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光绪问鸡蛋价格,李鸿章和翁同龢回答完全相反,到底是谁在欺君?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2022-5-22 03:26:24     标题: 光绪问鸡蛋价格,李鸿章和翁同龢回答完全相反,到底是谁在欺君?

光绪问鸡蛋价格,李鸿章和翁同龢回答完全相反,到底是谁在欺君?                                                         2022-05-20 08:45                                       
                                       

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情况放在古代封建时期是尤其常见的。古代时候向来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只要生在一个好人家,就算为人才得两失,也同样可以获得一个十分美满的人生。
那时,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乡绅士卒,全都凭借血缘、嫡庶跟长幼来确定继承关系,这种对才学和德行的忽视,一旦发生在皇帝身上,就很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为自小生活在深宫大院的皇子,如果登基之后也不深入考察民情,就很可能对天下形势、百姓生活造成误读,以至于做出危害社稷乃至祸国殃民之举。而光绪皇帝,就是这样的皇帝的代表之一。

光绪帝能够登上帝位,其实完全是靠着运气。1871年,光绪帝载湉出生于醇亲王府中,他并非是同治帝的儿子,而是醇亲王奕譞之子,按理来说,载湉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但1875年同治帝驾崩时,因为同治帝膝下无子,慈禧太后又想要将清朝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当时才仅仅4岁而且还是慈禧的亲外甥的光绪帝载湉,就被两宫太后接到了宫中,拥立成为了皇帝,是为光绪帝,但是朝堂大权,却掌握在两宫太后的手中。
光绪帝从此在紫禁城中成长,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成人。为了防止节外生枝,影响慈禧太后的地位,光绪帝的整个童年少年跟青年,都是在幽闭的紫禁城中度过的。虽然光绪帝通过跟各种老师的学习加上身为皇帝的身份,得以了解了一部分中外大事,但是对于民间真正的情况,心中其实是一片空白的。

这一点,从光绪帝问鸡蛋价格之事就可以看出来。1894年,甲午大战眼见就要开打,光绪帝劝慈禧暂停大摆寿宴以及修缮圆明园一事未果,便决定以身作则,节衣缩食,将自己的钱财和吃食的一部分拿出来,支援北洋水师。
那时候,光绪帝的伙食里,每天的4个鸡蛋减到了2个。千万不要觉得光绪皇帝抠门,实际上,在他的认知里,宫廷鸡蛋是一种相当名贵的食材。因为很多年里,内务府账目上呈报的御用鸡蛋的价格,每个几乎都达到了10两银子之巨,光绪帝从小就吃着这么“昂贵”的鸡蛋,自然以为鸡蛋本身就是这个价了。

因此,光绪帝每天减少两个鸡蛋,就能给北洋水师送去20两银子,加上光绪帝其他吃食用品的捐赠以及财物的直接赠予,那可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但光绪皇帝为了确认,还是分别问了当时两位大臣,一位是帝师翁同龢,以为是北洋大臣李鸿章。
李鸿章的回答,是在民间1两银子就能买到几百颗鸡蛋。而翁同龢的回答,则说鸡蛋是一种十分昂贵的食材,即使是他也只能在逢年过节或者祭祀大典的时候偶尔吃到一两个。

现在看来,李鸿章所言显然才是真实的民间情形。而翁同龢之所以有如此虚言,是因为翁同龢跟内务府乃是一丘之貉,翁同龢腐,内务府贪,二者狼狈为奸,这才有了光绪问鸡蛋的这场闹剧。
而光绪帝从小生活在深宫大院中,从来没有深入民间,自然不了解国情民情。因此最终光绪帝选择相信了翁同龢的话,而把李鸿章打发了。结果李鸿章实际拿到的钱,远远少于光绪帝以为给出了的钱,军费欠缺,北洋水师自然打不过日军舰队了。

而这种悲剧的产生,其实并不仅仅是光绪帝的错,更是整个封建社会背后的封建制度的错。只要封建统治延续下去,就还会出现下一个光绪帝,那么中国就始终无法从内忧外患的泥淖中脱身。
所以自从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之后,孙中山、黄兴等等革命先锋,就意识到了想要救中国,就非推翻清朝统治不可,就非推翻封建制度不可。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的枪响,有了后来涅槃重生的大大小小的革命,最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中国。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