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吃猪肉咋办?朱元璋直接改了一个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0 19:4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吃猪肉咋办?朱元璋直接改了一个字                                                        2024-05-10 14:30                                                    

发布于:天津市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将文化延续至今的国家。所以在这五千年中,有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保留了下来,有抛弃了很多糟粕。今天我们要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避讳一事。就是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吃猪肉咋办?朱元璋直接改了一个字

那么何为避讳呢?避讳是在封建时期的产物,是指在称呼帝王和长辈之时,为了以表尊重,而不直接称呼其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我国都是以礼仪大国著称的。在注重礼仪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坚决维护了阶层制度。就像孔子所说的,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大臣要像个大臣,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各个阶层之间要严格遵守自己的本分,不可以有所逾越。也因此,更加在意避讳这件事。可能现在大家对避讳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古代人把避讳这件事放在何等地方。现在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要说的就是唐代诗人李贺,他有“诗鬼”之称,还写下来“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千古名句。有这么好的才能,却一生都不得志。天妒英才,只活到了27岁,就离开了我们。之所以他不能进入仕途,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要避讳。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这其中的“晋”字正好同“进”士的“进”一个读音。因为这样李贺不再可以考进士,更走不了仕途了。虽然当时的好友韩愈帮他向上反映,可依旧没能打破传统。

从这件事都能看出古代的人很重视避讳这件事。在一个平民百姓身上都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那要是放在皇室成员身上又该怎么办呢?比如朱棣的皇舅徐辉祖,本身不叫徐辉祖,原名是允恭。但因为后来朱允文出生,徐允恭不得已才改名叫做了徐辉祖。
是不是能够看到人们为了做到避讳,而做的每一件妥协。既然大家都这么看重避讳,那是不是凡是皇帝的名字中所带有的字就不能用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比如明代,皇帝们都性“朱”,那菜市场里买猪肉的,或者百姓们该怎么说猪肉这类的词语呢。

其实,朱元璋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为了让百姓们能安心的说出带猪的词语或者话,朱元璋规定把“猪”改为“豕”或“彘”。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正常的交流了,再也不用顾及太多,不敢说话了。
之所以大家都这么遵守避讳的原则,除了是等级制度的规定,同样也是因为违反避讳这项原则的人会遭受的很严重的惩罚。史书上记载,你在给皇帝说话时,触犯了避讳的这项原则,就要受到八十大棍的惩罚。如果你没能避讳的话里又带有了皇家的姓名,那就更严重,要受一百棍的惩罚。但要是你只是不小心触犯了庙宇的字,或者只是读音相同而不是同一个字,那这样就不会受到责罚。

看了这些法令,是不是不敢相信古代人竟然这么看重避讳这件事。也许放在现在,大家都可能不会理解,也觉得没有必要。但在古代,大家都是认为这是应该的。毕竟当时阶级观念植入人心,大家也都很难打破传统。而现在大家思想比较开放,没有那么深的等级观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4 04:06 , Processed in 0.0087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