土楼称作“中国最特别的民居”;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说:“好像大地上盛开的巨大蘑菇一样,又像是黑 色飞碟自天而降,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 第 32 届世界遗产大会 ”上 ,福建 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被全世界知晓,越来越多的旅人前往这里,只为一睹它们的芳容,聆听它们的传奇故事。客家人各时期迁徙路线图
那时的中原,战火频仍、天灾肆虐,大批民众举族南迁,拉开了两晋至宋元时期中原汉人迁徙入闽的序幕。 其中, 进入闽南的一支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方言的福佬民系; 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一支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方言的客家民系。 而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交汇处。充满生活气息的土楼内部
多姿多彩的土楼圆楼
圆楼又称圆寨,是土楼三种典型中最富艺术魅力的一种。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圆楼的共同特点是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这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同。多环同心圆楼外高内低,楼中有楼、环环相套,祖堂设于楼中心,环与环之间以天井相隔,以廊道相通,而且廊道均与祖堂相连。这种不分长幼尊卑极其平等的联通聚居方式,虽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显得极为不可思议,但也确确实实地增强了凝聚力。二宜楼
方楼
方楼数量居各种类型土楼之冠。从外观看,四周高墙耸立、四角规整,呈封闭式,防卫功能十分突出。方形土楼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其内部布局、结构又由于受楼主需求、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不同因素影响,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充满生活气息的土楼内部
五凤楼
五凤楼脱胎于北方的四合院,两侧的厢房被加高,自前向后逐层升高,称为“横屋”。两列横屋之间分布着三座厅堂,沿着中轴线从前到后同样逐级升高,称为“三堂”。其中后堂被加高至三层到五层,犹如展翅飞翔的凤凰,故名五凤楼。福裕楼
变异样式
福建土楼的变异形式也特别丰富。它们结合地形、布局自由、形式独特,是福建土楼中极其珍贵的部分。没那么圆的承启楼
八角形的道韵楼
三个同心圆组成的锦江楼
还有方圆并立,组成“四菜一汤”的土楼群。
各式各样的土楼散布在青山绿水间。
一千多年前,客家人以“客人”的身份“闯入”到南方这片荒蛮的土地,并在此落脚生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修建房屋、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壮大。 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和沉淀,客家人把生活描摹成诗、刻描成画,并将其深深地印在了庞大的建筑体之上。 那建筑之上的一土一木、一砖一瓦,无时无刻不在证明着客家民族乃至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精神。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